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掰手指一时爽,一直掰,得“诺奖” 精选

已有 9646 次阅读 2019-4-10 22:1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内容由【SME科技故事】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小时候常学着电视剧的黑社会混混把手指关节掰得咔咔响,感觉无比威风。


这时,长辈的一句话可能瞬间浇灭刚掰响霸气。

“经常掰手指,以后可是会得关节炎的!”


这话听着还有点后怕,但一个当时20多岁的美国人偏不信。

他倔强地掰了50年手指,最后在搞笑诺贝尔奖颁奖礼上对他妈喊话:“妈妈,你错了!”

 

掰手指50年的唐纳德·昂格尔掰手指50年的唐纳德·昂格尔



唐纳德·昂格尔是一位美国医学博士。

在60多年前,他还是个20多岁年轻气盛的小伙子。


昂格尔想起小时候常常喜欢掰动手指,却总是遭到母亲、姨妈等长辈破冷水的打击。

长辈们告诫说掰手指会造成关节炎,不可以多掰。


掰手指真的会导致关节炎吗?这位医学博士不禁陷入思索。

 


如果有什么最低成本的逞威风形式,掰手指算是一种。


咔咔作响的手指关节搭配不可一世的神情,身体由内而外散发出“我很能打”的信号。

这时自己仿佛就是整个街区最凶猛的一个人。


但如果若干年后,昔日的手指因此患上了关节炎,这不免萌生打脸的耻辱感。

昂格尔心生疑惑,决定亲自试验掰手指到底会不会得关节炎。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做实验。


他开始每天至少掰两次左手的指关节,而右手则几乎从来不掰。

一双手刚好形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


接下来昂格尔要做的,就是每天重复实验,一定时间后再看效果。

 


普通人只为了爽一爽的掰手指,到了昂格尔身上则成了工作任务。

于是他把日复一日地掰手指作为生活和工作重叠的一部分。


没想到,这份执着和求知的心并没有随着年岁增长而消逝。

昂格尔这么一掰就掰了50年,他也从小伙子掰到了白发稀疏的老爷子。

 


50年后的1998年,昂格尔的左手已经掰了至少36500次。


但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给手指拍X光片,都看不出两只手有异常。

也就是说,昂格尔掰了50年的左手并没有患上关节炎。


而手指肿大等手型变化也没有出现。

 

昂格尔的左右手,都很正常昂格尔的左右手,都很正常


昂格尔兴奋地把这项研究内容发表了出去。


一篇名为《指关节开裂会导致手指关节炎吗?》(Does knucklecracking lead to arthritis of the fingers?)的论文横空出世。


文章中用严肃的语气说明了这项趣味实验的进行详情。

时隔数十年,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童年时代长辈给出了错误的告诫。



半个世纪的掰手指实验听起来荒诞稀奇,但也不无道理。

这位医学博士用充满嬉闹意味的实验过程,似乎证明了了不起的医学探究。


昂格尔凭借这项研究获得了2009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站在颁奖舞台上,他仍不忘反讽母亲当年的错误教导。

时年83岁的老人像孩子般隔空呐喊:“妈妈,你错了!你看到了吧,我可以不吃花椰菜*了吗?”

 

*注:有研究指出,花椰菜中富含萝卜硫素,有助于缓解关节软骨破坏速度,预防关节炎。(Davidson R K , Jupp O ,Ferrars R D , et al. Sulforaphane Represses Matrix‐Degrading Proteases andProtects Cartilage From Destruc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J]. Arthritis &Rheumatism, 2013, 65.)

 


昂格尔老爷子的奇趣实验的确解答了医学难题,掰了50年手指的他没有患上关节炎。

但他的实验中只有自己的一双手作为样本,诚然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掰手指和关节炎之间的关系无法就此合理撇清。

这场旷日持久的实验也难以把结论推向普遍适用性。


实际上,也有更严谨的实验表明,掰手指的确不会引发关节炎。

 


2011年,一项研究对215位实验者进行掰手指与手骨关节炎的相关性实验。

结果证明,掰手指和各关节的手骨关节炎并没有显示相关性。


而关节炎基本只和家族遗传病史、繁重劳动经历、曾受到关节创伤等因素有关。

昂格尔的观点也因此得到有力的佐证。

 

凭掰手指炫技的也大有人在凭掰手指炫技的也大有人在


大概可以想象,50年里昂格尔一边恐惧一边掰手指的场景。

随意挑选任意一只手的任意一只手指,就可以用另一只手就位、按压。


这时,一声清脆爽朗的响声冲耳袭来。

随之而来的是相连两块骨骼得到松弛的绝佳体验。


不仅手指,全身骨骼的任何一个关节处都可能引起类似的声响与舒适。

有的人甚至转个身还能发出噼里啪啦的喜庆“鞭炮声”。

 


在体验掰手指爽感的过程中,关节腔里的一系列运动也搭配的恰到好处。

各处关节之间并非直接相连,而是共处一个关节腔,通过腔室连接。


这关节腔里充满了像蛋黄一样的滑液。

顾名思义,这滑液就是用作关节之间的润滑和缓冲。


于是关节才得以顺畅地转动、弯折而不会轻易受到损伤。

 


当关节受到拉扯时,腔体内的滑液迅速做出相应调整。

这时滑液会析出气体,在关节腔中形成气泡。


在猛然挤压之际,气泡瞬间破裂,并发出清脆的声响。

而通常要等15分钟之后,关节腔中才会重新积累气泡,再次发出响声。


这个正常的关节运动竟意外地对人造成极度舒适的体验。

类似于挤破塑料泡泡球往往有解压泄愤的效果。

不过这气泡广泛存在自己的身体里,反而成了天然的“玩具”。

 


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造成响声不是因为气泡破裂,而是形成了新的气泡。


有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观察掰手指时关节处的变化情况。

当手指骨骼开始拉伸时,关节腔中产生了一个黑色的气体空腔。

直到手指被拉伸到产生“咔”一声响,空腔仍然存在。

这说明,响声可能与形成了这个气体空腔有关。


但无论最终是哪种理论胜出,都不能改变掰手指一时爽的事实。

 

出现了黑色空腔出现了黑色空腔


不就掰个手指爽一爽,怎么和关节炎扯上了关系呢?


关节炎可谓是亚洲人的常见病了。

在亚洲,大约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关节炎。


关节肿痛、发红……关节炎的病症基本相似,但成因种类却十分繁杂。

而号称为掰手指的恶果,最接近的大概就是骨性关节炎了。

 

右手关节炎的手指右手关节炎的手指


但医学研究认为,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关节磨损、内骨折等因素导致。

常见的病发部位在大骨骼的衔接关节,例如膝盖。

同时也并没有证据可以表明掰手指能造成此下场。


所以虽然具体成因仍不是很清晰,但至少以往研究已经还了掰手指一个清白。

起码从小被长辈恐吓掰手指会导致关节炎的言论,是不成立的。

 


实际上掰手指不仅不会患上关节炎,反而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关节弹响除了带来充满威力的响声,对身体本身也有牵连。


关节周围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因此受到刺激。

这样一来,局部血液循环得到增加,也就有助于消炎和解除痉挛。

 

血液循环中“涌动”的红细胞血液循环中“涌动”的红细胞


而且掰响之后通常伴随有一阵短暂的舒适感。

这其实是关节的灵活性增强了的效果。


但掰手指也并不全无弊端。

毕竟力气用在自己身上,用重了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这时候大力未必会出奇迹,也许还会出现损伤。

 


要是因为一时兴奋或愤怒而用力过猛,可就威风耍不成反倒丢了脸。

关节周围的韧带可能因为意气风发地一掰而受到损伤。

伴随着引发关节疼痛等毛病也就不酷了。


如果不信的话,不妨学着老爷子大力出奇迹掰50年手指。

说不定届时也能告诉全世界,这个说法是错的?

 

*参考资料

Steve Mirsky. Crack Research: Good news aboutknuckle cracking[J]. 2009.12.01.

Claudia Hammond. Does cracking your knucklescause arthritis[J]? BBC Future, 2012.09.18.

Unger DL D . Does knuckle cracking lead to arthritis of the fingers?[J]. Arthritis& Rheumatology, 2010, 41(5):949-950.

Vox.Here's what happens to your knuckles when you crack them[Video]. YouTube,2015.03.09.

为什么掰手指会响[J]. 科普中国, 2018.08.22.

DeweberK , Olszewski M , Ortolano R . Knuckle Cracking and Hand Osteoarthritis[J]. Th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Medicine, 2011, 24(2):169-174.

225515l210dtdk6gdt1khk.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72556.html

上一篇:吃了这个变味野果,柠檬精也能笑对人生
下一篇:黑洞照片公布之前,你脑海里的黑洞是他设计的
收藏 IP: 52.184.30.*| 热度|

5 郑永军 杜培鑫 李毅伟 王从彦 李剑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