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替代计量学用于科学评价的利弊

已有 2498 次阅读 2014-9-24 11:43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替代计量学用于科学评价的利弊

这篇文章能看出社会媒体评价科学家学术影响力的利弊。

科学家呼吁借助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


 

图片来源:MARTYN GREEN

今年夏天基因学家Neil Hall掀起了一股网络风潮,他提出一种“卡戴珊指数”或称K指数,即对一位科学家的推特粉丝数量进行比较。该指数以真人秀电视明星金·卡戴珊命名。现供职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的Hall表示,该指数较高的科学家应该“离开推特”,写更多的论文。

但Hall发表在《基因生物学》上的文章点燃了批评风暴。谁是科学界的卡戴珊?Hall的考证公平吗?虽然Hall拒绝提供任何个人的K指数,但《科学》杂志编辑了50位社会媒体平台粉丝最多的科学家名单以及他们的学术引用数字,并利用谷歌学术提供的数据计算了他们的K指数。

跟识别“科学卡戴珊”不同,前50名列表显示,大部分推特科学之星花费了大量时间在科学传播上。对他们而言,推特的流行能放大其在公共外延方面的努力。一个恰当的例子是美国纽约海登天文馆馆长、科学电视节目“宇宙:时空之旅”主持人Neil deGrasse Tyson。拥有超过240万粉丝和不到200条学术引用,这位天体物理学家无疑是推特科学名人之首,他的K指数也最高。但没有人会认为他的推特名望毫无根据。

尽管该指数以女性名字命名,但《科学》的调查发现推特上的女性科学家很少,Hall在其评论中也有这样的暗示。在这50位推特科学之星中,只有4位女性。南伊利诺伊大学天文学家Pamela Gay有1.7万个粉丝,位居第33位。她表示,该结果并没有让她感到惊讶,女性科学家在网络中也更可能面临性别歧视者的攻击,这会阻挡她们分享信息。“有些时候,你会对‘为何你这么丑’和‘你真性感’等评论感到厌烦。”

调查结果还显示,推特明星们也没有被研究成果拒之门外。许多人有数千条学术引用,其中7位还出现在最近两个基于引用次数的有影响力科学家的排名中:2014年汤森路透高度引用研究人员名单和Scholarometer前100作者排行。即便如此,大多数高产科学家没有使用推特。《科学》从Scholarometer排名中随机抽取了50位健在的科学家,并在推特上进行搜索,结果只有1/5的科学家有可识别的推特账户。

Scholarometer名单中排名首位的化学家、西北大学的Chad Mirkin认为,使用推特会浪费宝贵时间,他更喜欢把精力用于阅读和撰写科学论文上。“许多社会媒体是将时间用于夸大个人成就。”Mirkin说,他注册推特仅仅是为了保存儿子的网球成绩。语言学家Noam Chomsky也再三批评社会媒体会削弱严肃的公共话语。

那么为何高引用同时也是推特之星的研究人员选择花时间在社会媒体上?斯克利普斯研究所遗传学家Eric Topol(排名17;44800个粉丝)表示,他曾经认为社会媒体平台只是像明星八卦一样的“无聊东西”。2009年,他在TEDMED会议期间开始使用推特,将其作为评估自己演讲反响的工具。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始于浏览推特,查看新闻和自己领域内值得注意的研究。一天中,他会数次查看推特,晚上也会花10~20分钟浏览。“这实际上可能是我花在了解世界科学和医学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最有价值的时间了。”Topol说。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Daniel Gilbert(排名36;15500个粉丝)将推特视为其他公共扩大服务的自然延伸,包括主持公共广播公司的科学纪录片。对于他而言,推特是连接全世界对幸福心理学感兴趣的网民的虚拟教室。“它是另一种教学工具。”他说。

跟Topol类似,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Jonathan Eisen表示,一开始并不是一个推特迷。作为开放获取和交流的热心者,Eisen常参与科学讨论区。2008年,这位微生物学家注册了推特账号。Eisen也固定使用推特浏览新闻。“1分钟里,我能浏览数百个推特帖子。”他每天花费5分钟到8小时在推特上,包括整理博客。

Eisen表示,坚持在推特上发布其实验室的信息帮助他吸引了研究生以及两笔科学传播经费。他提到,活跃在社会媒体上甚至可能有助于研究经费申请。但推特的自发性也能导致出乎意料的结果。Eisen在推特上直率的批评让他在学术会议上遭到反咬。“你可能像一个怪人、一个白痴,或两者皆是。”他说。

Eisen和其他人还将推特作为新点子和研究的众包平台。Topol表示,推特上的“网络爬行大军”能带给他最新最值得注意的医学研究。另外,Hall表示:“我并非指责那些粉丝数量多的人,我批评的只是用它来作为研究的衡量标准。” (张章)

 

中国科学报》 (2014-09-24 第3版 国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9/304077.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830392.html

上一篇: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文献计量分析比较(1996-2013年)
下一篇:2014年诺贝尔奖预测 DNA纳米技术
收藏 IP: 122.70.220.*| 热度|

2 杨正瓴 陈凯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