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一种动物灭绝,我们便会感到哀痛。
唇亡齿寒,这或许是人类难得放下万物灵长的身段的时刻。
基因技术的发展,自然也被视作复活它们的可能。
因此,有不少动物,被列入复活的候选名单中。
例如,在加拿大纽芬兰的东部,有一座芬克岛。
那散发浓烈鸟粪气味的泥土下,埋葬着无数碎骨,那些碎骨属于“北极企鹅”。
北极企鹅在百年前灭绝,回忆它们灭绝的理由,充满了荒诞:
给予它们最后一击的,恰是那些最想保护它们的人。
这块荒岛看着贫瘠,却深得海鸟喜爱。
陡峭的岩壁下,拉布拉多海流为海鱼带来大量的营养,成群海鱼又吸引来更多的海鸟。
早在1501年,葡萄牙探险家就发现了芬克岛的秘密——
岛上连绵居住着数万只“胖海鸟”。
这些海鸟有着白色的肚子、黑色的背。
它们不会飞,略微肥胖,却善于游泳和潜水。
旅人将它们叫做大海雀(Pinguinus impennis),名字中的pinguis正是取义于拉丁语中的“胖子”。
未曾想,就是它的“胖”,成了它灭绝的导火索。
大海雀属于鸻形目海雀科,曾生活在北极。
它们的发现比命名要早的多,据记载,在公元5世纪就有人宰杀大海雀。
原住民早已经很熟悉它们。
大海雀的肉质肥美,而且特别好抓。
大海雀与我们熟知的企鹅神似。
两者都放弃了飞行能力,进化出了惊人的游泳能力,这是一种典型的趋同进化。
根据有限的记载,大海雀可以下潜到75米处。
捕捉大西洋鲱鱼和柳叶鱼,最深的记录甚至达到了130米。
放弃了飞行能力,它们在陆地上只能晃悠悠地直线跑一小段路,就很容易抓。
它们没有利爪尖齿,不擅反抗,而且性情温和。
这种笨鸟也不怕人,就是看着渔民持刀而来,也会好奇地簇拥过来。
好在原住民也是按需捕杀,双方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16世纪,欧洲人迷上了世界探险。
一些欧洲人为了闻名遐迩的鳕鱼来到纽芬兰,却无意间打破了人类与大海雀间的平衡。
在航海者看来,大海雀的肉可供应航行所需,油脂可以点油灯。
好抓又美味,自然比鳕鱼更有吸引力。
还有,它们的蛋也同样能做成美味。
大海雀的皮毛也值钱。
它们又轻又暖的羽毛,能做成羽绒枕头和床垫。
人们眼中大海雀,长得越发像一枚金币,他们更加起劲地猎杀。
大海雀哪经得住人们的热情?
大海雀都是一夫一妻,这一点与企鹅便大不相同。
它们的繁殖能力极低,一年只产一枚蛋,孵化需长达40天。
孵化产子时,它们夫妻轮流,日夜守着,更加容易被一锅端。
在1534年的记载中,船员们在半小时内,就抓到了满满两船的大海雀,它们被做成咸肉带到船上。
有需求就有投机者,许多人为了方便捕杀大海雀,来到纽芬兰东北海岸定居。
人们在芬克岛上,用石头将抓回来的大海雀围住,再成群屠杀,无数碎骨便在那时埋入地下。
这是一次疯狂的屠杀,我们尚能从芬克岛上找到,一些铁锅落下的金属片。
人类规模屠杀,拉开了大海雀灭绝的序章。
15世纪开始的小冰期,也对大海雀的生存产生威胁。
到1800年时,芬克岛上已经寻不到大海雀。
直到19世纪中叶,仅剩下冰岛西南端的大海雀岩石(Geirfuglasker)上幸存一批大海雀。
而接下来的事情,更是充满戏剧性。
那是一座距离大陆26英里远的小岛。
这个小岛被火山岩石环绕,人类无法轻易进入。
在其他地方的大海雀都已功能性灭绝时,这里还有着一片世外桃源。
直到1830年3月,一座海底火山爆发了!
小岛在自然盛怒下倾覆,仅有40对大海雀逃过了这场劫难。
它们一路逃亡,在另一处距离大陆13公里的地方落脚。
这儿条件很糟糕,却也是此时唯一的选择——埃尔德岛。
直到此时,博物学家们才终于留意到这些可怜的动物。
1841年6月,挪威博物学家Peter Stuvitz博士访问芬克岛。
在这个曾经遍地大海雀的地方,他却没有发现它们的身影。
科学界这才警觉这些动物已经走到了陌路。
博物馆们决定要为保护大海雀尽一份力:它们出高金悬赏大海雀标本,用于宣传之用。
此时大海雀几近绝迹,已是一蛋难求的收藏品。
人类却再度登上埃尔德岛,对他们赶尽杀绝。
1844年7月3日,三个冰岛渔夫幸运地发现一对大海雀。
他们抓住并掐死了它们,追捕时无意踩碎了它们的蛋。
他们不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家子大海雀。
他们不过无知的渔夫,真正的恶行应属于全人类。
而博物馆们的“善举”,只为人类留下:
78件大海雀皮毛、75枚大海雀蛋、上千根大海雀的骨骼,寥寥24具完整骨架。
直到此时,博物馆仍在求购大海雀的标本。
随着时间流逝,为了争取大海雀的标本,收购价不断上升。
一开始,一只大海雀不过10英镑,但到了1900年,大海雀已经价值350英镑。
350英镑,足以在大都市买下三、四栋房子了。
逐渐地,一些人开始对这些苦寻不得的动物产生怀疑。
有人开始宣称:“最大的可能是,历史上所谓的大海雀不过是一种神话生物,被不识字的水手和渔夫凭空发明出来的。”
再后来,欧洲人在南极发现另一群海鸟。
它们同样黑背白腹,肥胖,不会飞却擅长游泳。
科学界一片哗然!原来大海雀没有灭绝。
他们用“penguin(企鹅)”命名它们,在威尔士语中pen gwyn*指的是“白头”,正是指头上有块白的大海雀。
*注:一般认为,英语中的penguin源自pen gwyn,pen指头,gwyn指白色。
不过这也只是一味安慰药。
企鹅与大海雀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物种,企鹅属于企鹅科,大海雀属于海雀科。
penguin这一命名,也成了对人类的一种问责。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克隆技术出现了。
2015年的报道中,科学家开始寻找如何用基因技术手段,寻回大海雀。
通过基因完全测序,已基本确定大海雀与刀嘴海雀的基因亲近。
科学家计划将大海雀的特有基因编辑入刀嘴海雀的细胞中,从而实现复活。
但经验告诉我们,复活未必是个喜讯。
2003年7月30日,一只家养山羊产出了一只克隆的雌性比利牛斯山羊。
几分钟后,它成为世上第一只灭绝两次的动物。
随后,这被当做一个普通笑话,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言谈中简单提及。
大海雀如今也成了笑话:
你可以随便问一个人:为什么北极熊不吃企鹅宝宝呢?
答案想必是:因为北极没有企鹅。
不过为此盖棺定论的却不是常识,而是人们的忘性。
*参考资料
Andrew Mooney. The Great Auk: from Extinct to Extant?
Carl. Great Auk, is that a Volcano?
Grieve, Symington. The great auk, or garefowl (alca impennis, Linn.) [microform] : its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remains.
Parkin, Thomas. The Great Auk, or Garefowl. J.E. Budd, Printer. 1894.
IMAGE:Skeleton of the Great Auk. Australian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