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2001年开始在青岛一所211高校(后来升级为985)上硕士研究生。因为自己当年只是从一所省属普通农业高校本科毕业,所以倍加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据悉在当时全国高校系统内硕士生待遇好像只有200多元,我所在的学校则为211元(不知是否与“211”这一数字有关)。入学后因为我是从外专业调进来的,因此我的生活补贴只有每月170元。我现在都难以想象自己当年的日子是怎么过的(现在想想都感觉后怕!!)。我2001年9月初从家里拿了1000多元钱去学校报到(考虑到去外省、还要缴纳住宿费),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向家里拿过一分钱;话又说回来,这么多年也没能力孝顺一下年老的父母!可能当时因为我是独自一人,除了吃饭、电话卡和日常生活用品以外(基本上没买新衣服),别的开销基本没有(我至到2003年夏天才买手机)。偶尔同学聚一下也是AA制,大部分时间我最好的几个哥们他们都不让我出手。当然,这还得感激自己从硕士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拿一等奖学金了(一年1400元),大大的缓解了我的生活压力。另外,青岛当时的日常生活消费与现在相比起码要低一倍的水平。
2005年开始我在同一所学校上博士研究生。呵呵,这次我的补贴水平有所提高,达到了251元每月(听说一开始全国高校范围内都是250元,因考虑到这个数字不好听,怎么说发给对象也是一大批博士研究生、未来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啊,学校特别给每人每月加1元)。同样幸运,基于前几年的科研积累我在博士期间每年都能拿一等奖学金(每年1800元)。与此同时,我有女朋友了(她给我办了一个双方之间打电话不要钱的手机卡),外出吃饭、逛街、买衣服大部分时间是她出钱(不是我小气,实在是拿不出手!不过我女友她很体贴我,也从来没有嫌弃我)。在此期间,青岛的物价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房价更是攀升的离谱)。难得的是在我女朋友的倾力支持下,我总算圆满的完成了我3年的博士学业。
回顾一下,不难发现自己硕士期间的生活补贴只有每月200元不到,博士期间也只有每月400元。我当时埋怨过自己生活困难吗?我现在如此反问自己!我可以肯定的回答各位博友,在硕士期间绝对没有。我只记得那几年过的很开心、很充实,白天(包括周末)经常呆在实验室里,晚上回宿舍看看书,闲时和同学打够级,打羽毛球,这种生活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博士期间偶尔和室友聊天时会发发牢骚,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无奈中的自嘲而已!的确,诚如诸多博友、博文所讲,研究生自始至终在学术圈中没有话语权,只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一个彻彻底底的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而已。诸君是否耳闻,在某一高校研究生因为对食堂的饭菜质量和价格不满,只是在学校食堂边上贴上一张A4纸表示抗议,学校竟然动然多个部门对当事人进行调查,最终个别学生被处分。够吓人的吧!!
最后,关于研究生待遇低的原因、解决方案科学网上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博文了,本人也没有其它新的什么想法。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在目前待遇水平普遍偏低而短期内未有提高的现状下,研究生们不能过多纠结于这一问题。对于某些人一个月300元就能生活,对于另一些人一个月3000元也未必够。个人认为,年轻人既然选择了研究这条路(关键是在中国)就应该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至少在上研究生这几年是这样,毕业后你当然可以选择走其它的路。在某种程度上,一定逆境中的历练对于年轻人不是坏事。当下的年轻人需要掌握技能、把握机会、得到认可,但更需要一点能在苦中找到乐趣、坦然面对生活的精神!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