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艰苦育种20年,远缘杂交小麦之父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已有 20874 次阅读 2016-9-7 22:0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小麦, 农业, 李振声, 远缘杂交小麦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

也不用倾轧排挤

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

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

  饥饿,也许并不像瘟疫一般令人感到恐惧

  也许每日就餐前你仍会体验到饥饿,仅仅是有些不适

  

  但这个世界上有不少人,他们每天要面对无尽的饥饿

  粮食对于他们来说比得上任何奢侈品

  

饥饿的非洲同胞疯抢大米

  农业是自古以来的各个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

  今天,农业似乎失去了一些地位

  人们不爱从事农业,因为它既不光鲜也不挣钱

  

  我国是人口大国,但多样的地貌创造了大好河山

  却没能留给我们能轻易养活同胞的耕地面积

黄土高坡

  较为单一的主食导致我们过分依赖于某几种农作物

  当气候变化或者疾病突发时,粮食的产量将会岌岌可危

  

饥民取树皮为食

  如今粮食的产量逐年稳步上升

  人们似乎忘记了饥饿的痛楚,忘记了可怕的饥荒

  好在我们还有一群农学家如筑堤一般默默保护着粮食这片腹地

  李振声,在一个农民家庭长大,后因贫困而辍学

  他少年丧父,寡母与兄妹五口人一起熬过了山东的饥荒之年

  他们显然是幸运的,但挨饿的经历已深深地刻在他心中

李振声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年,17岁的李振声看到了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广告

  本已辍学准备打工的他找到了“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的大好机会

  于是他毅然放弃了找工作的打算,考入了山东农学院

  

1950年,山东农学院并入山东大学

  虽然当时学校的条件很差,但李振声依旧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

“我考进了山东农学院,系主任是来自原燕京大学沈寿铨教授,给我们上小麦育种课,讲的很好,从小麦的进化、分类、育种的理论与技术,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余松烈教授讲的遗传课,也很生动,两位老师的讲课使我从理论上提高了对小麦育种的认识”

  

小麦的进化

  李振声在学校农场接触到了当时的一些优秀小麦品种

  他第一时间就想把这些品种引进回家乡

  乡亲们纷纷前来换种种植,收获后也确实比老品种高产

  这件事对李振声的影响很大,他看到了科学技术对农业的重要

  也就产生了将来要争取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在田地里的李振声

  1956年,我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灾害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染病植株在叶片上会出现鲜黄色条状的孢子堆,破裂后会产生锈褐色的粉状物。

  这种被称作“小麦癌症”的病害传播快、危害面积大

  而且发病后很难有效地控制病情,最有效的是通过抗病品种防治

  

感染条锈病的小麦

  放眼望去全是染病的田地,蓝裤子下田,黄裤子回来

  那一年,全国小麦大规模减产,仿佛又要回到了挨饿的日子

  25岁的李振声满心忧虑,决心从事小麦品种改良研究

  

  但是现实狠狠地给了李振声当头一棒

  条锈病病菌变异的速度非常快,平均每5年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小种

  而小麦的育种速度很慢,需要花费8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

  想研究出抗病优良的小麦品种,像是痴人说梦

  

长穗偃麦草

  李振声也明白其中的难度,但是他却有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仅依靠小麦种内的资源是很难育成持久的抗病品种的

  之前从事过牧草相关研究,他发现某系偃麦草从不感染条锈病

  

常被用来当作牧草的偃麦草

  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了,把偃麦草的抗病基因通过杂交转移给小麦

  可是偃麦草和小麦是“远亲”,杂交要面临许多的困难

  首当其冲的便是两者的花期不同步,不能够授粉

花期时的小麦

  为了让偃麦草的花期提前,李振声和同事每天起早贪黑

  在夜间用人造光源延长光照时间催熟偃麦草

  硬是把偃麦草的花期提前了两个月,赶上了小麦的花期

  

花期时的偃麦草

  尽管对上千朵小花进行了授粉,也仅仅得到了几粒种子

  而接下来要面对的还有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的难题

  这些种子要不像驴马杂交的骡子一样不育

  要不就是后代失去小麦特征,越来越接近草

  

不育的骡子兼具马与驴的优点

  经过坚持不屑地细心回交(子一代与亲本杂交,用于加强性状表现)

  终于得到不少可以稳定遗传的材料,可依旧没有选出最优良的植株

  

  1964年,育种工作的第8个年头,到了该出成果的时候了

  可是就在小麦成熟前,却迎来了延绵40天的阴雨天气

  6月14日这一天,天气突然放晴,阳光照得人眼睛疼

  一天之内,高温让李振声试验田里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干青了(叶子青绿但却完全脱水)

  

  李振声仔细检查试验田,猛然发现还有一株材料叶片金黄,颗粒饱满

  这就是继承了偃麦草和小麦优良性状的理想后代

  后来这株小麦被称作“小偃55~6”,各取亲本的一个字

  

李振声

  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确实是令人振奋的

  可是李振声知道,现在还没到能庆祝的时候

  他依旧每天都下到地里查看小麦材料的长势情况

  把试验田熟悉得都不需要翻看记录就能说清每个材料的位置

  

李振声在田间

  就这样每日千篇一律地观察筛选,一干就是20年

  李振声终于培育出了抗病强耐旱耐高温的优良品种“小偃6号”

  

小偃6号

  “小偃6号”不仅抗性好而且产量和品质方面也都相当优秀

  在黄淮流域得到大面积种植,甚至在农村都传出了“要吃面,种小偃”的民谣

  

  “小偃6号”当之无愧地被选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亲本

  其衍生品种多达几十个,累计种植面积超过3亿亩,增产150亿斤以上

  其中一个衍生品种“高原333”还创造了当时单产最高的世界纪录

  

  凭借“小偃6号”的成就,李振声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开创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地先例

  是名副其实的“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李振声

  李振声因为过硬的科研能力也曾担任过些要职

  八十年代,上级组织曾考虑让他担任陕西省副省长一职

  但为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毅然放弃了这样的机会

  后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专程到他家中去看他

  李振声依旧表示:“做研究更能发挥我的作用。”

  

  九十年代初,李振声退居二线,却从没停止工作

  他在昌平平西府建立了一个新的育种基地

  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

  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整天

  

  李振声仍在田里辛勤工作的时候

  一位美国的农业专家莱斯特·布朗撰写文章

  以他的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粮食需求会疯狂增长

  不说本国的粮食产量,就算是全球的粮食产量也不能够养活中国

  一时间“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

  然而仅仅十年后,在海南举办的博鳌论坛上

  李振声用一个又一个的数据直接回击美国专家

  “中国人能养活自己李振声声振世界

博鳌论坛上发言的李振声

  论坛上大获成功的李振声,却没有心情庆祝

  因为生活上默默陪伴、工作上倾力支持他的妻子

  在他参加博鳌论坛的当天突然离开了人世

李振声与妻子李继云

  在03年,妻子因脑溢血卧床不起,李振声兼顾忙碌的工作

  但仍抽出时间每天两次到医院照顾妻子,风雨无阻

  他把妻子每天的情况都记录起来,写满了厚厚的一本

  

  可最终却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没能陪伴她走完最后一程

  李振声心里满是难过和遗憾

  可国家的粮食问题还不能放下,带着家人的支持与理解

  李振声压住了情绪,又投入到忙碌地工作当中

  失去爱妻加之工作忙碌,年近八旬的李老在生活上有些扛不住了

  几位同学挚友为了让他的事业和生活有所保障

  他们热心撮合下,李振声和他60年前的老同学钱曼懋走在了一起

  有了钱曼懋的照顾和帮助,他的生活又重新走上了正轨

李振声与夫人钱曼懋

  2007年,李振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表彰他在小麦远缘杂交以及小麦磷、氮高效利用育种研究的贡献

荣誉归于集体,这次奖金也应归于集体,我已向单位说好,这次奖金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助经济困难的学生一臂之力。

  

  有人问他:“袁隆平和你都获得了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奖,现在袁隆平广为世人所知,但是您似乎没有他出名?”

  李振声笑着摆着手:“没有必要做这个比较,有人说‘南袁北李’,我们一个搞水稻,一个搞小麦,都是为了培育粮食新品种努力,只要培育出好品种,农民增收了,我就幸福。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远缘杂交研究最初的20年里,振声先生面临的不仅仅是没有成果的寂寞,更有险遭批判的厄运。现在的年轻人总想着快出文章、快出成果,缺的就是这种对科研的执著。我想归根结底,也许是想个人想得太多,没有像振声先生一样以国计民生为己任,始终围绕国家需要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

  

  如今退休在家的李振声仍旧热衷于到田间地头去看看

  在家里的阳台上也种上了陪伴自己一辈子的小麦

  当初吃不上饭的贫苦辍学少年,如今已是功成名就

  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小麦人生,沉甸甸,亮闪闪


_____________

  

我们同样热爱科技

对科技未知充满孩子般的好奇

为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一切改变感到热血沸腾

我们将科技的感性给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01507.html

上一篇:他是美国最有钱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全世界论文影响力最高的工程师
下一篇:他喝下满是细菌的培养液,让全世界走出百年疾病误区
收藏 IP: 119.130.250.*| 热度|

18 蔡小宁 刘光银 梁洪泽 刘攀 李颖业 王涛 杨正瓴 周洲 王成玉 张晓良 张家峰 石磊 李土荣 李久煊 杨伟伟 李世奇 zousu2010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