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已有 5628 次阅读 2019-9-24 14:2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内容由【SME科技故事】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爬上陆地的动物不是四肢五指的,如今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再给大象几千万上亿年,它们的鼻子能不能像人类一样灵活甚至能够制作工具创造文明?

你或许会觉得很扯,但是往往现实要比幻想更加离奇。地球上曾经存在一种鼻行动物,它们不用四肢行走,而是用鼻子支撑起整个身体倒立着行走,它们还能用鼻子做一切你想象不到的任何事——打斗、捕食、甚至鸣叫求偶……

然而,这一类魔幻的生物只存在于一个太平洋小岛上,这座小岛在美军的核试验后沉没。所有关于这种神秘动物的信息我们如今都只能在资料里一窥究竟。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如此稀奇古怪的鼻行动物理应引起全球科学家的狂热研究,但玄幻的是,如今全世界关于鼻行动物的记载几乎都已经消失,只剩下一本记录着已知所有鼻行动物生活习性以及手绘插图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哈拉尔德·史丹普据称是最早发现鼻行动物的人。

史丹普是一位瑞典的探险家。1941年,正值二战的炮火打得火热,可怜的史丹普不幸被日本人抓进了集中营。

但幸运的是,他找到机会逃了出来,结果途中遭遇海难,于是偶然闯进了鼻行动物的天堂——哈伊艾伊群岛。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南太平洋上的哈伊艾伊群岛地图

他看到岛上鼻行动物种种怪异的行为,惊奇地球上竟然有用鼻子走路的动物。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一种特有的地方性植物,以及一些现代生物的古老形态,比如蟑螂的原始昆虫、独特的六翅蜻蜓等物种。这样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群岛,不断突破着史丹普所能想象到的极限。

史丹普回国后,把岛上遇到鼻行动物的奇妙经历告诉了更多的人,这引起了科学界的一大轰动。于是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们纷纷来到哈伊艾伊群岛,亲身接近鼻行动物,并开展一系列的研究。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鼻行动物属于胎生哺乳动物,妊娠期一般为7个月到12个月,繁殖能力不算很强。它们的祖先很可能是食虫类动物,却在特殊的封闭环境下,走上了一条奇特的进化道路。而最令人好奇的是,它们为什么会用鼻子行走?

对于鼻行动物来说,鼻子已经超越形态学概念,作为功能性器官存在。其他动物的鼻子只是呼吸和嗅觉器官,而鼻行动物的鼻子却取代四肢成了步行器,还覆盖了其他更多用途。于是动物学家特意将其命名为“鼻器”,以区别于常规概念中的鼻子。

鼻行动物的鼻腔占据了身体的大部分长度,它除了保留着用鼻孔呼吸的功能之外,还有步行、挖洞、捕食等更艰巨的任务。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要完成行走任务,鼻行动物的鼻腔中自然免不了配备强硬的关节骨骼,使鼻器和其他动物的腿一样发达。

鼻行动物的鼻器强大到能完成几乎所有事情,以至于它们身体的大部分结构都强烈退化。它们的四肢已经失去了运动功能,前肢成为完成抓握运动的附肢,后肢减少或者消失。甚至连消化道也退化成一个简单的管道,大脑只剩下一个小神经节。

它们缺乏血管、肛门,还有脊椎,于是曾经引发了一场争论,有人质疑鼻行动物不能算是脊椎动物,而应该是一种水生蠕虫。而其他器官的退化,也反而促进鼻器进化出越来越强大的功能。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这奇怪的鼻行动物还不只是稀有的个例,科学家发现,它竟然是有多达14个科、189个种的丰富种群。在哈伊艾伊群岛的18个岛屿上,广泛分布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鼻行动物。

它们倒立着用鼻子行走,鼻子上分泌酷似鼻涕的黏液,黏液覆盖在从鼻子中伸出的一条长细线,这是用来捕捉附近昆虫或伸进水里捕捉水生动物武器。

而腿呢?它们的腿有些已经退化消失了。没见过此等场面的人类要是误入领地,大概会以为自己还在做梦。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最大的一种鼻行动物叫暴君鼻行兽,身长达到1.7米以上,站在人类面前还指不定谁高谁矮。它们长着四个十分结实的鼻子,都用来走路。

另外,它们还有一条纤长而灵活的尾巴,尾巴的尖端带有一个能分泌毒液的毒腺。它们通常会在树枝上垂下尾巴轻微摆动,对树下的食肉动物施以挑衅。

当猎物被迷惑上当,冲向示威者的尾巴,它们则开始释放毒液。这时,意图前来捕食的食肉动物,反而被暴君鼻行兽毒死,然后拖到阴暗处大口啃食。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一种名叫奥托普莱克斯的鼻行动物是这个物种中唯一的飞行兽。它们长着两个巨大的耳朵,这是它们的飞行“机翼”。

它们首先垂直竖起两个大耳朵,然后利用鼻子上的关节发力向上跳跃,当跳跃达到顶峰时顺势伸展耳朵,以10次/秒的速度扇动耳朵控制飞行。途径开阔的高空时,它们还能完成滑翔。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有一种鼻行动物的鼻子还能作为乐器使用。它们的鼻子能发出类似长号的声音,通常在进行求偶过程中发出声音,这大概是一种为了吸引异性而进化出的功能。如果人为训练这种鼻行动物发声,它们甚至能按照乐谱“吹奏”出一曲美妙的长号音乐。

如果鼻行动物是远古时代的古生物,那倒没什么稀奇的。但在上世纪中期,还有人在一个偏远的岛上发现大量鼻行动物。

就在2012年4月1日,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还声称,人们在太平洋的圣埃斯皮鲁图岛上发现了一种类似鼻行动物的物种。而从人类发现鼻行动物到它们灭绝,只有短短16年。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德国威斯巴登博物馆中展示的一种鼻行动物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就在史丹普发现鼻行动物之后16年,它们就灭绝了。史丹普透露,1957年美国在群岛附近约120公里处秘密进行了一次核武器试验,威力强大的原子弹直接导致整个哈伊艾伊群岛沉入海中。

而鼻行动物的生存范围只有1000多平方米的哈伊艾伊群岛,于是鼻行动物全部灭绝了。

就在同一年,史丹普出版了一本著作《鼻行动物的形式与生活》,全面、科学地记载着他所了解的189种鼻行动物。奇怪的是,在鼻行动物灭绝之后,除了这本著作之外的其他研究资料都迷之失踪了。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鼻行动物的形式与生活》与鼻行动物模型

另外,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悬念围绕着鼻行动物。

辽阔的太平洋海域上,美军偏偏选中了鼻行动物生活的哈伊艾伊群岛进行核试验,这场核试验竟直接导致鼻行动物的灭绝,而最终完整的解释权只落在全世界唯一一个人的一本著作中。这种巧合难道不是过于难以置信吗?

或者说,鼻行动物灭绝这件事难道本身就是个掩人耳目的借口?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著作中介绍鼻行动物的解剖学结构

原来,以上关于鼻行动物的描述以及研究内容都是虚构的,鼻行动物在现实中并不曾存在。

而那本记载鼻行动物的著作确实是有的,但是作者哈拉尔德·史丹普,其实只是德国动物学家高尔夫·施泰纳的笔名。也就是说,是施泰纳“创造”了虚构的鼻行动物,掀起这场全世界的好奇与狂欢。

施泰纳是德国的一名动物学教授,但他最著名的成就,却是一本介绍虚拟生物的作品。人们推测,虚构鼻行动物的灵感或许来源于一位19世纪末的德国诗人摩根斯坦,鼻行动物就是摩根斯坦一首诗歌中描述的主角。

谁能想到,施泰纳竟然把文学作品中的虚拟形象融入严谨的生物学,用科学、考究的语言描述这种并不存在的生物,把鼻行动物包装成几乎没有任何破绽的怪异动物。而许多知名博物馆也把鼻行动物当做愚人节中常用的一个梗。

人类对自然抱有极大的想象力,但自然界本身也常常让人出乎意料。谁知道,这地球上会不会有某个角落,真的存在用鼻器行走的鼻行兽呢?

所以别总是用你匮乏的想象力去揣测外星生命的形态,光是虚构一种在地球生活的不存在生物就已经能成为知名人物,外星的事还是留给外星生命自己去想象吧。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siyuan. 鼻行动物,这种动物居然用鼻子行走. 奥秘世界, 2016.07.22.

TheSnouters: Form and Life of the Rhinogrades. FANDOM.

NASOBEM:Schneuzender Schniefling. DER SPIEGEL, 1962.01.24.

Robert P.Gendron. Caminalcules, Snouters and Other Unusual Creatures. Wayeack Machine,2010.10.31.

地球上最魔幻的鼻行动物,真的灭绝于美军的核试验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99296.html

上一篇:动物复仇事件也有冤假错案
下一篇:海豚长腿,人类长尾,到底算哪门子的返祖现象?
收藏 IP: 47.74.53.*| 热度|

2 王晨 王从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