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高级科普:首例人造生命的诞生是喜是悲?

已有 2507 次阅读 2013-5-20 13:21 |个人分类:科普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

 

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在美国诞生

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并将它命名为“人造儿”。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http://t.itc.cn/fHfs9

  面对美国首例人造生命的诞生,国际舆论也在引发着一轮强烈讨论:这是冒然打开潘多拉魔盒?还是一个新时代到来?

  英国牛津大学的伦理学教授朱利安·萨乌莱斯库认为:凡特推开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基础的那扇大门———窥视生命的本质。他直接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生命,这让人有些担忧。

  还有一些人担心这种技术未来如果被居心不良的人用于制造生物武器,造成恐怖威胁怎么办?环保组织“地球之友”成员埃里克·霍夫曼表示,必须确保相关的法规到位,防止滥用新技术。

  美国科研小组这个新成果,它的突破性到底在哪里?刚才报道中也讲到了这种争议性,我们该如果认识这样一个新成果?是喜是悲?我们现在马上连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焦仁杰。

  主持人:首先我们想知道,您知道这则新闻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焦仁杰:以往没有这样的科学研究被报道过,这肯定是第一次报道。

  主持人:有报道说:2008年,也是这个科研小组率先宣布,制造出合成细菌基因,但没能操控细胞。您能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新成果的突破性在那里吗?

  焦仁杰:简单来讲,他们把A细菌的基因组放到B细菌里,使得这个细胞能存活并且分裂出来,能长起来。

  科研人员说:“这是第一个人造细胞”,但是,今天各大媒体的解读,基本上都是世界首个“人造生命”诞生,两者之间,是什么关联呢?

  焦仁杰:因为细菌也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所以既然带有人工合成的基因组织细菌能够产生出来,存活下来,能够分裂,就可以说明一个生命形式被他们创造出来了。

  主持人:很多人看到这则新闻后,就联想到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阿凡达》,焦老师,您看过《阿凡达》吗?

  焦仁杰:《阿凡达》有点神乎其神,太夸大其词了一点。其实存在一些风险,包括伦理,奥巴马为什么要求评估这些东西?奥巴马现在的指令就是说,在伦理道德范围以内,以最小的风险去获取做大的利益,这是他的宗旨。

  主持人:还有一个困惑,为什么这一次的科研成果,会在伦理上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呢?

  焦仁杰:伦理可能西方国家更敏感一些,他们很多信奉基督教,生命不管是人还是细菌,都是上帝创造的,而在基督教教义里,人不可能取代上帝,或者去做本应该上帝做的事情,所以说,这相当于创造了一个生命,而创造生命只有上帝可以做,这一点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一点,我觉得可能延伸到的是,从目前的社会知道的,生命是一步步进化来的,所以既然现在简单的生命可以被创造,人类社会将来有一天也会被创造,但是就我目前的理解,这不知道还要多少时间,所以潜在的伦理问题肯定是存在的。

  主持人:那么,这个科研成果对于我们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焦仁杰:举个例子,比如他现在可以改造基因组,可以制造生物,这是往坏处想。往好处想,他可以合成一个他想要的基因组,放到某个被掏空的细菌里去,制造他想制造的任何东西,好东西比如说能源。潜在的利益和可能的应用性是非常广大的。

  其实,我们想说,任何一个科学上的发现也好,发明也罢,只要我们善用它,带给我们的就一定是进步,就是值得庆祝的好事情!

 

 

 

科学家成功将成人皮肤细胞转化成胚胎干细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5日报道,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和俄勒冈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ONPRC)的科学家已成功地将人类皮肤细胞重组为可在体内转化成任何其他类型细胞的胚胎干细胞。
 
发表在5月15日《细胞》杂志网络版上的此项最新研究成果是对之前干细胞研究的继续深化。2007年,科学家曾将猴子的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胚胎干细胞。

 

5月16日出版的《细胞》杂志上的论文中,科学家表示,去除人体卵母细胞内包含DNA的细胞核,然后将这些细胞与胎儿皮肤细胞或8个月大婴儿的皮肤细胞融合,产生出的胚胎携带着来自皮肤细胞的DNA。之后科学家能够使用这些胚胎衍生出胚胎干细胞,理论上这些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这个婴儿的所有类型的细胞。这一新技术与1996年制造克隆羊多利的技术相同,意味着人类距离克隆人又迈进了一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8049.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691727.html

上一篇:学术报告:降脂治疗不达标主要障碍是什么?法国专家Farnier
下一篇:科学网大学的可行性再论证
收藏 IP: 222.35.21.*| 热度|

1 戴德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