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义满天下——与王振义院士面对面”报告会。 会场坐的满满当当,14:00正式开始。
1、想当年,选择医学专业,是因为钱多,社会地位高,待遇好。 2、后来报考了医学院,读书很用功,当年的条件没现在好,法语课根本没课本,上课速记,回家用打字机打下来,再印给同学。基本年年考第一。 3、有一年估摸着自己是第二,但教务算出来是第一,于是乎,跑去找教务老师,让她再算算,一算啊,变第二了。他管这叫诚实的考验。 4、大二那年,与夫人邂逅。 5、帮夫人补习法语期间,两人暗生情愫,这一恋爱,结果大四有门功课考了60几,后来他觉得有压力了,又回归正道。 6、当时有人给他夫人介绍对象,是个银行副行长,夫人还是选择了这个比自己小3岁的大褂书生。王说,当时他明白,夫人选择了自己,自己就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7、就在毕业一年后,他俩喜结良缘,一直互帮互助,相互谅解。夫妻俩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8、前些日子老伴离开人世,他在家听哀思的音乐来追忆。他说人啊对于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恋爱也好,要一个方向一个心。 9、都说医学是靠记,他就用两个方法:1、忘了就再记。2、联系实际地记。当时他祖母患伤寒,家里叫了当时中山医院的一个医生来看,那医生一手拿着书,一边看他祖母的病情。王说:这就叫理论联系实际。 10、喜欢边听音乐(高雅音乐)边看书,说这样有利于记忆,音乐能让自己平静 11、是个顽皮的人,在瑞金医院当工会副主席时,会跟领导争取奖金 12、对于现在的医疗改革,我们还是要不断地提出我们合理的意见,让合理的制度更加完善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收入 13、收红包,是怪现象。 14、不是个书呆子,曾经是瑞金医院兵乓球冠军。 15、当时都是前3名才能留瑞金的,所以奠定了一些科室发展比较快。 16、他说自己得到国家最高科技奖,靠的是机会。 17、机会是来源于两个不断:不断端正思想行为,不断提高专业知识。 18、他是在72岁学习电脑的。 19、现在还在瑞金临床工作,是为了过老年关,不让知识退化,还能帮助年轻人。 20、这次的最高科技奖有500万奖金,450万是要交给单位的,50万是自由支配,他已经把参与一起研究的人员,按劳分配奖金,说这样心里踏实,要分清个人和集体的利益。 21、人不要想一步登天,是需要时间的,知识是积累起来的。 22、自私是人的本性。怎样从原我到自我再到超我,是人一生的追求。 23、勤奋工作,不要以为多做事就吃亏了 24、多问一个为什么。 25、人要有自制力。他喜爱吃肥肉,但是他吃了一块就不吃第二块。 26、我有幸生长、成长、成业在这片土地。 27、当年我是领导团队前进,现在是我跟着团队前进 28、自然规律,人都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500万这样分,心平 |
王振义:450万用于学科建设,50万归课题参与者共有 |
|
王振义:450万用于学科建设,50万归课题参与者共有
87岁的王振义院士上周五刚刚赴京捧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9日便来到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作为科学家,王振义将一种恶性白血病细胞奇迹般地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使之“改邪归正”;作为老校长,王振义告诉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医科生们,他这一生就是跟自己对着干的一生,从本为名利到无谓名利,始终择善而从。
“国家最高科技奖”本是一个个人奖项,但很多人还是关心高达500万元的奖金归谁?
王振义在济济一堂的师生面前,直言相告:500万元中,450万元归上海交大医学院,把钱花在血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还有50万元,是相关课题、项目参与者共有的。王振义当场对院校领导说,参研人员中还有中山医院一位教授,遗憾的是他已过世。因此,王振义已将这位教授的那笔奖金托付其生前单位。“正确对待每一位合作者,我的心就平了。”
这早已不是王振义第一次分配奖金,他一直坚持这样的集体至上原则。即使早年拿到以美元结算奖金的国际奖项,即使当时的外汇是那么“值钱”,他也照样如此行事。
王振义坦言,自己年轻时从医的原因有二:一是医生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二是医生钱赚得多,待遇不错。追名逐利也许是人的本能,就连青年王振义也未能免俗。然而,60多年的从医生涯,让王振义把自己的原始动机克服了。
他有一套理论:“原我”—“自我”—“超我”。原我,就是本性,可能是不善的,甚至恶的。王老笑言,这就如自己从小自私,好吃的要先吃、多吃,就如自己出于名利双收的目的考上医学院。但他这辈子都在与“原我”作对,不断改造自己,端正自身思想和行为,变“多为自己想”为“多为别人想”,逐步发展出一个真正的“自我”。历经数十年积累,王振义一次次地发现病人经他治疗起死回生,也一次次地发现“自我”,渐渐领悟医生绝不是追名利的职业,而是这个世界上最仁爱的职业。
当然,比“自我”更高的境界是“超我”,对于医生,那就是为病人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有外国名医做到了,但我并没有做到。”
“我的一生就是管好自己的一生。”王振义用了最通俗的例子说明,从小事开始“管好自己”并不难,就像他自己很喜欢吃肥肉,但吃了第一块,就决不再吃第二块,因为做医生的他知晓高胆固醇对健康不利。
可事实上,许多时候“管好自己”很难。从“名”来讲,科学家总要碰到论文署名的问题。曾有一篇重量级学术论文,从544例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验证王振义提出的血癌细胞诱导分化理论,课题组都希望王振义的名字出现在“第一作者”位置。但王振义坚持课题执行者应署名最前,其他人都不赞同,最后王振义干脆不署名。
对于“利”,医科生们问得多的还是医生收入问题。王振义表示,医生收入是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关键在于认清从医的本义,他把自己的经历概括为一句话:一个方向一个心,一种药治好一种病,“在主方向上不分心,我的方法才治好多种白血病中的一种”。王振义毫不避讳地说,医生“收红包”是这个社会环境下的怪现象,有些医生忘记了传统的从医誓言——要拿出时间为穷人看病,分文不取。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曾得到王振义实习指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说,“一门三院士(指老师王振义,学生陈竺及陈赛娟),这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慧眼识珠:王振义教授如何培养出部长学生?师生三人院士
卫生部部长陈竺无疑是一个幸运者,因为他喜逢了他人生中的贵人-----恩师王振义教授,不仅在学业上获得突飞猛进而且在事业上得到老师的推荐重用,从而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掌门人。
《新京报》:今年已86岁高龄的王振义认真而不失幽默。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十大高发肿瘤之一,在儿童和青壮年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临床最为凶险的一种类型,缓解率低,死亡率高。“白血病是"杀手",而我是"杀手"的"杀手"。”王振义说。从江西上山下乡的一个知青到瑞金医院跟王振义一起进修。王振义觉得这个青年学习勤奋,各方面才能都比较好,“我鼓励他考我的研究生。”这个青年就是现在的卫生部部长陈竺。陈竺不负王振义期望,以总成绩第二、血液学专业成绩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了王振义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学校。很快,陈竺由主治医师升到教授。当时有人跟王振义说,这样太冒险了,之前没有这样的做法。王振义回答说,“我不管他们,(陈竺)到了这样的境界,就应该把他提拔上去”。1984年,陈竺毕业留校后三年,王振义力荐他跟妻子陈赛娟赴法国留学。陈竺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进修,主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白血病研究,并最终获得了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陈竺学成回国后,又回到了王振义身边。当时王振义已组建了上海血液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陈竺回国七年后,王振义决定让贤,让陈竺担任所长。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曾得到王振义实习指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说,“一门三院士(指老师王振义,学生陈竺及陈赛娟),这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看来王振义教授不仅应该获得国家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而且应该获得国家的最佳导师奖。如果我们的导师都能象王振义教授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乐于栽培学生,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具有相当水平的人才,那么我国现在的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都会呈现出相当乐观的局面。我国有句古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说徒弟往往会因为获得师傅真传而超越师傅,如果是遭遇品行不佳的徒弟,那么师傅就会承受“饿死”的恶果。因此,从古以来我国有作为的师傅在培养弟子时就有意无意地要保留那么一手,在看到不可靠的弟子时甚至“假传万句话,不传一句真”,这样才能避免自己“饿死”的悲惨命运。王振义教授如此器重陈竺,一方面说明王振义教授胸怀宽广,另一方面说明陈竺本人品行甚佳,被恩师认为是一个安全可靠的人。试问:如果是遇到把自己老师都要打到推翻的文革小将,王振义教授还能如此放心吗?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加紧努力,在学生的良好的品行习惯养成教育上狠下功夫,让他们成为可靠的接班人,而不是当面说好话、背后下黑手的危险人物。我们看到现在一些人的表现,着实让人担忧。他们啃老吃老,不孝敬长辈,不尊重师傅,这样的人安全可靠吗?
在师生之间,我们应该坚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突破权威但不打倒权威,不断改善双方的关系,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主人还不够,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广大民众的明主。我们看到现在一些人先富起来后,自己大富暴富,但是却不懂得回馈桑梓、不懂得感恩母校,这样的人安全可靠吗?更有的官员一旦飞黄腾达就马上翻脸不认人,对待自己父母不孝,对待自己老师不敬,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让人感到寒心。这样的学生安全可靠吗?因此我们应该促进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先富起来的人走共同富裕道路,把学生培养成安全可靠的明主,这样我国教育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王振义教授和卫生部长陈竺之间的师生情谊值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界思考:我们应该不断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变得安全可靠,让老师变得胸怀宽广,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达到应有的境界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振义为卫生部长陈竺恩师
|
现在,王振义最重要的工作叫“开卷考试”,由临床医生提出难题,他查阅中外文献,和学生们一起交流,教学相长。新华社发 |
今年已86岁高龄的王振义认真而不失幽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严肃说,“和王老师打交道20多年,他对学生好,对病人好,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而王振义则跟周围人介绍说,“我们书记,严肃,真的很严肃。”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十大高发肿瘤之一,在儿童和青壮年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临床最为凶险的一种类型,缓解率低,死亡率高。“白血病是"杀手",而我是"杀手"的"杀手"。”王振义说。
一次惨败
攻克顽疾壮志成空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在上海。他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就习惯刨根问底,凡事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在姐弟八人中,他是个很好学也很会玩的孩子,溜冰、“造房子”、打乒乓球、踢毽子、打“墙球”样样喜欢,但严厉的父亲对他责备甚少。
1937至1942年,他在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念完高中,免试进入震旦大学,在“医生是一份崇高职业”的思想及家庭支持的情况下,王振义选择了学医。他事后解释说,之所以选择学医,一是因为当时可以免试进入震旦大学,而震旦大学的医学系比较好;二是因为父亲希望家里能有个人学医,“最重要的是,当上医生以后可以帮助很多人,社会地位和收入也是比较高的”。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前茅,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担任住院医师。1952年医院院系调整,由大内科趋向专业化。他当时想着血液病比较简单,就是“拿个显微镜看一下细胞怎么样,就可以诊断了”。
但这个“简单”的疾病非但不简单,反而最复杂。不过他仍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血液病领域,王振义最先接触的是止血与血栓领域,他建立了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并发现轻型血友病,这解决了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1959年大跃进,王振义经历了从医生涯中最大的惨痛。他回忆说,当时作为年轻人,有雄心壮志,又不甘落后于人,也提出三年之内攻克白血病,但“实践告诉我们,并不是这么简单”。
当时医院领导专门给王振义一个病房来收治白血病人。那一年,这个病床收治了差不多60个病人,“最后这60个病人全部都去世了。”
这是王振义第一次正面遭遇白血病,以惨败而告终。面对这个残酷事实,王振义意识到,光有雄心壮志还不够,必须一步一步来研究。他决定从止血和血栓领域的研究转向对白血病的研究。但正当王振义踌躇满志的时候,组织上一纸调令将他安排到校本部从事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直到1978年才重新回到临床研究。
一双慧眼
巅峰时刻让贤学生
回到临床岗位后,从江西上山下乡的一个知青到瑞金医院跟王振义一起进修。王振义觉得这个青年学习勤奋,各方面才能都比较好,“我鼓励他考我的研究生。”这个青年就是现在的卫生部部长陈竺。
陈竺不负王振义期望,以总成绩第二、血液学专业成绩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了王振义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学校。很快,陈竺由主治医师升到教授。当时有人跟王振义说,这样太冒险了,之前没有这样的做法。王振义回答说,“我不管他们,(陈竺)到了这样的境界,就应该把他提拔上去”。
1984年,陈竺毕业留校后三年,王振义力荐他跟妻子陈赛娟赴法国留学。陈竺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进修,主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白血病研究,并最终获得了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陈竺学成回国后,又回到了王振义身边。当时王振义已组建了上海血液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陈竺回国七年后,王振义决定让贤,让陈竺担任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沈志祥说,实际上王振义在白血病方面的研究刚刚达到高峰,国内外同行开始认识到他对白血病的贡献,“你完全可以不要退的嘛,没有人要求你退,大家都承认是你。”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曾得到王振义实习指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说,“一门三院士(指老师王振义,学生陈竺及陈赛娟),这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王振义说,人生就是个抛物线,任何人都有上升、高达高峰和下降的阶段,“当你的工作在顶峰的时候,你就要考虑下来。”
一项成功
治疗方案福泽全球
1978年返回临床后,王振义潜心研究白血病治疗。当时对于血液系统的肿瘤来说,主要是通过化疗来治疗,但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毒副反应很大,会加剧出血,从而导致早期死亡。
王振义总爱举溥仪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研究白血病治疗方法的思路:就是要把溥仪改造成有用的人,“要把坏的变成好的,这是有可能的”。他在文献中查询到,以色列科学家证明白血病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逆转,分化成熟变为正常细胞。同时他也获知国外学者曾用一种13顺式维甲酸分化诱导剂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两种“火花”在他这里相碰撞,他决定按这条路走下去。
1985年,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五岁女孩小怡君被送到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景虹回忆说,“当时出血非常严重,感染也很重,几乎可以说是奄奄一息了。”
这时候王振义提出一个新方法,“我们就问她妈妈,能不能试试这个药?我们知道它没有毒性的,而且体外已证明是有效的。”这个方法就是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当时在国际上是独创的疗法,但从未在临床上应用过。
小怡君开始接受王振义提出的治疗方法,但当时王振义的治疗方案还是遭受了极大压力。当临床医生跟他说,病人的白细胞高了,但坏细胞变成好的了。“我说就蛮好嘛。这么一来,我们就大胆地敢用了。”王振义放下心来。
一个月后,小怡君的病情完全缓解,如今这名患者已30岁,健康活泼并正常工作。她也因此成为国际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第一人。
很快,这种疗法便在临床上全面使用,并在全国乃至国际推广。王振义说,“当时只有中国有这种药,法国要用这种药,就要留学生赴法留学时带过去”。
随后的数据显示,1992年,中国报道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544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84%,1993年,法国报道APL54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91%,1995年美国报道APL 79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86%,1995年日本报道APL109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89%。中国的医学惊动了世界,1996年6月15日,王振义因此获得凯特林金质奖章,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一种情操
清贫牡丹淡泊明志
86岁的王振义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半天,并在每个星期四进行由他主讲的半天教学查房,“年轻人给我出题目,这个礼拜要解决一个什么病人,什么问题,一个从前很少见的疾病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它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开卷考试"。但一个老年人难道脑子里面就有这些东西吗?我换了一个脑子就有了嘛,电脑里面。”王振义说。
他从70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现在已能在网络上自由搜索,还能自己制作用于演讲的PPT。
1996年王振义被授予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获得100万元的奖金,他把绝大部分钱资助了血液学基础研究,但他拒绝了以自己名义设立血液病基金的建议。
王振义所开创的APL方案目前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且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使得APL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王振义很喜欢一幅画叫《清贫的牡丹》。他说,这幅画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自我约束力,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事业看得很重,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
奖项解读
奖项突出农医
昨天的科技奖励大会上,共有356项(人)获奖。获奖科技项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技改善民生”,更多体现在医学领域,除了获得国家最高科技成果奖的王振义来自医学领域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肠功能障碍治疗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农村高血压流行趋势及低成本综合干预预防脑卒中(脑中风)的研究也获得国家科技项目二等奖。
农业领域有三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别是“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语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和“国家粮食储备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今年获奖数量比前三年的平均数增长了20%。
原始创新一直是国家科技奖励最受关注的亮点,“钞票对印技术”项目率先攻克了国际上雕刻凹印两面对印的世纪难题。
历年得主
2009年
谷超豪(1926-,数学家)
孙家栋(1929-,航天专家)
2008年
王忠诚(1925-,神经外科专家)
徐光宪(1920-,化学家)
2007年
闵恩泽(1924-,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1919-,植物学家)
2006年
李振声(1931-,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5年
叶笃正(1916-,气象学家)
吴孟超(1922-,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2003年
刘东生(1917-2008年,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
王永志(1932-,航天专家)
2002年
金怡濂(1929-,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2001年
王选(1937-2006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黄昆(1919-2005年,著名物理学家)
2000年
吴文俊(1919-,数学家)
袁隆平(1930-,杂交水稻之父)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郭少峰
2010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4日在京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获此殊荣。15日,活跃在中国医学界的王振义的学生们齐聚上海交大,向恩师表示祝贺。
现年87岁的王振义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名噪国内外血液学领域。他首创全反式维甲酸疗法治疗白血病,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难关。目前,世界各国都先后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效果,在法国、美国、日本等地,治疗后完全缓解率均超过86%。这也是20多种白血病中,唯一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在15日的庆祝大会上,王振义在致辞中说,“我的成就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方向、一种药、一种病。40多年前,我就立志要攻克白血病。现在我只成功治疗了一种,还有20多种没有攻克。”
“过去,我领导着一个团队,现在我要跟着我的团队继续努力,在攻克白血病的道路上奉献余生的力量。”王振义的一番言辞,让在座许多人掉下了眼泪。
王振义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也是一名成功的教育家。60多年来,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血液学专家。他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开卷考试”。他和学生各自考察病人病史,并翻阅世界最新研究,最后再一同交流分享。许多学生在都提到这个教学方法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现任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深情地回忆了刚刚考取研究生时,王教授教他查资料的情景。1978年,王振义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这个“中专生”为自己的硕士。
王振义的学生还为恩师准备了礼物。一幅是学生手绘的素淡牡丹;另一幅画着一棵茂盛的大树,密密麻麻的学生照片,围绕着他们的恩师。
陈竺说,转化医学是通过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通道,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实际患者提供的真正治疗手段。中国将推行转化医学成果与公共政策结合,让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截至去年底,已有3000多例农村家庭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得到免费或高额报销治疗。今年起,急性白血病的大病保障将从试点走向全国推广。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media_span_url('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1/15/content_192217.htm?div=-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404782.html
上一篇:
今日临床证据 EvidenceUpdates for: 1/14/2011下一篇:
祝贺科学网新系统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