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学术谱系与创新链

已有 2993 次阅读 2014-9-7 21:51 |个人分类:感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 经济, 人生感悟

-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持续推进

一个科学家的研究课题,有的一生研究一个项目,有的经常出现拐点或转向,可能性有学术界的转变和科学家的兴趣转向;但是,常常转折点的非资深合作者是关键因素。

然而,任何学术和科学,都不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必然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构成直接师承的谱系或学术信息链传递的谱系。

(创新传递链,如,原创-文化交叉,创新a-学科交叉,创新b-方法交叉,创新c-领域交叉等,科学传播是实质的信息传递,并不等同论文引用率。)

独立探索是漫长的艰辛跋涉,并不适合所有科学家,而且,往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个人就是因为长于数学和物理学,受到物理学家的影响而转向生物学领域;然而,却发现远不是物理学家理想的科学范式和方法体系,从而,导致了自1983年开始漫长的求索。

在2003年转入文化与艺术等思考,其中,也还有一个相对仍然不能开展系统生物学的生物学家与计算科学家的实质合作有关,当时,我就去信给英国的基金会,希望于我所在的大学成立系统生物学中心 - 直到我已经回国才得知已经成立。

其实,远不止于此,几乎,人生很多事情,并非都是完全自己能做主,往往是环境和复杂因素造成。

然而,国际社会对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敏感,与中国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教育不一定能够造就创造或创新能力,却能够造就对创造发明的新思维、新方法的敏感与价值取向,也能够影响社会的科学、教育和文化发展的体制。

拒绝新思想、新方法和抗拒传承,也就是抵制创新与发展,既不推动创新,也不激励创新,势必造成社会欠缺创新的动力和氛围;因而,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学术追求远不足以形成创新型社会。

欠缺一个如同美国硅谷的创新环境,形成不了产业链和信息链,就不可能诞生乔布斯的“苹果”。

-(创新型与传播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825770.html

上一篇:创新,创新,再创新
下一篇:新思维,新方法
收藏 IP: 223.68.162.*| 热度|

4 武夷山 戴德昌 史晓雷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