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问记者的一个问题,不是脑筋急转弯。
在一次面对面采访时,记者让我解释一下,中微子为什么会振荡?难得给记者认真讲一下科学原理,我于是兴致勃勃地拿起笔,写了几个符号后,突然心里一动,问:你知道根号负一等于多少吗?记者说不知道,以前数学学得不好,所以没学理科。没有根号负一,怎么讲相位,讲态的叠加呢?于是我放弃了这个伟大的想法,开始讲苹果有三种颜色三种味道。
这个问题我后来问了不少记者,没有一个知道答案!在一个有七八家中央级媒体参加的沟通会议上,我们问有没有学理科出身的,结果只有一个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理科。
反过来,学理科的博士中,文字比较好,能写写画画,能说会道的有多少?很遗憾,我试过几次,也很少见。写点科普吧,跟科技论文一样,严谨有余,索然无味,一般人不大有兴趣读,读了也不大容易懂。
在国外,科技新闻和评论的记者,有很多是理科的博士。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深入报道。当然我们也需要一些学文科的、甚至搞艺术的,从另一个角度表述科学。李政道先生就给一帮画家侃过正负电子对撞机,结果产生了高能所现在的标志。不过也不能全这样啊。思维方式、报道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
去年有一次我们要求某报记者完稿后给我们审一下,记者说给我们发邮件后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回复。我们不能保证。拌了几句嘴后,该记者很气愤地说:哼,我还没问你们产业化和经济效益怎么样呢!这算是击中了软肋,噎得我们半晌无语。据我所知,现在负责科技的官员都很进步了,只问过我们科学价值,从来没有问过基础研究的产业化和经济效益。不知道他们报有没有专门报道科学(不是技术或者经济)的记者。
不能指望记者能在短时间内理解一个前沿的科学问题。但倘若是一个做过科研的记者,他关心的肯定是科学价值,不会扯到经济效益上去。倘若是天天采访技术革新的记者,按套路就得问怎么产业化。对媒体机构,也许可以降低点对科学记者的文字功底要求,招点了解科学的人。对搞科研的人,也得练一练表达能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