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医学科普:“酸性体质论”是伪科学

已有 3511 次阅读 2016-6-22 08:17 |个人分类:医学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大家不要去相信网络广告、市场推销的所谓的碱性保健品、碱性食品,都是骗人的,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日常生活,应该有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身体自然就会健康。身体不舒服,有病就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

 所谓“酸性体质论”,就是近年来广为流传的一种伪科学学说,该学说认为,体质的酸化是百病之源,无论是癌症,还是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都是由于多吃了“酸性食物”导致体质酸化引起的,而所谓“酸性食物”范围之广之常见,绝对可以吓你一大跳:鱼、肉、米饭、酒等人类的主副食品,很多都被说成是酸性的。尤其是中国人的主食米饭,更被渲染成“酸性食品”的典型代表,它也就变成了致病的罪魁祸首,从而几乎可以引起全社会的恐慌,凡了解此论者差不多人人自危。如果人们真的相信此论,按该理论的说法来指导其日常饮食,那才真正将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其实所谓“酸性体质”能够致病的说法,纯粹是在玩弄概念。按照据传是最早抛出“酸性体质论”的梁某某的说法,人体pH值必须维持在7.4左右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倒算他说对了,但却是一句废话,因为正常人体液本身就呈弱碱性,pH值就在7.4左右。在日常生活中,你想要让它变成6.8你也没这本事,哪怕你天天吃的都是所谓的酸性食物!因为人的体液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他自己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所以无论你摄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H值是基本不变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酸性体质”,这是中学课本里就已经提到了的。一些人之所以相信“酸性体质论”,我想或许是因为许多人听说过有“酸中毒”的说法,但其实那都是某些严重疾病导致的后果,而不是无缘无故由饮食能引起的,这是典型的“倒果为因”!而且,顺便告诉大家一句,除了“酸中毒”外,医学上还有“碱中毒”、“水中毒”等概念,这些概念到了某些喜欢标新立异制造耸人听闻的谎言的骗子们那儿,不知又要引起怎样的联想,从而创造出更为惊天动地的谬论来。

  其实,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也都对“酸性体质论”进行过批判,比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癌症研究中心的华人科学家张健经多方论证,并和美国的同行探讨,最后,他说他可以代表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专家负责任地说,酸性体质是一个造出来的概念,纯属子虚乌有!

  如果有人迷信“酸性体质论”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因为如果一个人受“酸性体质论”的影响,严格按该理论提出的碱性食谱来安排饮食的话,那时间一长,必然导致营养失衡,从而可能疾病缠身,因为人体是必须各种营养平衡搭配,才能够保持健康体质。

  1、不熬夜:如果晚上超过凌晨1点还不睡觉,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就不是依靠所摄入的食物所供给的了,而完全是由身体分泌的各种激素所支持,这时内分泌的代谢会产生很多毒素,致使体液环境变酸。

  2、不吃宵夜:通常在晚上8点过后再进食就称之为宵夜。因为人体在晚上的代谢能力会降低,且很多器官都已经进入休息状态,所以会导致食物停留在胃肠系统中,逐渐变酸、发酵,并产生毒素,而使体质变酸。

  3、吃早餐:人体在凌晨4点半的时候,体温会达到一天中的最低点,此时血液循环的速度也是最慢的,如果睡得太晚又不吃早餐,人体得不到充足的能量补充,血液循环的速度会变得更慢,使人体处于缺氧的状态,体质变得更坏。

酸性体质  4、多吃粗粮:精致的食物会加速胃肠的老化,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粗粮的好处,但对于缺乏运动的上班族来说,距离粗粮还是有点远,长期进食精致的食物会加速胃肠功能老化、衰退,会经常出现便秘等状况,致使所进食的食物都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体质也逐渐变坏。

  5、摄取正确比例的酸碱性食物:人体中含有大约80%的碱性物质和20%的酸性物质,因此最健康的饮食方式,是摄取80%的碱性食物和20%的酸性食物,其中80%的碱性食物,是由60%的蔬菜和20%的水果构成,而20%的酸性食物,则以蛋白质及淀粉类食物各占10%构成。

6、呼吸空气负离子,负离子是唯一能够消除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生物体的自然要素。对于恢复碱性体质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3]

http://baike.sogou.com/v1665231.htm?fromTitle=%E9%85%B8%E6%80%A7%E4%BD%93%E8%B4%A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986069.html

上一篇:酷暑中的图书馆
下一篇:麻醉觉醒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收藏 IP: 114.111.167.*| 热度|

3 郑小康 王号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