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侏罗纪公园》里总在天上飞来飞去的恐龙吗?
那么,不禁有人问了,它会不会是我们现代鸟类的祖先呢?
如果是的话,又有什么证据证明呢?
辽宁古盗鸟及报道
早在1998年11月,美国国家地理发表了一篇《霸王龙有羽毛吗?》
一种叫做“辽宁古盗鸟”的化石横空出世,被称为是"会飞的恐龙”。
这长着恐龙的尾巴和鸟类身体的化石,终于率先证明鸟类的祖先是恐龙的说法。
非法走私的“古盗鸟”归还中国
这条消息一出即刻就占据了世界媒体各大头条,甚至还被评为当年十大科学新闻之一。
但由于这块化石是从中国非法走私进入美国的,美国地理协会还协调各方将它送回中国。
殊不知,一场啼笑皆非的骗局正在火热打响,直到中国科学家徐星等人通过研究后才得以揭开。
斯蒂芬·赛克斯是一位博物馆馆长。
他虽没上过大学却偏爱收藏关于恐龙的一切东西。
所以他干脆在美国小镇上开了一家恐龙博物馆。
一次,他到美国最大的化石市场图森去收割珍贵的恐龙工艺品等,却未能如愿。
然而,临走时他发现角落里的商贩正叫卖着一块刚出土的新化石。
走近一问,原来这是一块从中国“运过来”的化石。
乍看上去,会让人想象成是半鸟半爬行类的奇特动物。
赛克斯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心想这从未见过的化石势必不那么简单。
虽不知其身份,但见多识广的赛克斯意识到,它或许是个无价之宝。
赛克斯
于是赛克斯便花了8万美金从商贩那里买下了化石,准备查明它的身份。
然而买回来后,他翻遍了所有的文献都没找到跟它类似模样的化石。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化石的始末写信告诉自己的老朋友菲利普·柯里。
值得一提的是,柯里是当时加拿大著名的生物学家,世界上研究兽脚类恐龙方面最有经验的专家。
赫胥黎
在那个年代,鸟类的起源仍旧是未解之谜。
尽管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早就将鸟类和地上奔跑的小型恐龙联系到一起,并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说法。
但苦于找到恐龙向鸟类进化的关键证据,所以他的学说一直未被世人认可。
所以,柯里一下子就意识这块化石的研究成果将会在史册上写下重要的一笔。
可有个化石的来源却使他犹豫,不知究竟是否要进行研究。
柯里
虽然赛克斯声称,卖化石的商贩早已说明该化石是合法所得的,并且是合法出口。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是“借口”而已。
原来他早有耳闻,中国自1982年开始就已经明令禁止化石出口。
所以,柯里提出唯一的条件是完成研究后将它归还给中国。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牵线搭桥下,柯里说服赛克斯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订了相关归还协议。
与此同时,他们还盛情邀请了国内学者徐星等人一同进行参与研究。
但由于徐星一行人公务繁忙,因此他们一开始并未发现这块奇特的化石标本。
CT扫描化石图(非表现文章里的)
然而,为了早日让它“闻名世界”,赛克斯他们委托了得克萨斯大学的教授蒂莫西·罗对这一化石标本进行CT扫描。
经过100多小时扫描生成了大量的图片,他们发现整个化石竟足足有88个碎片组成。
从这块标本本身来看,它长着一个较为进步的鸟类身体。
比如其肩带和前肢的骨骼形态相当进步,可以表明这种动物可能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
但是它同时又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这与一类叫作驰龙的恐龙的尾巴在形态上几乎没有区别。
这会飞的合体难道还不足证明鸟类的起源就是恐龙吗?
有了这点,就算在扫描的时候发现有些是人为拼接的痕迹,说明极有可能是伪造的。
但赛克斯他们却选择了无视甚至是掩盖这一事实。
而后来当我国学者徐星等首次见到这块标本时,也直接指出标本被拼接过的一些细节。
但赛克斯等人却以化石采集者为美化标本为由而进一步掩盖这一事实。
他们若无其事地将绕过它,寻找好的途径将化石的发现公之于众。
他们就将一篇题为是《长着弛龙一样尾巴的带牙鸟》的文章投给了著名的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
不幸的是,它们都拒绝了这篇文章,原因是需要更多证据来证明该化石确实具有鸟的特征。
但在那个年代,要得到公众的支持可并不件很难的事。
媒体报道
很快,世界著名的新闻社美联社得到消息后便昭告天下:
研究者发现了最原始会飞的恐龙的化石,并直接指出生物演化过程中恐龙和鸟类之间缺失的关键环节终于连接上了。
消息中他们把这个动物命名为“辽宁古盗鸟”,并附上了一张由赛克斯复原的辽宁古盗鸟照片。
当“会飞的恐龙”!这条消息一出,立马上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迫不及待地这条新发现发向了全球的每一个地方。
国家地理发表的文章
这一次,《国家地理》杂志主编艾伦坐不住了,尽管他并不知道另两个权威期刊已拒绝过它一次了。
为了拿到更多一手的细节资料,他委任记者斯隆准备关于古盗鸟化石的报道。
1999年11月,由斯隆撰文的头条文章《霸王龙有羽毛吗?》在《国家地理》杂志上正式发表。
可当人们还沉浸在这一古生物发现的喜悦之时,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博士徐星发来消息,给它泼了一盆冷水:“古盗鸟”是一件伪造的标本!
在消息中,徐星指出,他和同事们在研究另外一件采自辽宁的兽脚类小盗龙标本时发现,这件标本的尾巴恰恰是古盗鸟标本尾部的一半。
这也充分地表明,“辽宁古盗鸟”是一个由不同动物骨骼拼凑起来的人为“物种”。
事关重大,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立马组织了专家鉴定团进行精密鉴定,并特邀徐星前往携带证据前往美国。
最终确定辽宁“古盗鸟”化石至少是两种动物拼凑而成的。
燕鸟的化石
2000年4月,《国家地理》杂志也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在报道中称辽宁古盗鸟是用两种化石拼起来的,它的上半身是燕鸟(Yanornis sp.),下半身则是小盗龙(Microraptor sp.)。
这两种动物都产自早白垩世,中国辽宁的热河生物群,很有可能是有人将零碎的化石粘在一起,做成了一具假标本。
小盗龙化石
事实上,古盗鸟的“两条”后腿,根本就是一条腿,也就是同一块蕴含化石的石料。
而从中劈开之后,就可以得到两块印着化石的石板,称为“正模”和“负模”。古盗鸟的后腿,正是同一条小盗龙腿的正模和负模。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古盗鸟的前半身是仰面朝天躺着的,尾巴却是“趴着”的,背面朝天。
这对化石有点经验的人会发现,它不仅是假的,造假的技术还不是高明。
这样一个复合的生物也许只是来自某个化石贩子异想天开的想法。
为了赚更多的钱,他利用某种自制的粘胶把有着鸟身体化石的石板和有尾巴的石板粘在一起。
同时,他也通过其他的化石碎片,凑成了一副完整的带着尾巴的鸟类化石。
而化石挖掘中时候的一个不小心,将其断裂开来。当它正好沿着层面将石板一分为二,这也就成了古生物学家常说的正副模了。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层层把关下美国著名居然会出现这么大的纰漏?
幸运的是,它通过中国科学家的努力,很快得到了纠正,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科学悲剧发生。
一群科学家在研究皮尔丹人头盖骨
然而化石造假骗局早已不是第一次,早在1912皮尔丹人头盖骨这个闹剧就上演过。
当事人称在一个砾石坑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骨头。
大英博物馆古生物学家,将这些骨头装配了起来,并相信这些骨头反映了人类与猿人之间“迷失的一环”。
直到40年后,科学家证明了皮尔丹人只是一场处心积虑的欺诈。
模拟复原的古盗鸟
虽说科技发达的今天,识破这些把戏也有了更高效的手段。
但只要贪婪及急功近利的心不变,伪造的骗局还是会不断涌现,蒙蔽某些同样功利的科学家。
*参考资料
Archaeoraptor.Wikipedia
科学家揭开真相“古盗鸟”化石是人为拼制[J]. 新疆地质,2003,(01):
龙元. 维护科学道德任务不轻松——从“辽宁古盗鸟”假化石事件谈起[J]. 科学新闻,2000,(43):2-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