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以为......”,“我忘了”,“没注意”......这几句大概是大兵最近在带新人时最常听见的几句话了。回想刚进实验室,甚至现在,也有过很多这种状态吧,大兵心想。
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反思自己,这是与人相处时对自己很有帮助的一点,有点像在读书。
这是《大兵从研记》的
第2回
有很多人对我们说,你得去尝试,去试一下你才知道自己行不行,自己适不适合。我觉得这话很对,看再多的文章,不去实践,害怕而不敢前行,这是我们路上最大的障碍之一。
但是我不敢轻信这句话,在去“试一下”之前,有很多的陷阱要小心。千万别他们说去“试一下”,结果就真的随便去“试一下”。
- 1-
大学时,一天,一个勤工部分的同学来到大兵宿舍,说校里的心理咨询的办公室在招勤工俭学的学生做接待,大家都去试一下吧。然而并没有人反应,于是来到大兵身前,撺掇大兵去。这位同学说,就去试一下嘛,应该也不是很严的,反正试一下也不要紧。大兵有点心动了,心想可以去试一下。大兵的一位舍友欲言又止,最后说,去试一下也行的。
那天大兵就直接去了,面试的人居然排了很长一队。到大兵时,进门有2个同学是面试官,刚坐下,其中一个问:“你对心理学有什么认识?”
额……What?!不是招接待吗?怎么还要对心理学有认识!我没啥认识啊!
“啊,我没认识啊,不是说找接待吗?”
“那你认为对这个接待的工作有什么样的理解?”
我……尴了个尬啊……硬说啊……
“如果有人来了,请他坐下,问他姓名,性格,疑惑做下记录,然后……”
“行了不用说了,回去等消息吧”其中一个小哥非常不屑和不耐烦的说。
然后我就灰溜溜的走了。
回宿舍以后,我对舍友说了这件事以及我后悔为什么要去参加这一场面试。那个当时欲言又止的舍友毫不客气的说“本来就是啊,心理咨询需要对这方面有多了解,你对这个一点理解都没有,就去了,怎么可能面试上。”
这……话是有道理的,但是你为啥之前不说?……
后来我意识到,来我们宿舍的那位勤工的同学并不是觉得我可以,而是她的任务是需要让院里有人去争取校里的勤工名额,能说动一个是一个。而我的舍友,也并没有这个义务去点破这一点,于是我有了这一段让我记忆深刻的教训。
说一句“去试一下”更本不需要花什么力气,也不用负什么责任,“我只是让你去试一下,万一没成功又不是我的错啊,是你自己不行或者运气不好啊”
看,是吧,让你去试一下的人到底是觉得你有这个实力所以鼓励你,还是只是随口一说?
但是因为这个“去试一下”,你如果不考虑你到底有没有这个实力,有没有这个资本去试,为了做成这件事你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就去“试一下了”,那就是傻了,没有好结果多半是必然。
- 2-
去年大兵为暑期学校的同学做了一个报告。在报告中,大兵提到了人有时候就得“不要脸”,不要觉得和别人比自己不行,如果很多事情已经表明了自己是具备一定实力的,那就勇敢的“不要脸”去争取一下。
这就有点像我们开头讲的,劝别人应该勇敢去尝试,万一成功了呢。
结束后,有个女孩子来找大兵。
“学姐,我非常赞同你说的人得'不要脸',我就是很自卑。比如这个暑期学校,我看到其他同学都是来自很好的学校,我就觉得自己不如他们。”
“你的学校也不差啊,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你准备报哪个老师?”
“XX老师”
“你为什么要报那个方向呢?他们组比较重视产业化,你是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吗?”
“其实我不知道XX老师他们做什么方向。”
“这……那你为什么要报他?”
“因为看百度上的图片,人比较和蔼。”
(⊙o⊙)…
后来,这女孩没有通过面试。
自信是要有的,但为要去“试一下”的事情应该要有所准备。
道理是简单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不是那么做的呢?我们到底在做着怎样的准备?细思恐极。
- 3-
有的“试一下”靠临时抱佛脚“就可以迅速提高成功机率,但有的试一下需要自身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能力,不是一下就能实现的。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都是”试一下“,但是别人成功了,你却不行。
没看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就容易被眼前的诱惑蒙骗
我们看见了很多跨行成功的人:法学出身的撒贝宁做了主持人,土木工程出身的叫兽易小星做了媒体人,同样土木出身的古典转行做过新东方英语老师,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去做职业生涯规划,还出了书……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说来表面风光,但走到这一步之前,他们都已经有了很多的相关的经历为后来做准备。
不少身边的硕士博士毕业也都纷纷想要转行。但是这时候不同学生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有一个师妹,人就是雷厉风行的性格,在学生时代参加辩论赛也是佼佼者,她后来拿到了不少offer,包括外交部以及一些非常大的公司的offer。而其它的师弟师妹想要同样的offer却很难,这差距不仅仅是做准备的差异了,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技能、心智模式的差异。
近几年互联网非常火热,之前有老师劝大兵应该去试试互联网,去试试别的行业。但是大兵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资本去转。与稍微年轻点的,在这个行业里泡个几年,大兵都很难比的过,因为做一件事情是需要积累的,凭什么你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准备,就能够试一下转到另一个地方就能做好呢?
这么说来,难道现在能力、水平不行就不该去“试一下”了吗?
好像也并不该是这样,不下水怎么去学会游泳呢?去试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没有积累,是难以成功的,“试一下”是需要运气,但前提是有足够积累
2. 确定目标后,制定更小的目标,小步快跑的去尝试一下,进行积累
3. 试一下碰壁后应该认识到现实,去除无法实现的想法,集中精力于可实现的,如果还没意识到,一直以同一个原因不断去试,去碰壁,那就……
- 4-
不光是找工作、面试,做实验的时候也有“试一下”的陷阱。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未知的情况存在,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于是,为了小步快跑,确定某个方向是否具有可能性,或者是否是有什么意外的原因存在,导师经常会说“你试一下XXXXXX”。然后有的学生就真的只是试“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以前没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兵就有这样的教训。
有一次,需要做某种蛋白的纯化,小导说,你试一下离子交换层析行不行。
然后大兵就按照最常用的条件,用最常用的离子交换层析介质做了一次实验,做了一下电泳发现不太纯,然后回小导:“不行”。
“那目的蛋白收率能有多少?”
“额,只看了一下电泳纯度,没测收率。”
“那杂蛋白收率有多少?”
“也没测……你说试一下,然后我就没测这些”
“那别的pH,其它离子交换层析介质行不行?”
“额……我以为你说就是试一下,然后我就也没试其它介质……”
“……”
做实验和职场工作有很多相近的地方。
有段话叫作:
高级员工:要1给5;
中级员工:要1给3;
低级员工:要1给1。
但实际上在上面的例子中,大兵以为导师的“试一下”是要1,实际上导师的“试一下”是要到3,那我们能不能做到给出5呢?
实验让我们去“试一下”是快速设计一个完整实验,验证一下可行性或可能性。
虽然是“试一下”但并不是指随便做一下,必须要是设计完整的,能说明问题的,而不是缺这缺那的。
单纯的随便试一下,结果发现说明不了问题,还白花了时间,打击了信心,这是相当不划算的。
总结一下
我们是否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否具有尝试的可行性;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尝试一定提前做好准备,有的是短期抱佛脚可以实现的,有些是靠长期积累;
对“试一下”需要付出的努力,绝不应该像这三个字看上去的这么轻松
说到底,都是心智模式上的差异。心智是我们一切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是我们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模式,而这是一条漫长的修炼之路。更难的是我们很难意识到它的作用,也很难确定究竟如何才是正确的心智。说到这里,大兵原来觉得自己好像清楚了一些,但好像又更迷茫了。
本文同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学到老的科研小兵”,更多故事,请扫码关注~
大兵从研记
大兵是谁?
大兵是刚毕业不久,刚投身于科研工作的新人。
学生时代VS职场生涯
学场老鸟VS职场新人
大兵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各种麻烦事、迷茫、囧事
在困难中前进,在教训中学习
有痛苦、有收获
大兵的故事来源于很多人
在大兵的身上也许有你的影子
从大兵的身上,你会有所收获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4: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