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科技查新和创新 精选

已有 7053 次阅读 2010-3-15 01:21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生物技术, 创新, 创业

刚刚学到一个新名词:科技查新

“‘查新’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课题进行的,首先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等手段查出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再对查出的文献与被查课题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被查课题的“新颖性”进行判定。“查新”的结果是为被查课题出具一份“查新报告”。

很显然,查新应该是为了政府评估创新成果而准备的客观,全面的书面证据。有点象美国投资公司或则收购技术以前做的IP Due Diligence (翻成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这个工作一般在美国是专利律师们去做的。如何做到“客观,全面”是查新的关键,这里,查新人的专业素质非常重要,他(她)是否知道该领域的前沿进展?如果查的关键词都不对,整个过程就偏了。

假设要对我们iCubate技术进行“查新”,首先就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平台。我在汤一苇教授主编的《微生物诊断新技术》这本书中写了一个章节,题目叫“Molecular Differential Diagno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s the Future Now?"


我这篇综述文章中有一下几个表格:



首先,要知道分子诊断有几个关键步骤: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和核酸检测。每个步骤都有不少方法,比如核酸扩增有常用的PCR,还有Ligase Chain Reaction, Branch DNA, Rolling Cycle等;然后每种方法又可能有厂家研发出了一种自动化的仪器平台。于是,摆在用户面前的选择就变成了一个三维的迷宫:每个关键步骤用哪个方法比较好?这个方法的各种仪器又是哪家生产的比较好?

每个仪器都代表了一个创新成果,可是真正衡量创新水平的不是领导和政府,而是客户,是这个技术的最后使用者,一个技术到底帮助终端客户解决了那些问题,解决的是否全面彻底?



再看核酸扩增(上表)方面的技术,有常规PCR, 实时PCR, 我研发的tem-PCR和现在的arm-PCR,LCR, Branched DNA等等。衡量这些技术的指标无非是特异性,敏感性,和易使用性。可是临床最需要的是多重性(一个反应得到多各答案),自动化,快速,和全封闭。用这些要求综合衡量每个技术,就会发现能够做多重扩增的技术寥寥无几。



常常有我的投资人给我寄新闻剪报,说报纸上报到某人某单位开发出了快速多重的诊断方法了。可是如果细细看去,那不过是一个多重的核酸检测方法(上表)。核 酸检测可以是通过分子杂交,测序等方法完成,也已经有很多技术平台可以做半自动,甚至全自动操作。可是如何没有很好的多重扩增技术,多从检测技术再好也很 难进入临床产生效益。Luminex技术平台和OsmetechNanoshpere 等的技术平台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iCubate技术平台在扩增方面有创新(arm-PCR), 在检测方面是以杂交(没有创新)为基础的多重检测平台。iCubate的新是它最巧妙地整合了多重扩增和多重检测两个关键技术。整合的结果是终端客户再也不需要去破解一个三维的迷宫,一个技术平台,一台仪器解决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三个步骤,而且提供了多重自动封闭(防污染)这三个临床迫切需要的关键功能。

所以衡量类似iCubate这样的技术平台的创新水平要综合地看很多文献,首先要知道是在为谁创新,才能去衡量创新的价值。如果只去看扩增或者检测方面的文献,还不能综合衡量iCubate的新意所在。iCubate的新,是它给临床实验室带来的全新体验和全新价值,是对解决了病人和医生对分子诊断一系列需求(多重,自动,封闭)的一个创新。

这个(iCubate)创新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可是还有缺点,仪器还不够快,不够小,不够便宜。

“查新”不是中国特有的,国外的Due Diligence也是对新技术的评估过程。不过,查新不能停留在文献的新颖性上,查新应该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查起。没有市场的新,不知道如何才能使用上的新,只能算科学创新,不是技术创新。科学让我们更近真理,技术让我们更近市场。科技查新也要区分科学和技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303046.html

上一篇:第一时间网上订购了iPad
下一篇:创新为报杀父之仇
收藏 IP: .*| 热度|

8 傅蕴德 武夷山 赵凤光 杨远帆 曹聪 吕喆 高建国 高绪仁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