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爸是个典型的“nerd”。不是我故意拽英文,是我还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中文词儿来形容,感觉这个词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Google把nerd译成"书呆子",可我觉得这两个词儿之间并不能划等号。我理解的“书呆子”是吃着茴香豆儿,喝了一口小酒儿就开始向人炫耀“茴”字的四种写法的孔乙己,国人对书呆子的态度也被鲁迅描画得入木三分。可是“书呆子”这个词只是强调了nerds不懂人情世故的一方面,却完全没有表现出他们对某些特定兴趣点的专注,投入和热情。
在西方,nerd这个词儿并不完全是贬义。甚至我觉得西方文化对nerds的宽容,也许正是近几百年里他们迅速从中世纪的黑暗里崛起,赶超过我们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东方文化的原因之一。大名鼎鼎的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就被人称为nerd,并以此为荣。翻开人类的科技进步史,你处处能找到nerds的身影。到创业者扎堆儿的硅谷转一转,您能碰到得最多的一类人,大概就数nerds。科学网看来也是一个集中了高浓度nerds的地方。
Nerds,代表着一类人的生活方式。
他们是一群不论活到多老,都仍然保持着孩子似的率真可爱的成年人。在“术业有专攻”上,他们像激光一样高度精专。他们投入了极其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在研究一些常人看来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因此他们对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的了解也超出常人数倍。记得有人对博士的定义是,对某些特别问题具有超越一般程度精深的知识和见解。这样说的话,每个nerd在他自己兴趣高度集中的那个特别领域都是“博士”,不管他有没有博士学位。而有博士学位的人,却未必能在他拿到学位的研究领域里算得上是个nerd。
他们能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新奇,并投入高度热情和专注深入研究。他们比较“较真儿”,不会轻易相信书本上的“常识”,而宁愿从自己的观察和实践中学习,发展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对那些“常识”去证实,或证伪。他们有勇气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舍得花常人不愿意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去进一步认识和扩展自己在某方面的知识领域。也许正是因为nerds的努力,我们人类对我们周围事物的认识才会一代一代不断深入。
他们看世界的方式跟常人不太一样。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兴趣高度集中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而对其他我们觉得很重要的日常生活里的柴米油盐之类,就不那么在意。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会显得笨拙,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许会笨到有些傻气。所以,一个Nerd要想在常人的世界里生活下去的条件是,他周围必须要有能容忍他的与众不同,并能帮助他处理好那些他不善于处理的人间烟火问题的人。
回头再说nerd老爸。搞了一辈子机械工程的老爸,退休后居然迷上了研究植物。几年前到我这儿探亲,不久就能叫出附近花草树木的俗名,学名,拉丁名,还有它们的科属种。很快,老爸的研究就不止停留在查植物志了。他开始观察和拍照,研究野草的生长生理。今年春天,老爸开始在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里种豆子,要观察比较各种豆子的发芽。这篇十几页,含有39幅照片的观察笔记,就是老爸忙了几个月的成果。他发现和总结了豆科植物在发芽时的几种不同的发育生长过程。据他讲,在他能找到的讲植物生理的书里,还没有看到有谁做过这么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如果他的观察笔记能够帮助到某位研究植物的老师同学,那在自娱自乐之外,他会更加觉得欣喜和满足。当然,不能不提的还有老妈,这位从帮助打字整理文章,到照顾饮食起居的nerd的永远的宽容和支持者。
我不知道在已经步入基因时代的今天,还有多少人会像当年的孟德尔去通过种豆子来研究遗传学。如果人能够跨越时空和语言的障碍,我想象中,已经看见老爸跟孟德尔在他的豆子地里津津有味儿比较着开白花儿和开紫花儿的豆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