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月前我发表了博文《让博士后工资再倒挂一次——20万元/年的收入能招到博士后吗?》
共有11个单位的46人报名(其中包括一部分前期已入站的博士后),经过两天的面试,评选出了29名“赵忠尧博士后”。那么,这个政策起到了作用没有呢?
首先,在提高博士后待遇、留住人才、加强流动方面肯定有用处的。但不容易量化。
在吸引新人方面,中微子实验方向共有8人报名,5名入选。有5个是有没有“赵忠尧博士后”都会来的,4人入选。有3个属于新吸引来的,只有一名德国博士入选,两名印度博士比国内博士水平都差一截。其它研究方向不了解候选者情况,不容易判断是不是属于新吸引来的。
总共11名外籍博士报名,入选比例与国内相当,水平也基本相当。当然,落选的也有好几个中国籍的欧美名校博士。
一方面,这是首次尝试,启动仓猝,广告没做好。前几天我还收到一名巴西博士的邮件,说刚听说,问还招不招。另一方面,与欧美相比,条件还是差不少,吸引一流博士后还是很困难的。从评审情况也能看出,最好的几个,靠的还是事业发展的吸引。
但愿明年会更好。
-----------------------------
第一届“赵忠尧博士后”评选完成
2015-07-03|文章来源: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
http://www.ihep.cas.cn/xwdt/gnxw/2015/201507/t20150703_4384371.html
为加强人才培养,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和教育部“基本粒子与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筹)”(以下简称“两中心”)联合设立“赵忠尧研究奖金”(Chung-Yao Chao Fellowship),用于招收国际一流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入选者称为“赵忠尧博士后”(Chung-Yao Chao Fellow),在其工作单位工资收入外,个人每年可获得8万元人民币奖金收入。
5月22日至23日,第一届“赵忠尧博士后”评选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进行。经评审委员会评选、“两中心”管理委员会最终认定,确定Marc Bret等29人为第一届“赵忠尧博士后”(名单见后)。
这是卓越中心为加强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优秀人才流动创新管理模式和评价体制的一次有益尝试,“两中心”各单位博士后在同一个评审平台上进行了评价,有利于消除“两中心”各参与单位间人才评价的壁垒,为本领域优秀青年研究人员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第一届“赵忠尧博士后”名单(29人,按姓名拼音排序)
姓 名 | 博士后单位 |
Marc Bret | 上海交通大学 |
陈龙斌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曹 喆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成曈光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Javier Galan | 上海交通大学 |
Marco Grassi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Daniela K. P. Hernandez | 清华大学 |
季向盼 | 清华大学 |
李 超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刘宏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刘佩莲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陆稼书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马斌松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闵天觉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任祥祥 | 上海交通大学 |
Francesco Romeo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宋维民 | 山东大学 |
唐光毅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Tamer A. M. Tolba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WANG Kuhan | 清华大学 |
杨 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张鸿飞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张敬庆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张艳席 | 清华大学 |
赵 洁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周晓康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周小蓉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周 扬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邹 野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