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厦门大学交流,碰到一个非常有成就的“海归”教授,研制出了小型,高敏感度的流式细胞仪,发表了高档次的论文,学术地位也有了坚实的基础。也渴望做些产业化的事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国内(国外也是如此)有许多学院派的学者,科研就是为了论文,写项目申请,晋级。至于科研成果如何转换成产品就没有去认真想过了。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可是创新就不能那么笼统了,创新和产业化就需要我们科学家在设计试验的那天起头脑中就有一个典型客户的形象。
比如我们做分子鉴别诊断的,如果仅仅研发出了tem-PCR, arm-PCR这样的技术还不行,因为这些技术的操作过程很复杂,需要操作人员有专业训练,上临床的时候还需要严格和反复的临床性能评估。因此,把这样的技术送上“岗位”就需要我们对它的终端用户有清醒的认识:
我的典型终端用户就是一个“她”,她是一个5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专科或大学文化,做一个社区医院(300-500个床位)临床实验室主任多年(在中国,还很可能是院长太 太或亲戚),平时工作非常烦琐,没有时间也没有热情去学习一个“高端”分子鉴别诊断技术。如果让“她”去做分子鉴别诊断,那仪器一定要非常容易使用,全自 动,按一个按钮就得到答案,不用任何培训就能学会使用。
从arm-PCR到“她”能使用的技术中间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要设计仪器,要做仪器原形,生产仪器,开发控制仪器的软件,用户终端软件,建立使用规范等等,还要开发出很多容易使用的试剂盒。
如果我是学院派的科学家,那很可能一个“裸机”做一两个试验,采集足够一篇论文的数据就行了。结果是这个“裸机”永远没有机会上临床。因为从躺在试验桌上 的“裸机”到放在实验室里的仪器,中间还有千山万水要走。更常见的是,为论文而做的“裸机”可能根本就不能被用到临床上去,因为许多用户的基本需求没有被 考虑进去。
头脑里没有“她”的研发很难得到产业化。为了论文去做的科研实际上也谈不上是“为人民服务”。
当然,有许多科学发明(如激光)在发明的早期也是没有“她”的出现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学院派科学家的工作都停留在“裸机”水平了。翻开微液体,纳米等相关的杂志看看,有多少“仪器”仅仅是一个示意图?如果有照片也很多松散的线头,管子漏在外面。
我们整天喊创新,可是创新也有一个“为谁创新?”的问题。我希望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个“她”,有一个想像中的终端用户。这样,你的工作就离创新近了一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253268.html
上一篇:
如何推广创新型技术和产品?下一篇:
PCR不成功不要怪“我”,都怪没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