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商业周刊几年前有篇很好的文章,提醒创业者不要迷信风投。文章说出六个人们对风投的常见误解:
1)风投是创业者的主要资金来源。2)风投投入初创公司是承担了巨大风险。3)绝大多数风投会给创业者提供重要建议和帮助。4)风投会有超常的回报。5)风投基金越大越好。6)风投是创新者。这篇文章并不详尽,但是这类的“反面”意见不多,所以值得大家关注。太多的创业者把风投看成公司发展的必然阶段,也不全面。
我自己的创业经历也是很好的佐证。我成立了四个公司,到目前为止,都没有风投参与。不是没有找,而是还没有碰到合适的。
我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人多是附近的有钱人,绝大多数天使本人也是成功的创业者,因为有创业的经历,他们能理解创业者的苦衷,也更欣赏创业者的热情,对公司的估值,市场前景判断准确,而且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
在我做第一家公司(Genaco)的时候,我一共有三四轮天使投资。记得是第三次集资的时候,当初产品(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研发已经完成,国内报批也已经拿到了,开始做市场了,Jim Hudson (HudsonAlpha Institute 的创办人, Research Genetics 公司的创办人)问我:“你还有多少股份?” 我说:“还有60%左右。” 于是他做了一个常人很难理解的事情:不是把股价压低多占有一些股份,而是把估值抬高,让我能少被稀释,占股多些。
我的另一个天使投资人,也是HudsonAlpha研究院的创办人,Lonnie McMillian 先生,是上市公司Adtran的创办人。他也是难得的天使,总是在公司最缺钱的时候雪里送炭。是他帮我找到了Dennis Grimaud来做我的CEO. Dennis刚刚上任,我们再次集资,第一次和Lonnie见面就拿到一张大额支票,我们连法律文献都还没有准备好,钱就到位了。速度之快,让Dennis非常感动,是他创业生涯中从来没有见过的。
我几次创业,靠的就是阿拉巴马本地的二三十个天使投资人。他们真的就像天使一样,不远不近地跟着你,需要的时候伸出帮助的手,也不会过度干预公司的管理。相比之下,风投常被称为“The dark side", 有很多噩梦样的故事:有些风投总是说对你的项目感兴趣,可就是迟迟不出手,等到创业者困境缠身的时候,他们再投入,借以得到更好的价格,占有更多的股份;还有的风投以管理者自居,直接参与公司决策,结果把公司引入歧途。
所以,创业者的心里应该有数,要把风投的位置摆正,要不偏不倚,不卑不亢。那些给风投公司看项目的所谓专业人员并不比你多三头六臂,他们也是给别人打工的,他们赚的也是辛苦钱。如果他们摆出架子,让你求他们,那你就该尽早跑开。别忘了,风投的生命线就是项目流,不断有好项目供他们筛选,才能保证碰到几个成功的。所以说,他们应该至少和你一样努力地去寻找好的,更好的项目。如果没有起码的相互尊重,就不要谈下去了。
前段时间一篇博文讲我又卖了一个公司,有网友留言说我卖早了,应该引进风险投资,把公司做的更大再卖。我回答说:“如果创业是为了金钱最大化,卖早了;如果创业是为了做更多事,研发更多技术,产品,那就不早。引入风投,很多时候是给风头赚钱得到高回报。如果技术估值到位,为什么给风投打工?”
我觉得,有必要提醒自己和其他创业者们:不要迷信风投,更不要把从风投那里圈钱当成创业目标。不要忘了创业的初衷,我们创业,是为了能把创新技术尽快地推向市场。风投不是神,他们也是人,有人的各种优点和缺点。
我手头的两个公司(iCubate, iRepertoire)都还需要投资,也在主动寻找合适的投资人。阿拉巴马的天使们已经投入一千五六百万美金了,因为有这些天使的帮助,我们才能做这么多的工作,完成这么多的创新。我从心底感激他们,也时刻感觉到压力,要报答他们的信任。两个公司都已经渡过了最艰险的日子,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已经完成,开始产生销售,iCubate很快能拿到FDA报批,iRepertoire也已经盈利(in black)。虽然我周围有很多真正的天使,可是天使们的投入一般都是额度不大,几万,几十万,所以需要许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有合适的风险投资,我们会认真考虑的。可能是被这些天使们“惯坏了”,我接触了不少的风投了,还是没有机会合作。
是我错过了风投?还是他们错过了我?好在,没有风投,我们还能继续创新;没有风投,我们也不会停止创业。
相关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