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是在我们年纪很小的时候,父母或老师就有意无意地指着地图上的非洲和南美洲讲故事
他们对我们说:这两块大陆在很久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分开之后还保持着彼此契合的边缘。
这个从小就被我们理解并接受的常识,实际上被学术主流接受才仅仅半个世纪而已。
而这个“简单到用儿童玩拼图的思维”就能悟出的理论从诞生之初就一直被学术权威打压。
从1915年被提出,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逐渐接受,那时已经距离先驱离世已经过了30多年。
大陆漂移学说之所以受到了无尽的质疑甚至讽刺,除开老顽固权威们的固守外,更多的可能要从那个半路出家的提出者说起。
____________
魏格纳,一个中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公认的大地理学家,“大陆漂移说”的主要提出者和推广者。
但人们可能不知道,研究地理其实并非他的本职。
魏格纳1905年从柏林的洪堡大学毕业,成绩优异,同时获得了天文学和气象学博士。
毕业之后在林顿伯格皇家航空气象台工作。
那时候魏格纳刚刚毕业,他借考察之便和弟弟一起乘坐热气球领略高空风云的变化莫测。
一不小心就打破了当时载人热气球高空飞行时长的世界纪录,足足把纪录提高了50%之多。
由地理学巨匠洪堡及其长兄建立的洪堡大学
之后的几年里,魏格纳随探险队跑遍了那些气候恶劣的地方,格陵兰岛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
结束了考察后,他便在马尔堡大学担任天文学和气象学讲师,一边教书一边研究气候。
大约在1910年左右,因为研究高原与海洋的气候差异,他时常观察地图。
那一次,他看着熟悉的大西洋入了神,两岸惊人的契合度引发了他的深思。
对,就是这个任何人看到都会怀疑的吻合,它早已存在多年,但魏格纳却是为数不多会认真思考它成因的学者。
“任何人观察南大西洋两岸,都会被巴西与非洲间海岸轮廓的相似性所吸引。不仅圣罗克角附近巴西海岸突出的大直角与喀麦隆附近非洲海岸的凹进部分完全吻合,而且自此往南,巴西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与非洲海岸的性状相同的海湾遥相对应……”
虽然这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新发现”一直在冥冥中纠缠着魏格纳。
但毕竟他只是个气候学家,想要插手地理学家的事就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了。
不过,第二年,魏格纳偶然在一个论文集中读到了一篇关于巴西与非洲古生物相似性的文章。
正是这篇文章打破了魏格纳最后的顾虑,越来越多的线索显示人们固守的“固定论”是错误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解释自然地貌的变化多屈服于权威的固定论桎梏。
但当科学逐渐发展起来后,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地质地貌并非毫无变化,只是改变的速度非常缓慢而已。
于是地理学家们开始尝试给“固定论”添砖加瓦,以解释这些现象。
早在17世纪,丹麦学者斯坦诺就提出了托斯卡纳地区的地质发展是由沉降、沉积和隆起造成的。
英国的赫顿在阐述他的火成论*的观点时提出海底沉积物在地下火的作用下隆起成陆。
*注:火成论是地质学基本理论之一。火成论把“地下热火”看成地质现象的主要动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态。
每当有新发现出现,这些古老理论就要经过一番修改以自圆其说。
就算是不懂地理的学者也能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看出这些理论牵强附会的嫌疑。
因此,魏格纳自认为是将让地理学界变天的那个人,他放弃了气象学研究,半路出家改行研究地质。
他又一次追随探险家再次来到格陵兰岛考察,但这一回不再是关于气象学。
*注:它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当两个假说具有完全相同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时,以那个较为简单的假说作为讨论依据。
格陵兰岛面积广阔,地处北极苦寒之地,连植物都少见。
就算是在无冰地区都只有一些矮小的桦树、柳树,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树木。
但魏格纳这趟考察却在格陵兰发现了丰富的晚古生代煤田,这意味着格陵兰曾经温暖湿润,生活着大量动植物。
在遥远但同样荒芜的南极,也不乏丰富的煤炭资源。
作为气候学家,魏格纳知道两极的气候不可能会温暖湿润,这一条线索尽头的谜底是:这些大陆曾经不在地球的两极。
魏格纳感到仿佛已经抓住了真理的尾巴,但还没等他成功顺藤摸瓜,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
他应征入伍但却意外负伤卧床不起,长时间都无法再外出考察。
实际上这也正给了魏格纳一个最好的机会,去整理他考察带回来的先发现。
他在病床上写下了石破天惊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大陆漂移说以及各项证据。
书籍于1915年出版,震惊了当时整个地理学界。
因为当时的固定论体系下,无论是火成说还是垂直运动说都着眼于解释孤立的地貌变化。
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则用一个体系囊括了宏观的大陆板块变化,也解释了大陆间的生物联系。
新颖的观点得到了不少同样怀疑过大西洋两岸的地理学家的支持。
但更多人却选择坚定地站在魏格纳的对立面,这些人中不乏资历与地位极高的老学究们。
大陆漂移学说被否定的命运其实是可以预料的,倒也不是前辈有多顽固,而是因为有太多东西没有得到解决了。
庞大的大陆是在什么之上发生的漂移?又是什么力量驱动大陆发生漂移?
这些问题是我们到现在都没有解决的难题,所以在大陆漂移学说诞生之初得不到支持是可以预见的。
证明一个事实有很多种方式,魏格纳并不打算从最困难的解释原理方向入手。
他曾作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如果两片撕碎了的报纸其边缘看起来能够拼接起来,并且上面印刷的文字也能互相链接,那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两片报纸曾经是一体的。
寻找两块大陆之间生物或岩石的共性就相当于比对破碎报纸上的印刷文字。
至于是谁撕碎了报纸,怎么撕碎了报纸,我们不需要知道也能得出结论。
魏格纳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证明自己提出的学说上,他倒不必每每跟随探险队自行考察。
实际上在很多前人的资料中就藏着蛛丝马迹。
中龙是生活在石炭纪的一种动物,它们生活在溪流和水潭中,被认为是最早下水的一种爬行动物。
这种生物分布在现代世界版图的各处,例如纳米比亚、南非、巴西、乌拉圭等。
作为刚刚踏入淡水的生物,他们显然不可能横渡大西洋在两岸生活。
年代更晚一点的还有三叠纪的水龙兽,一种哺乳动物的远祖。
水龙兽则更加有趣,它们是半水生动物,在沼泽和湖泊旁以植物为食,不具备很强的游泳能力。
但水龙兽的分布更加夸张,在南非、印度、中国新疆,甚至南极都有发现。
对此,固定论支持者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某次大冰期导致海平面下降,露出藏在海底的陆桥,动物可以通过陆桥横跨大洋。
但更多的证据接踵而至。
有一种古老植物舌羊齿的化石,既在澳大利亚、印度等地被发现,也在遥远的非洲、北美洲被发现。
就算陆桥真的存在,蕨类植物也不能漂洋过海吧。
面对铮铮的证据,固定论的权威们依旧不愿接受这个从气候学转行研究地质的新人。
他们从大陆漂移最根本的原理上反驳魏格纳,却对生物化石及冰川遗迹等证据视而不见。
直至现在,甚至还有人认为魏格纳是个“民科”,大陆漂移学说不过是魏格纳“大诗人的梦”而已。
人们宁愿相信荒唐的陆桥说,毕竟有权威为其撑腰,大陆漂移说的力量太过弱小。
怀揣着梦想的诗篇,魏格纳并没有抱怨,他再一次登上了格陵兰的土地寻找证据。
1930年9月,格陵兰正经历极寒的极夜,探险队的两名留守队员被困在了爱斯密特基地。
严冬导致给养运输一再拖延,眼看着两名队员就要被活活饿死。
魏格纳决定亲自从海岸基地出发给两名队员运送食物和给养。
一路狂风大作,万里冰封,魏格纳一行15人有大半都经不住摧残提前退出。
最后只剩2名队员坚持跟随魏格纳继续营救。
等到抵达爱斯密特基地已经是11月了,魏格纳在那里度过了自己50岁的生日,又立马要启程。
因为在来的路上一名队员的双脚被严重冻伤,必须尽快返回接受治疗。
11月2日,刚满50岁的魏格纳乘着狗拉雪橇向西行进,就再也没有回来。
直到第二年4月份,搜索队才终于在雪堆里发现了魏格纳与冰川融为一体的尸首。
而魏格纳给世人留下的伟大学说在他死后依旧被固定论的支持者不留情面地批判。
那本石破天惊的《海陆的起源》也早已销声匿迹,成为了某些图书馆珍藏的孤本。
等到大陆漂移学说成为学界主流的观点时,魏格纳已经长眠了30余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