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heng22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eng229

博文

第十一章 被学术期刊绑架的中国科研界

已有 2670 次阅读 2015-10-12 10: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第十一章 被学术期刊绑架的中国科研界


    绑架一词用于此处十分贴切,所谓绑架,是指自己最珍惜的人在别人手里,别人想要什么你就得给什么,不管他要的东西有多珍贵,别人要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不管这件事情是否损害了你的利益。中国科研进展不快,与被学术期刊绑架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中国人自古就很重视文章,甚至封建社会直接用文章来选拔国家管理人员。时至今日,即使不是科研领域,也有意无意的对文章情有独钟。例如有些政府部门、小学甚至医院和企业都规定其工作人员要升职需要发表一定数量、一定档次的文章。但文章真的这么重要吗?把他的档次作为科研基金发放的重要审核和结题标准是否合适?用它来评价一个导师或学生的学术水平是否合理?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

    前面已经讲了科学技术的定义,科学主要研究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技术是研究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后介绍了学术期刊是用来分享前面这两个研究领域的成果的平台。科学和技术紧密联系,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被技术所借鉴,技术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又为科学提供了研究方向,他们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科学与技术又有明显区别,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但这个转化需要不确定的时间,也许很短,也许很长,也可能永远无法转化为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来说,只有那些在较短时期内能够转化为技术的科学研究才是有用的,那些很长时期内(例如一千年)也不能转化为技术的科学研究对当今经济的发展就起不到推动作用,也不能为人类社会造福。能否转化为伟大的技术,并且能否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转化才应该是科研项目立项、发放科研基金的标准。但我们的科研项目立项经常忽略了这个实用性的标准,比较重视学术期刊的作用,看重这个课题组在什么档次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为什么说用期刊档次来衡量科研水平以及某项科研成果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不合适呢?这得先从学术期刊这个“交流平台”的本质说起。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未知的世界,所以只要是新发现都是科研成果,都有资格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学术期刊接收论文的标准并不局限于这个研究成果是否能转化为技术以及能在多长时间内转化为技术。一个课题组要生存,导师要维持课题组的花销,学生要申请奖学金,要毕业,要找工作,都得发表论文,而且论文发表在水平越高的期刊上越好。因此课题组的导师和研究生们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是处于被学术期刊绑架的状态的,不能放开手脚、放手一搏,不能以这项研究是否真的有意义作为选择研究方向的唯一根据,因为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普遍都比较难,不容易出成果,也就不容易短期内发表文章。导师和研究生们为了生存必须使用很多技巧,不得不舍弃课题的很多实际意义,一定得选择那些肯定能发表论文的研究方向,根本顾不上考虑能发表论文是否与能实际应用相统一的问题。

    在被绑架的状态下,导师和研究生们选择的研究方向往往在纸面上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实际上又只有纸面意义。他们选择的研究方向都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即研究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而且这个问题还很重要,一旦有了成果将极大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展。看上去也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即该研究成果能转化为技术,有实用性,或者有转化为技术的可能。但考虑到基金结题,学生毕业,该研究必须得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例如一个博士研究生一般5年毕业,该研究就得在3年左右完成,学生第一年学习基础课,第二年开始做实验,第四年完成实验结题,然后学生花半年投递论文接收,剩下半年的机动时间。有了一定要出能发表论文的成果和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限制,导师和研究生们在选择课题的时候就是处于被绑架的状态的。要知道很多研究非常难,可能研究一辈子只是证明这个努力的方向不可行,但这个结论不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很有意义。就好比有人首次吃了一种美味的野蘑菇,肚子疼,过一点时间好了。从此他开始很认真的研究如何克服这种蘑菇导致的肚子疼,尝试各种烹饪蘑菇的方法,研究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最后他得出结论,这种蘑菇不能吃,其毒素无法消除。这样就有了非常大的实际意义,别人以后就不吃了。即使有后来人想再研究如何对这种蘑菇消毒,他也已经有了前面那个研究很久的人的资料,前面那个人试过的方法就可以不用再重点尝试,而是想新的方法,不会走老路,当然还会有很多前面那个研究者的心得,这样接力研究,虽然第一个研究者没什么所谓的“成果”,但如果后来者果然成功,找到了对蘑菇消毒的方法,为世界又贡献了一个美味的话,两个人都功不可没,前仆后继的接力研究也是攻克难题的普遍方法。但在被学术期刊绑架的状态下,在短期内必须发表论文的要求下,没有人愿意去做第一个研究消除蘑菇毒素方法的人,大家都在研究稍一努力就出成果的研究方向,原创性成果很难出现。大家既不敢选择研究困难的课题,也不敢长时间投入,束手束脚,难有作为。

    至于发文章,只要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方面有了发现就可以了,而不用关心这些发现能否转化为技术,或者需要多久转化为技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也没有特别严格、统一的标准,本来就是为了发现未知的世界,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是新发现都是成果,也因为这个成果是关于未知的东西的,也不好说他意义有多大。学术期刊十分宽容,最大可能的提供给科学家交流的机会,就像免费的海滩,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国家种族,都可以在一起随便的交流,谈心得体会,可以说学术期刊接收论文既有很严格的标准,又有包容万物的胸怀。已经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里不确定的结论比比皆是,还有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结论。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即使以后被证明是错误的结论,当时发表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科学就是发展的,那个时候由于仪器或认知的局限,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以后被纠正了也是可以的。总体来说,学术期刊只是一个交流平台而已,而不是严格的评价标准。所以投递学术期刊论文其实是很“随意”的,你写任何新东西都有可能发表,而不必在乎是否有实际意义,是否可以用来发展经济、造福社会。阅读一篇论文的时候,你会发现大量的篇幅论述发现了什么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现象,又有很大的篇幅解释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这里就可以有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你给出一个解释,即使现在解释的不对,只要能自圆其说,审稿人又没有证据证明你的解释是错误的,就可以了。期间运用了大量的数学推导、图表、逻辑推理等方法,让你感觉作者的水平太高了,但看到最后,却只有一句话是关于应用的,通常写为“本项研究有可能在某一方向中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有的连这句话都没有。以后是否真的应用了呢?那就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也许基金结题了,刚好具体参与这个实验实施的学生又毕业了,后续研究戛然而止,又来了新学生,又申请了新课题,开始了新的、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又会有新的文章,文章中又会有新的“可能的重要应用”,如此循环往复,不知不觉学生都成了老师,再回忆起当年发表的文章,竟然印象模糊,更别提实际应用了。这样的研究比比皆是,他们无中生有,又无疾而终,无声无息也无关紧要。有的导师从任教到退休,留下的只是一堆堆的论文,真的可以用“著作等身”来形容,就是这些文章打印以后整齐的叠起来,能和作者的身高差不多,除了这些,什么都没有了,自己也对这些论文不置可否,甚至有更真诚的导师对学生说,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们搞的这些都没啥用啊?

    本来学术期刊是为了交流而设定,达到协同、配合的目的。但在唯文章为标准的现实情况下,交流和合作变得非常困难,为什么呢?这就牵扯到文章所有权的问题。文章发表后,上面的作者是有身份阶层和排位顺序的,首先作者一般分为导师和学生两类,学生在一个类别内分排位的前后,导师在另一个类别内分前后排位,两个类别相互不干扰。一般处于作者栏第一位的作者是完成这个实验的研究生,也就是主要贡献者,实验操作的主要完成者,文章写作的主要完成者。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强调在所有研究生这一类作者中,这篇文章的功劳基本上全部属于这个第一作者,这篇文章体现了第一作者的能力。因此在校期间评奖学金,取得毕业资格,用人单位招工,看的都是你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什么档次以及多少篇文章。其他对这篇文章有贡献的研究生作者只能位列第二位,第三位,依次类推。但除了第一作者外,这篇文章对其他作者基本都没有用处,哪怕是一万篇文章里有你的名字,如果都不是第一作者,对你用处也不大,因为主要贡献不是你的,看不到你的能力。你不能用自己是第二作者或第三作者的文章申请奖学金、拿毕业证和去找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别人实验中需要的工作,即使做也漫不经心,因为很难取得第一作者能得到的回报,这种心理就导致学生之间无法真正合作。

    再说说导师的排名,导师排名前后顺序的重要性与学生相反,一般默认作者栏中最后那个并且名字右上角带一个星号的作者是导师中贡献最多的一个,他是这个实验的主要负责人,行内被称为通讯作者,当然通讯作者的名字也可能不位于所有作者的最后面,但其右上角肯定有一个星号。文章发表后就认为这位通讯作者提供了主要的指导意见以及实验器材,实验场所。那么理所应当,以这篇文章申请基金的时候,这个导师就得获得全部或很大的份额,或者说只有这个导师能用这篇文章申请基金,文章中提及的其他导师无权使用这篇文章申请任何基金。这就使得课题组之间的合作比较难以进行,因为有可能两个课题组出力差不多,但总得有一个课题组导师的名字在最后面,那么谁在最后面作为通讯作者呢?这时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争执起来各不相让,导师之间都会为此产生矛盾。如果事先商量好谁做最后的那位作者,那么其他注定不能占有较大份额的导师也就有意无意的不太出力了。因此课题组之间的合作很难开始,而且即使合作过几次也貌合神离,相互提防,也经常因为这种文章归属权的矛盾终止合作。

    文章的地位被抬高之后,使得学生、导师、课题组之间把正常的交流这件事情看的非常慎重。某个实验操作的技术如果很有用,掌握这个技术的学生、导师和课题组就会首先把这个技术保密起来,不会轻易教给别人,别人会了,不断发文章,我怎么办。这就出现了很多课题组要研究一个问题必须从头开始的情况,即使国内已经有课题组早在十年前就解决了那个问题,因为那个知道答案的课题组基本不会教会你。而从国家层面来看,不管是其十年前掌握还是现在投入财力掌握,这项技术已经花费了一次,然后再重新花费一次,毫无疑问是一种浪费。当交流和合作被文章阻碍以后,我们就很难进行需要长时间投入,大量科研人员合作的课题了。例如有一个问题很有意义,但需要很多课题组各自贡献力量,甚至教会别的课题组一些自己的独门绝技,然后还要忍受好多年持续努力但没有成果,大家会不会选择去研究这样的课题就可想而知了。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课题组,都是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与被文章绑架的关系非常密切。

    其实,导师和学生也是相互绑架,都被发表文章的压力驱使着彼此制约。当两方中的任一方提出要搞有意义但很难实现的课题时,都会遭到另一方的强烈反对。导师让学生开展这类实验,学生不愿意,因为完不成就无法发表文章,就无法获得奖学金,无法毕业,也无法找工作。学生自己想开展也不行,一旦劳而无功,导师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不但申请不到数目可观的新基金,还把现有的基金和时间都浪费了。这种相互绑架简直为那些华而不实的实验不断涌现上了双保险。但有很多课题还是需要在不知道是否能有成果的情况下去探索,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导师高薪聘请博士后来进行探索工作的情况。博士后已经有学位了,不用再为了毕业发文章搞那些必须出成果的工作,但为了以后能找到好工作博士后也希望能有大的收获,发表好文章,所以找到愿意做探索性实验的博士后并不容易,这才有了前面的高薪聘请。眼看着自己带的很多博士必须要做很多意义不大的事情,天天忙着发表文章,明明很有意义的研究博士生不愿做,因为担心没有成果发不了文章,然后导师高薪聘请博士后来探索,这样的局面用绑架一词着实不是言过其实。

    最后基金委也被自己设置的这个唯文章评价优劣的标准绑架了。因为有了这个标准,大家都这样干,基金委就只能把科研基金发放给开展这类实验的科研团队,无计可施。这样的一个体系建立起来,逐渐完善,运转流畅以后,很难再有所改变,要改变也必然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阻挠。

    在以上所述各种状况的综合影响下,我们的研究项目呈现出了“百花齐放,不与争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特点。这正是很多科研工作者们根据审查标准比较看重学术期刊而不重视实际应用做出的应对措施。大家都在拓展研究的范围上拼命努力,不停地出现新的研究方向,也不停的把某一领域的研究方法、操作方法引入到另一领域中,张冠李戴,不伦不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全国大大小小那么多课题组,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这就好像是一颗大树,大家都不停地在一个平面上的各个方向上努力生长以获得阳光,顶多只有枝头稍微向上翘起,但很少有树枝奋力向上,去争夺最高点。每一个课题组内的学生开展的研究也都不一样,各自为战。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生存,是为了不与争锋。既然大家搞得课题都不一样,评价标准就不一样,例如你打篮球,我踢足球,怎么说我和你谁厉害呢?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宽而不精的局面,但是却没有对比,降低了使自己低人一等的概率,你搞的那一套我不如你,我搞别的,照样可以申请到基金。新的科研项目不断涌现,大家搞得热火朝天,但实际上目前来说亟待解决的难题是有数的,也是可以确定的。例如医学上的糖尿病、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的治愈方法,或者化学和物理学家研究怎么制造出高效、耐用、廉价的太阳能电池。这些难题解决任何一个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获得诺贝尔奖是手拿把攥的事情,我们即使搞十年二十年没获得重大进展,这些方向也是必须要开展的科研课题,没必要搞那么多没用的研究方向。我们需要确定更实际的研究方向来达到实现科研价值的目的,真正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推动经济的发展,不应该满足于这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同样是为了生存,我们的课题组也在描述实验前景和初期实验上用足了功夫,一个科研项目在其初期硕果累累,科研基金能够十拿九稳的得到,也可以不断得到持续支持,科研界叫做基金滚动,也就是以这个课题继续拿到新的基金。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遇到的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课题是否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或者暴露出来。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加大投入坚持研究下去以得到实际价值的关键时刻,但由于太难研究,可能长时间没有成果,耽误申请新的基金,很多课题组就把这种课题当成了鸡肋,果断选择放弃,因此呈现出了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局面。如果进入一个实验室,你会发现很多种似乎毫不相干的药品整齐的摆在架子上,落满灰尘,一看就是很久没人使用了,所谓毫不相干,就是这些药品根本不可能配合使用,只能各自在毫无联系的实验中单独使用。再看看药品的生产日期,几十年前的都有,这些药品就是当时的师兄师姐们做实验留下的。他们所从事的课题早已与现在这个实验室正在进行的课题完全不同,课题组现在的实验可能再也用不到这些药品了,因为研究方向早就更换了很多次了,研究内容不一样了,这些药品只能成为摆设。课题组里经常会出现新同学进组做实验需要购买大批新药品的情况,他毕业以后,新同学又开了新课题,又购买新的药品,学生更替时不注重技术、知识、经验的传承,一切都是从头再来。有的课题组甚至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研究方向,同学之间各搞各的,印象中的什么团队合作根本就不存在。      以发表论文来考察学生的体制也使得很多研究生的工作时间被大量的浪费。一个实验做完以后,要完成文章的接收,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整理、写作、修改等很多几乎和实验本身无关的事情。例如描述一个产物的形状,使用什么修饰词,有可能学生提出一个词,老师不同意,学生再提出,老师再修改,来来回回反复多次,最后才确定用什么词语来描述那个产物的形状。很多老师认为这么做是出于严谨,但更多的是怕被拒稿,认为拒稿了再投别的期刊会影响自己的国际声誉。这还仅仅是一个单词的使用,这篇文章从学生完成初稿到最后接收几乎改上几十次,这几十次修改完成以后,学生可能用了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然而修改的只是表达的形式,在实验内容本身的层面上并没有因为如此长时间的修改取得进步,这才是感觉这种修改浪费时间的原因。有的实验做一年完成,修改字词和图表竟然也用了一年,不得不说这是舍本逐末了。科学论文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有什么写什么就行了,又何必太注重修辞语法。其实水平越低的工作花在修改上的时间越长,因为本身自己的实验内容不怎么样,也只能在写作上多下功夫了。有导师回忆他在国外读博期间的导师帮忙修改一篇顶级学术论文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可见水平越高在“纯写作”上用的时间就越少。这也造成了一种在导师和学生中流传的说法“文章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可见文章已和实验本身脱离,或不完全依赖于实验了。这样一整套从做实验到写文章的流程下来,研究生对科研的理解就被误导了,他们不再更关注实验,而是更关注写作,怎么做是一会事,怎么写是另一回事,甚至写作更能决定是否能发表更高水平的文章,这样的理解会影响到他以后的成就,使他忘记了应该在什么方向努力,脱离了实际。

    由于导师和同学对文章如此重视,也“进化出”了高效的文章流水线,这样的流水线一般由几个同学组成,有的同学专门设计实验,有的同学专门操作实验,而后期数据的整理和写作则专门由另外的同学完成,每个同学只负责一个环节,每发一篇文章学生轮流坐庄,成为文章的第一作者以应付毕业和找工作,这样的组合密切“配合”,越来越熟练,发文章的效率非常高。但这样的培养方式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很多进行科学研究必须的环节学生都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动脑考虑过,这样的学生虽然名义上获得了学位,但能力是有欠缺的,不管以后成为导师带学生还是攻坚科学难题都会大受其害。

    专注于发表文章还滋生了“模仿”的风气,主要的模式是阅读高水平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前面已经讲过用影响因子对期刊档次分类,影响因子越高期刊档次就越高。于是研究生一进组导师就要求学生必须阅读高水平文献,甚至规定不允许阅读影响因子低的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了模仿。例如阅读了一篇影响因子是30的文章,然后只对这篇文章里的一个小的方面改进一下,获得更好一点的参数,这样的工作就能发表文章了,即使发不了影响因子30这样的好文章,也至少能发个影响因子5左右的,应付学生毕业和申请科研基金也够用了。这就使得模仿高水平文章成为了风气,不仅导师明文规定这样做,甚至很多优秀毕业生交流发文章心得时也特别提到这个模仿的方法。岂不知这种模仿,永远做着落后于别人的工作,也丧失了自己研究更有意义的课题的机会,使得原创性成果不能大量涌现,无论从科学层面还是从技术层面都始终落后于别人。这是因为虽然发表文章是以交流为目的,但文章的作者可以选择在多大程度上交流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他可以和盘托出,也可以只写一部分,而把最重要的核心部分隐藏起来,这是被认可的,毕竟某项发现的原创者付出了很多努力,他有保留的权利。例如在某项实验中,他写道“加入一定量的A药品和B药品”,这个一定量就很难琢磨了,到底是多少呢?而且还涉及到两种药品,不光总质量很重要,相互比例也很重要,因此虽然阅读了这篇文章,但能借鉴的东西其实有限。当花完大量时间摸索出很多别人已经掌握的实验技巧后,人家早就又前进了很多,于是模仿别人的工作会使自己总是处在追赶的状态中,不可能领先别人。写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文章只是一个交流平台,搞科研需要阅读文章,但太依赖别人的文章也不是好事情,我们需要发展原创的研究,领先于所有人的研究,而不用看别人脸色,处处模仿,仿而不像。

    专注于文章还改变了学生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认为来读研究生就是为了发表文章,换言之,只要文章发表了,达到了毕业和找工作的要求以后,这个研究生就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不再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了,他们可以每天可有可无的做着一点实验磨洋工。如果一个博士需要读5年,但他在前三年就发表了好几篇好文章,确保他能毕业和找到好工作了,那么这个学生有可能在剩下的2年里一直处于不紧不慢,可有可无的状态,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动力,文章发够了,还努力干什么呢?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导师就无计可施了,所以会有导师等学生把他安排的实验都做完以后再陆续给学生投递文章,可能做完三个实验以后,才投递第一个实验的成果,为的就是防止学生文章一旦发表就不再努力了。不管怎么样,文章接收以后学生心理产生的变化有可能使得时间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令人可惜,我们应该进行合理的安排,把所有的时间都好好利用起来研究一些有用的问题,做出实际的贡献,而不是为了文章去开展流水作业和模仿,也不能因为已经有了文章而高枕无忧,静待毕业,浪费最有活力的青春年华。

    文章还改变了对“好导师”和“好学生”的定义。如果跟着一个导师好几年,在他的指导下没有发表好文章,研究生就会认为这个导师“不好”。同样导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以“文章”作为定义,可以说如果一个学生发表不了好文章,在导师眼里经常会变得一无是处,他会认定你智商低、迟到、早退、懒惰、沟通有问题、不听导师的教导、不尊重导师等,要不然怎么解释没有好文章呢?这样的局面也改变了师生情谊,使得导师和学生之间若有若无的存在着矛盾和隔阂。学生有时候会责怪导师没有给一个能发好文章的思路,导师又生气学生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和经费以后就发了一个烂文章草草了事,投资全无收获,所以学生私底下都称导师为“老板”,学生变成了雇员,文章就成了利润和薪水,科学研究的课题组由于文章的存在被扭曲到了这样的地步。

    由于文章的作用被人为放大,决定文章能否发表的审稿人也被奉若神明。不论正式的组内讨论还是随便聊天,当两个人的意见不同时,经常搬出审稿人来作为反击对方的利器。例如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工作非常好,反驳他的人会这样说“如果审稿人说你的证据不充分,结论不可靠怎么办呢?”,这种情况下对方往往就被问住了,这种讨论经常发生,已经到了言必称审稿人的地步。岂不知很多审稿人并不一定熟悉他所审阅的稿件里的实验,也不一定就说的全部正确,而且很多稿件都是审稿人的学生审阅的,最后拿出一个意见交给自己的导师,也就是审稿人,审稿人再发给编辑部。很多导师都会把让他们审阅的文章给自己的学生审,曾经有导师把稿件给了研究生,研究生又给了自己带的做毕业设计的本科生,本科生写出意见交给研究生,研究生再交给导师,作为审稿人的导师最后把审稿意见交给编辑部。不知道那些辛辛苦苦忙活了好几年的作者知道了自己的稿件是被这样审阅的以后会不会感觉到悲哀和可笑。

    对学术期刊的过分重视还使得科学研究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脱离了外部世界,闭门造车。很多研究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研究抑制癌细胞扩散的导师和研究生不与医生讨论,研究太阳能电池的导师和研究生不与工厂的工程师讨论,搞分析检测的导师和研究生不与检测部门的工作人员讨论等。很多研究都是只靠想象就开展起来,有可能他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重要,而实际应用中什么问题最棘手、最难以解决自己又不知道,搞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最后把成果交到真正的内行手里一看,人家立即就知道你的工作实际意义不大。

    对文章的高度关注还衍生出了一些“特别”的针对性工作方式,例如文章拆分。可以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帮助大家了解这个文章拆分是怎么回事。体育界有一个项目叫跳高,某次比赛中谁跳的最高谁就是这次比赛的冠军,有史以来谁跳的最高谁就是记录保持者,一个运动员的最高荣誉就是不仅在本次比赛(例如一次奥运会)中跳的最高获得冠军,还打破了世界纪录,即比以往所有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跳的都高。但世界纪录在比赛之前是已知的,运动员对自己的水平也是了如指掌的,水平很高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已经知道自己能打破世界记录了,而且超过了很多,比如世界纪录是10米,这个运动员能跳过10.5米。但她在比赛中不会把高度直接调到10.5米去奋力一跳,而是先调到10.1米,轻松跳过,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然后下次比赛再调到10.2米,再下次10.3米,这样就能保证获得很多次冠军,并且每一次都打破世界纪录。文章的发表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一个实验室获得了成果以后,并不在一篇文章里把成果都公布出去,而是分为很多篇发表,每篇文章里只提及一小部分进步,这样等所有成果发表完以后,就显得硕果累累了,但把所有成果放在一起看,其实是一个大成果拆分成了很多小成果,只为了多发表文章,增加文章数目而已。

    还有一种文章拆分的方式是逐级递进,这种方式不是故意把成果拆分的,确实是自己的实验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展,每个进展都被陆续发表了文章。例如制备了一种纳米结构,做成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是1%,发表了一篇文章,然后改进了一下这种纳米结构,效率成了1.1%,又发了一篇文章,再改进一下这个结构,效率成了1.2%,还能发一篇,这样下去往往能发很多篇,甚至几年内某个课题组都忙于改进一个结构不断发文章,这种简单修改就得到大量文章的现象被导师和研究生们形象的描述为“文章灌水”,并且能灌水的组都特别骄傲和自豪,也特别被不能灌水的课题组所羡慕。但实际情况是尽管你这个结构的效率在不断增加,但基本上这些改进对其应用毫无价值,可能你改进了很多年,效率到了1.5%,但要实际应用必须至少要10%的效率。进行这项工作的人自己也明白,这样改进下去只是多发几篇文章而已,但他们绝不会放弃这个发大量好文章的机会,毅然决然的把这几年的时光都浪费在了没太有意义的改进中。这就是为什么国外顶级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以后,往往原作者不再做后续的工作了,因为他经过思考以后发现再做下去其实意义不大,只能是发表文章了,而国内的很多课题组却把他们放弃的东西研究的热火朝天,发表了不计其数的文章,但发表这些文章的过程却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不论金钱还是时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考察机制迫使我们追求文章,不得已而为之。

    相对于文章拆分,还有一种更加明目张胆的增加自己文章发表数量的手段叫做一稿多投。所谓一稿多投就是把已经发表在某一期刊上的文章稍作修改或几乎不修改,再投递到另一个期刊上。学术期刊发展到现在也不单单是一个交流平台了,还具有很浓的商业色彩。学术期刊的经营管理人员也要生存,他们也希望接收文章,希望别人购买他们的版权,阅读他们刊登的文章,获得经济利益,这就给一稿多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一稿多投的出现也许是因为审稿人审查不严,也许是因为投递的那个期刊视而不见,也许是因为投递的期刊正好某一期少一篇文章,总之一稿多投一旦实现了,发表文章的数量立刻就多了一篇。如果经常来个一稿多投,文章数量上会上一个大台阶,不过仅仅是数量增加而已,实质内容并无进展。

    为了加大自己的实验能发表文章的概率,很多研究生还同时开展着不太相关甚至很不相关的好几个实验,目的就是为了东边不亮西边亮,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实验中哪一个有意义,哪一个能成功,于是就采取了加大实验数量碰运气的策略,正在进行的实验数量越多,能发文章的可能性就越大,可想而知他的经历有多分散了。他们的毕业论文往往各个章节之间毫无联系,阅读起来跨度很大,工作没有连续性,有一种拼凑的感觉。他必须兼顾所有试验,不能集中精力去攻克最有意义的那个难题,到最后可能有一个实验成功了,文章发表了,但发表出来的成果基本没什么意义。

    随意更换课题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如果一个课题研究了一两年还没有进展,不管这个课题是否有意义,导师和研究生一般都选择放弃这个课题,因为再搞下去,很可能就没有成果用来发表文章了,导师无法申请基金,研究生不能毕业。很多研究生都有更换课题的经历,有的研究生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不断更换课题,到了最后的两年才最终确定了课题,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的实验,基本再也用不到了,令人惋惜又无可奈何。

    最后概括性的举几个以上提及的纯粹为了发文章而进行的实验的具体例子。比如现在能源危机的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比较热门。假如现在商用的太阳能电池,即老百姓能从市场上买到的太阳能电池中,性能最好的那一款在太阳光下照射一个小时能产生一度电,你要发表文章的话就得超过这个一度电,要超不过怎么说明你的工作有意义呢。然后有的课题组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出了一个太阳能电池,他把很多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组合在一起,使其能在相同水平的太阳光照射下,也是一小时后,产生两度电。这个成果几乎就能够发表在最顶级的学术期刊上了,因为他把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一下就提高了两倍。看到这里,有的读者就会担心起来,学术期刊不是交流的地方吗?别人也能看到,这么好的电池,被别人看到了以后,立即投入生产赚起钱来,我们的投资不是白费了吗?成了给他人做嫁衣,劳动成果拱手让人。我要告诉您的是,请您把心放到肚子里,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商用电池虽然照射一个小时才发一度电,新发明的这个发两度电,但那个商用电池可能只卖100块钱,而这个新电池的成本是1000块钱,而且商用的那个可以用3年,不怕风吹日晒,新的这个只能照射1个小时就分解了,还得在实验室环境里照射,不能有灰尘、空气流动,更不能突然有一只鸟站上去,也不能淋雨。也就是说,这样的电池毫无实际价值,只是纸上谈兵罢了,这样的研究,可能得花500万才能完成,完成以后只产生了一篇顶级学术文章,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了。既然这篇文章现在或近期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还会被发表呢?这是因为学术期刊有一双非常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管你这个实验有多少缺点,他只在乎你的优点,哪怕优点只有一个,这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特点,这个特点也是导致用学术期刊衡量学术水平并不合适的原因。学术期刊注重的是进展,以及分析原因。例如刚讲到的不耐用,造价高等缺点在学术期刊眼里都会视而不见,他们只看重那个发电效率高,而且要讲清楚为什么发电效率会高,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先有了这个优点,在保留这个优点的基础上再慢慢改进缺点,这个思路原本是正确的,但我们用这个优点申请到科研基金后,往往不再下功夫克服缺点了,我们最欠缺的就是由实用开始,又从实用结束的科研思维。下面的例子也是因为某个优点而发表,也同样因为不解决缺点而毫无用处。

    再例如有一门化学分科叫分析化学。某个课题组研究的课题是发明一种灵敏的检测癌细胞的方法。为什么要发明这样的方法呢?因为检测方法越灵敏,就能够检测到数量更少的癌细胞,大家都知道癌症早期的癌细胞数量就很少,这就意味着灵敏的检测方法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早发现以后,对治疗又帮助巨大,可见这样的课题意义非凡。于是有大量的课题组进行这样的实验,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项目。但这些钱大部分也都只是变成了文章而已,并不能实际应用,为什么呢?基本上是因为这些新发明的检测方法都只能在极端理想的环境下实现,例如测试只含有癌细胞的液体,而实际的人体内含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检测方法在极端理想的环境中是有用的,在现实环境中又是无用的。此时会有人反驳说我们可以再慢慢发展这些方法,例如研究怎么样使其在实际环境中也发挥作用,我说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实际情况是这个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就好比真的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比纸上谈兵要难太多了,所以这样的文章结题以后基本就终结了,下面的研究就不再进行了,也是不了了之。

    还有的课题是研究某种生物的机制,写明的意义是研究清楚了以后,可以做出医疗或机械方面的应用,也申请到了大量的基金,招纳学生们做实验,最后的结果是或者机制没研究清楚,或者研究清楚了以后,根据这个机制造出了一个指甲盖那么大的小装置,测试一下他的机械性能,获得了一些数据,发了文章,然后又去研究别的生物机制了,这个课题也结束了。我们一次投入巨大的科研活动,老师和学生的辛苦,就此结束,没有任何实际回报,而且这样的研究还挺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是这样的,但有很多这样的研究,这些研究课题的存在,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科学研究开展的轰轰烈烈却无法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原因,因为科学成果没有转化为先进技术,从经济上来说投入以后零回报。从事这样的研究也使得导师和学生的人生变得没有意义,辛辛苦苦的工作,却没有做出贡献,由此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名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知道如果一辈子都在从事这样的研究,会不会悔恨呢?

    读到这里大家千万不要错误的理解我的观点,认为所有文章都没用,我只是要强调应该正确理解我们需要的科技成果与文章的关系。只要是好的科技成果,将来能为人类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科技成果,都可以整理成文章发表,这样的文章也一定是优秀的文章,很多诺贝尔奖就是根据文章颁奖的。但没太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发表文章,可以鱼目混珠,虽然从文章的角度看也许是优秀的,但可能毫无实际意义。我们需要的是那些有实际意义的科技成果,不需要只能在纸上体现价值的研究成果,这类研究也不值得花费任何投入。科学研究活动的流程可以总结为:要国富民强就得有最先进的生产力,要提高生产力就要发展科技,发展科技就需要投入,投入的具体形式就是科研基金,基金发放标准是科技论文,而科技论文又不等同于能够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科技成果,所以我们在科研项目立项的标准上出了问题,使得科研基金与文章直接联系了起来,而不是科研基金与能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科技成果直接联系。有了文章这个“中间人”,我们的科研项目立项变得盲目和混乱,获得先进生产力而使国富民强的最初目的当然就无法完全实现,这就是当今中国科研界的病根,这也是导致科研界一系列问题产生的“万恶之源”,在这个环节下手就能抓住蛇的七寸,立刻扭转局面。当然要实现这个目的首先得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仅靠科研界内部估计很难有所作为。

    即使有的科学家研究出了能够转化为伟大的先进技术的科学成果,在他们自己没有兴趣或者没有能力把科学成果转化为技术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一个高效的机构提供专业的帮助,或者主动的搜寻这种科研成果,不浪费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这种浪费就像是母鸡下蛋,散养的母鸡可能在窝里下蛋,也可能不在窝里下蛋,跑到草垛里下蛋,我们需要及时去窝里收鸡蛋,也需要当发现母鸡不在窝里下蛋时及时的找到母鸡在别处下的鸡蛋,并且把鸡蛋收走。

    当前形势下导师和研究生们只能继续为了发文章而努力,并重复着前面列举的所有事例,明知而故犯,只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果说这一章列举的所有因为对文章的重视导致的各种问题都是导师和研究生们“迫不得已、逼上梁山”的话,那么下面将要讲述的两个问题则是少数导师和研究生们“积极主动、有意为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4112-927536.html

上一篇:第十章 学术期刊是什么
下一篇:第十三章 日渐庞大的科研大军
收藏 IP: 124.64.239.*|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