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ctdrea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rotectdream

博文

一场足以影响整个世界格局的大戏已经上演

已有 3759 次阅读 2022-3-1 01:47 |个人分类:感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普京来到克里米亚南部的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这里驻扎着俄罗斯四大舰队之一“黑海舰队”。

他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检阅了这支部队,也检阅了这片新纳入帝国的土地。



他站在一艘白色军舰上,驶过至少10艘军舰,在每一艘军舰前停留,对船员表达胜利日的祝贺。

他相信,这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次崛起的标志,也是他发起反击的标志。

这天是2014年5月9日,距克里米亚全民公投加入俄罗斯刚刚过去两个月。

01丘吉尔的疑问

战争背后有阴谋家、战略家,世界级的战争背后,自然有世界级的阴谋家,世界级的战略家。

1944年10月5日晚上,行色匆匆的邱吉尔来到莫斯科,他几乎带上了所有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以此向斯大林施压,希望能彻底解决东欧未来的势力分配问题。

形势已不容许他再往后拖延。

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288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

与此同时,东边的苏联红军横扫千军如卷席,就在丘吉尔抵达莫斯科之前,苏联红军已经牢牢地控制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并推进到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境内。看起来在东欧,苏联连渣都不想给英国留了。

在东西两面夹击下,希特勒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剩下的舞台已交给各国政客。

老奸巨猾的丘吉尔显然不甘就此退出东欧,于是,他来了。

顾不上过多的寒暄,丘吉尔开门见山地说:“红军占领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我们在那里的几乎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东西。我个人提议,罗马尼亚90%的地盘归属于你们,而我们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至于南斯拉夫,我们各占50%,你看如何?”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张白纸,在上面匆匆写下一些数字和文字。

写完后,他眨巴眼睛看着斯大林冒着烟的烟斗。

丘吉尔准备了很多说辞,以防止斯大林讨价还价。毕竟,要价无高,还价无少,这个道理他懂。

可没想到,斯大林毫不犹豫地拿起蓝色铅笔,在那张纸上打了一个对号。他同意了!

事情太顺利了,以至于丘吉尔有些蒙圈。邱吉尔问了个近乎白痴的问题:“我们如此随便地处置这项有关千百万人民命运的问题,是否显得玩世不恭了?要不我们把这张纸烧了吧?”

斯大林瞅了一眼这位智商不在线的老铁,吐了个烟圈:“不,你留着它吧。”

拿着小纸条回到英国的丘吉尔很快向老大罗斯福报告了这一消息。

罗斯福默认了丘吉尔先斩后奏的做法,他很清楚要丘吉尔这种精致利己主义者不趁机捞好处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在罗斯福眼里,丘吉尔只是个棋子而已。

事实上,别看雅尔塔会议合影时坐着三个人,真正的棋手却只有罗斯福和斯大林。丘吉尔无论战略能力,还是所属国家的实力,都不足以和另两位抗衡。当然,罗斯福身后还个王者级的谋士——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丘吉尔无法理解斯大林的做法。

02帝国战略与斗争哲学

斯大林在中国的形象并不好,但只要认真研究过他的过往,你就会发现,这绝对是个战略大师。

我一直认为懂得克制欲望是政客成为政治家的标志,如果能把斗争哲学融入政治,那更是顶级政治家的标志。

巴尔干半岛对于苏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链接黑海与地中海。为了获得出海口,俄罗斯人自彼得大帝起就从未停止过厮杀。

把巴尔干半岛控制在自己手里,无疑能帮助俄罗斯人走向深蓝,这是不世功勋。

但斯大林却选择了放弃。

他不仅放弃了巴尔干半岛,在更多看起来唾手可得的地方也选择了放弃。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斯福为了拉拢斯大林曾提议将印度及印度洋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遭到斯大林的拒绝。希特勒为了诱惑斯大林,也曾抛出“波斯湾和印度”做诱饵,同样被斯大林拒绝。

斯大林在苏联红军最强盛的时候,苏联威望最高的时候却选择适可而止,不可谓不牛逼。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样的智慧往往蕴藏着大国兴衰的秘密。

他的继任者却欠缺这种智慧。为了牵制美国,赫鲁晓夫试着将手伸向古巴,引发古巴导弹危机;为了进入印度洋,勃列日涅夫先是将越南、印度及北印度洋沿岸的一些国家拉入“社会主义大家庭”,随后又直接出兵阿富汗,试图以此打开通往印度洋之门,结果深陷泥潭。

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但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超出能力的扩张。

那这种能力是什么?不仅是军事硬实力,还有文化软实力,甚至包括民族、宗教影响力,可统称为“国家力量”。你的触手能伸到什么地方,取决于你的国家力量能抵达哪里,盲目地扩张,必然遭受反噬,这就是大国战略的斗争哲学。

了解国家力量可以达到的极限和可以守住的底线是从事国家战略管理的基本功。

显然,斯大林是个中高手。巴尔干半岛,已经超过了苏联“国家力量”的辐射极限,所以斯大林才会毫不犹豫地同意丘吉尔的提议,拒绝罗斯福和希特勒的诱惑。

苏联能辐射的地方就在东欧,至于乌克兰,从未脱离过这个范围。

对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来说,同样不会放弃那些能辐射到的地盘,那意味着战略空间,也是防守底线。

所以,二战的时候,即便气焰嚣张的希特勒也无法拿下乌克兰。

这是斯大林为苏联确定的伸缩空间,也是俄罗斯的空间,无论超过,又或者少于这个空间,都意味着覆灭。

丘吉尔同样不理解罗斯福的做法。准确地说,在地缘政治上,他不理解马歇尔的做法。

03粉碎欧洲计划

罗斯福新政拯救了美国,但真正让美国在二战中完成反杀的是马歇尔。

在观云看来,马歇尔之后,美国再无战略家,即便强如基辛格,也只配给他提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没有马上参战。不仅没有参战,还大发战争财,卖了很多武器给德国、日本,在东西两个战场拱火。

拿着小钱钱,美国国内自然有人主张全力避免战争。当然,也有人唱反调,主张积极参战。马歇尔却判断,无论愿意与否,美国必然要卷入战争,但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这种必然性和时机选择就源于他为美国定下的大战略——粉碎欧洲。

美国的战略重心一直在欧洲,因为二战前,这里是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控制了欧洲等于控制了世界。

而欧洲的关键又在西欧。美国绝不容许西欧出现一个统一的声音,只有一个破碎分裂的欧洲才能保证美国的强大。

这是美国为什么要在希特勒即将统一欧洲的时刻,决定出兵对其加以阻止的真正原因。

也是罗斯福默许斯大林将触手伸到东欧的原因。

选择诺曼底登陆,而不是丘吉尔一直坚持的地中海北岸登陆,就是为了把东欧让给苏联。

让苏联挤压西欧,破坏西欧强国对东欧的幻想,既不用担心苏联超越辐射力的触手,又不用担心统一欧洲的出现,让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老老实实听话,是马歇尔献给罗斯福的完美攻略。

而罗斯福和斯大林的默契,就像唱空城计的孔明和司马懿。

可笑的是,美国后来的战略家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还在他的《大棋局》中,拼命帮二战后的美国战略粉饰,认为美国是在帮助欧洲大陆建立统一的欧洲,这分明是把世人当傻子。

只有毛主席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美国人在欧洲的虚伪人设。

他说:“美国人会怎么样?会保护欧洲吗?我是怀疑。真要打起来,它会要跑,跑回去,不干涉,然后再回来。”

没错,不是打不过,是不想打,等到苏联越过国家能力范围,它再回来,以救世主的身份拯救欧洲,不香吗?撂挑子、跑路、卖队友算什么?今日的萎缩发育是为了明日的一雪前耻,这就是美国的欧洲战略。更何况,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大不了重拍《兵临城下》,赢麻了。

04进退维谷

对于马歇尔和罗斯福的想法,斯大林一清二楚。

但他懂得克制,所以你会发现,二战后,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有很多奇怪的战略举措,例如,在朝鲜战场上畏缩不前。

可强人再强,总有老去的时候,当罗斯福、斯大林先后离去,世间再无“空城计”。

先是斯大林的继任者膨胀,将手伸向国家力量以外,不停折腾,终于把自己玩死。

然后美国开始连续作妖。北约,这个马歇尔为冷战量身定做,也是为美国统治欧洲量身定做的军政复合体,未因冷战结束而消失,开始不停东扩。

1999年匈牙利、波兰、捷克三国成为北约新成员国,2004年,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七国成为北约成员国。

北约东扩看起来由美国主导,可正中西欧诸国下怀。

因为北约东扩的过程也是欧盟壮大的过程。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成员国。

伴随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崛起,欧洲货币崛起。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成立。同年5月,布鲁塞尔首脑会议正式排定欧元11个创始国名单。

2002年1月1日,经过3年的过渡,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进入流通。

2008年金融危机、2009年欧债危机等多番“洗礼”之后,欧元区扩展至19个成员国,覆盖3.4亿人口。仅仅用了6年时间,欧元在国际支付中所占份额提升到36%,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率提升到20%,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流通货币和第二大储备货币!

一个统一军事、政治、经济的欧洲眼看就要形成,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意味着美国只能隔着大西洋喝西北风。

当年拿破仑没做到,希特勒没做到,美国愚蠢的后冷战时代战略家们仅用了10多年时间就做到了。

这些大聪明忽然意识到,自己居然成了欧盟的保安,还是自带工资那种。

马歇尔和罗斯福的棺材板已经摁不住了,他们迫不及待想跳出来带走自己的猪头后辈们。

这些猪头后辈搞出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叙利亚战争,除了给欧洲带去一点难民,根本阻止不了欧洲东扩的步伐。相反,更像清道夫,为法德扫清了一统欧洲的障碍,在战略上显得稚嫩而可笑。

等他们反映过来的时候,北约已经兵临乌克兰,欧盟这个群也就剩下“渣女”没加入了(自动忽略白罗斯)。

05又唱空城计?

乌克兰,我曾把她比喻成“渣女”,因为谁给的好处多她跟谁。但没有人会否认,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控制力。

从拿破仑到希特勒的历史都告诉西方人,在陆军可以发挥作用的近地,几乎没人能阻止俄国人的脚步。

恰恰乌克兰就是。希特勒曾用全部资源到最后也没有拼到乌克兰,更何况现在?北约会像希特勒那样和俄罗斯拼刺刀吗?显然不可能。

既然如此,那又是谁在推动乌克兰局势?

把乌克兰纳入北约,对欧洲没有任何好处。如果欧盟的决策者同样懂得“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它们不会将手伸向乌克兰,因为那是俄罗斯的底线,却超出了它的极限。欧盟止步于乌克兰,是最明智的选择。

对俄罗斯更没好处。乌克兰对俄罗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连布热津斯基都承认:“从地缘政治上看,丢掉乌克兰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这使俄国的地缘战略选择受到极大的限制。即使失去了波罗的海诸国和波兰,一个依然控制着乌克兰的俄罗斯仍可争取充当一个自信的欧亚帝国的领袖,主宰前苏联境内南部和东南部的非斯拉夫人。但丢掉了乌克兰及其5200多万斯拉夫人,莫斯科任何重建欧亚帝国的图谋均有可能使俄国陷入与在民族和宗教方面已经觉醒的非斯拉夫人的持久冲突中。”(《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那好处给了谁?自然是那个可以随时抽身的人。

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乌克兰陷入动荡,欧洲统一进程受阻。美国和它的撒克逊-盎格鲁兄弟似乎找到了新方法,足以让自己重回欧洲舞台中央。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绝对会相似的上演,这一次,他们仍需要斯拉夫人配合。

普京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如果这出“空城计”演成,俄罗斯可以获得更大的战略空间,欧盟则倒回破碎状态。

而美国和它的流氓兄弟们,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撤离,让欧盟独自面对俄罗斯的怒火,等欧盟破碎后,再适时回归,重新打造雅尔塔体系欧洲版图,从而真正实现“美国回归”的战略野心。

乌克兰危机背后的推手已经不言而喻,但这次先出牌的却是普京。

对前来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北约代表,普京甩出以下核心3条。

一是排除北约进一步扩张和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不承认口头协议,必须书面保证;

二是不在1997年5月(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前已部署兵力和武器的国家之外部署额外的兵力和武器;

三是北约放弃在乌克兰、东欧、外高加索、中亚的任何军事活动。简言之,北约退回1997年以前的状态。

看看这些要求?谁最开心?

布林肯说普京是想“重建苏联”,那他是不是想当马歇尔呢?

06尾声

1月18日至21日,布林肯匆匆前往基辅、柏林和日内瓦,看起来是在安慰盟友,尤其是安慰冷风中哆嗦的乌克兰,但更多是在表演。

到目前为止,双方的演员已就位,都很认真,美、英又送武器,又去送人,欧洲国家拉都拉不住。

普京也把袖子撸起来了,这是要揍人。

因为普京或许有斯大林的觉悟,但布林肯未必是马歇尔,而拜登更不可能是罗斯福。

一场足以影响整个世界格局的大戏即将上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6696-1327470.html

上一篇:激烈冲突其实是一块最好的试金石
下一篇:年纪大了,看不得人间惨剧。
收藏 IP: 72.70.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