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仲景与冬至吃饺子的传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857816127639005&wfr=spider&for=pc
张仲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0%E4%BB%B2%E6%99%AF/66566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那年告老还乡,正是冬天,寒风刺骨,雪花飘飘。
他走到白河岸边,看到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
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冻坏了,他心里很难受。
张仲景一到家,登门求医的人很多,虽然很忙,可心里总挂念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
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盘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开了张,
给穷人舍药治冻伤。
舍的药叫“祛寒娇耳汤”,是将羊肉、辣椒和—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好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
娇耳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发热。
天天如此舍药,一直舍到年三十,人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大年初一,人们过年,就照着娇耳的样子做起过年的食物。
有把这种食物称“娇耳”的,也有叫“饺子”的,还有叫“扁食”的。
唐代墓葬中出土数个“饺子”
“祛寒娇耳汤”—东汉名医张仲景发明“饺子”
考古发现:195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编号为301号的墓中,出土3个灰陶小盌,盌中各置一只饺子。饺形如月牙,长约5厘米、腰宽1.5厘米,皮是麦粉做的,与现代所吃的饺子完全一样。1989年,在对阿斯塔那墓地再次发掘时,从一座墓中又发现了水饺。
唐墓葬中出土的“饺子”
饺子,古人视之为小吃,归为“点心”类食物。据《酌中志》记载,明代,正月初一宫中要“吃水点心”。
据考,饺子的出现晚于面条。民间一直传,饺子原叫“娇耳”,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发明的,他最早用“祛寒娇耳汤”御寒防病。在张仲景生活的年代人们确已吃饺子,1981年从重庆忠县涂井崖墓出土了一件陶庖厨俑,俑面前的案上便有“饺子”。
但汉魏人并不把饺子称“娇耳”,而称“馄饨”。隋唐时,馄饨的形状更接近现代饺子的形状,多做成“偃月”状。除了“馄饨”一名外,唐人还称水饺为“牢丸”,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中便提到了不同做法的“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
到了宋朝,“馄饨”与“饺子”才被区别开来。根据形状,宋人将饺子称为“角儿”或“角子”,宋周密《武林旧事》中便提到了“市罗角儿”、“饧角儿”等诸种饺子;因为饺子是扁状,有的地方又称之为“匾(扁)食”。
元明时人们仍习惯称饺子为“角儿”。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聚珍异馔》便记载了当时宫中流行的“水晶角儿”、“酥皮角儿”、“撇列角儿”、“时萝角儿”等多种饺子。到明朝,“水饺”、“饺儿”叫法被接受,明张自烈《正字通》“饺”条称:“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
明清时人们食饺之俗与今天已无不同。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饮食类二》“饺”条称:“蒸食、煎食皆可。蒸食者曰汤面饺,其以水煮之而有汤者曰水饺。”
值得注意的是,在角子成为“饺子”后,饺子被赋予了更多的民俗学意义,兴起了立秋、立冬、过年吃饺子风俗,取“时节交替”、“更岁交子”之意。(原文刊于《北京晚报》2016年3月24日第38版)
http://www.kaogu.net.cn/cn/kaoguyuandi/kaogusuibi/2016/0325/5338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15078.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