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对教育、科技、产业管理学研究和实践做出突出贡献,授予伯乐奖。
一个勇于追求真实和敢于冒风险的科学开拓和企业精神,必然能够营造一个教育、媒体的创新文化环境,也能够建立一个法律和制度化的公平管理体制。
以理论主观论证事实,以公式硬套数据等,这是中古时代的形而上学,这是导致创造力扭曲的文化背景;然而,宗教改革是近现代欧洲的新教伦理精神,从而创建了科学与工业文明。
教育和研究的创新型体制建立,不必刻意追求诺贝尔奖的导向,科学家能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诺贝尔奖将会水到渠成。诺贝尔奖确实代表了科学研究的关键重大成就。其实,任何学科、领域的成就,一般是跟从天性发展独自的才能和兴趣,人类文明进步是很多学科、领域探索的交响曲,获得诺贝尔奖的发现,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而是一个文化和体制整体效应,比如,哲学家、发明家辈出的环境,再如,贝尔实验室诞生11位诺贝尔奖,这个实验室的管理机制等。
实证科学的成就,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客观和真实特征,其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然而,数学模型、实验技术和哲学思维是基础,或科学研究方法的构件,一个数学创造力强、技术发明发达和哲学思想奔放的社会环境,必然能够产生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决定一个科学家、艺术学和企业家成才,或塑造人生,关键时间有教育学一则说法:约13岁-23岁,可以回顾人生,是不是这个时期影响了自己一生的思维和行为。
一个人的思想往往是自己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必须从自己出生与成长的时代和文化环境分析。这也是经常一追溯自己的思想来源,就得回到中学时代的原因,比如,中学老师说的光合作用与仿生工厂 - 可能是最早的细胞工厂说法吧。
可能,设立伯乐奖,对推动科学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更大,伯乐型、教育家型科学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很关键。
-(探索与思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