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诗书画唱 立春 元宵节

已有 1363 次阅读 2023-2-4 14:04 |个人分类:画作学习|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華夏文學天地】元宵节诗词合集||2023年第258期(总第1298期)

https://k.51vv.com/v/N3lZ19Ge?shareUserId=994189206&vpian_wxuserid=994189206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万人空巷看花灯

长城内外舞龙狮

大江南北锣鼓敲

鞭炮烟火礼花弹

汉船歌舞踩高跷

元宵晚会看直播

游园逛街猜灯谜

华夏太平今盛世

民富国强看今朝

万民开心庆佳节

千家快乐闹元宵


【 诗词方舟总1740期】元宵节特刊

https://mp.weixin.qq.com/s/Jip2RuTP9qJqy1tHAP884A



春满人间天渐暖,

元宵佳节庆团圆。

千家万户吉祥伴,

万事如意幸福年。

年年今日庆佳节,

岁岁今朝阖家欢。

祝大家元宵快乐!



     立春随笔

岁岁立春岁岁春,

年年今莅年年新。

朽株枯木东风拂,

唤醒萌芽茂二轮。


寒山雪化河融冰,

缕缕东风杨柳春。

草木葳蕤蓬气旺,

盎然万物适机生。


万紫千红总望春,

百花齐放时来临。

每年此日兴荣后,

大好河山万象新。


我欲因之催醒悟,

突然猛省犹知春。

萌萌潜物蓬蓬起,

倦倦冬藏旺旺生。


一年四季又开头

春夏秋冬似水流

美好时光人努力

和谐心理事无愁

精工书法诚心赏

美玉品格正道修

万物复苏逢好运

兴家利世美名留



墨海扬波诗词 | 2023年第3期总221期

https://mp.weixin.qq.com/s/DK6ku2j7bRayPTlcKlU9Cg


七绝《癸卯年立春节气感怀》十二首


文/辉叔(许日辉)

(一)

一年伊始立春迎,

嫩了林间鸟已鸣。

更是逢君思故里,

梅花落尽柳芽萌。

(二)

卯送东风又立春,

瑞阳开泰福星臻。

红梅绽放邀桃李,

沃野青山逐日新。

(三)

兔携新福破寒来,

却待桃花十里开。

瘦柳芽萌江水绿,

人间更喜立春回。

(四)

寒冬散尽破坚冰,

疫别人间碧水澄。

莫笑东风吹瘦柳,

立春今挂上元灯。

(五)

燕剪田园草色新,

元宵节近瑞临身。

余寒未尽东风暖,

雪落无多已立春。

(六)

立春河暖鸭先知,

胜日寻芳好运时。

索月寒冬将已尽,

只留年味赋新诗。

(七)

首节立春今日回,

瑞风吹送入瑶台。

新年已喜元宵近,

更有灯花璀璨开。

(八)

寒冬剪破立春归,

绿了田园燕始飞。

淑气和烟催柳色,

东风化雨日生晖。

(九)

瑞兔携香气自灵,

山川异域渐回青。

一窗佳景东风绿,

且立春来入画屏。

(十)

今来首节岁华新,

明日元宵又醉人。

不是初回堂燕过,

一年知喜两头春。

(十一)

东风送暖叩南窗,

绿水铺回锁大江。

兔瑞和烟年味在,

立春回暖且安邦。

(十二)

小燕归来闹几声,

山林又绿鸟先鸣。

立春园里东风事,

姹紫嫣红却有情。


作于2023.02.04.癸卯正月十四日立春


七律 咏春 十首(中华通韵)

晴明三月树缠萝,万朵新花绽满坡。

远望群山呈美景,近观绿水泛微波。

柔风细雨滋田垄,暖日蓝天映柳河。

杏李芳菲香浸院,迎来布谷唱春歌。

春回大地渐芬芳,万物生机喜艳阳。

柳借和风摇翠袖,桃逢旭日亮时装。

村头浅绿遮餐馆,门口淡红过矮墙。

慢步乡间添雅兴,催吾笔赋小文章。

飞扬柳絮叶搭墙,朵朵槐花万树香。

燕聚良家休蜜月,蝶开舞会展霓裳。

山坡畅饮林间趣,路侧闲观田里秧。

昂首放声歌盛世,应时追梦好春光。

千里春光万景奇,纷呈七彩众人迷。

芳园影灿莺吟语,锦树枝繁燕垒泥。

月照梨花鸣候鸟,天融碧水看游鱼。

新歌婉转兴怀醉,浪漫风情我自娱。

阳回大地暖融融,又见三春景色明。

田野秧欢苗露笑,花园朵艳草含情。

枝摇众树飞红雨,柳隐群莺唱绿风。

村水绕门蓝作带,青山对户翠当屏。

小草青青景色殊,微波润岸柳条梳。

花间闲看蝶飞落,林里倾听鸟唱呼。

雨洗污尘生万象,风吹乱影化千图。

春寒已去全无觉,舀取金阳装一壶。

东君昨夜吻乡城,吹醒冬眠万物萌。

解冻澴溪流响韵,垂纶嫩柳钓和风。

层林起舞千山绿,劳燕穿花百卉盈。

最是一年春好处,吟诗潮涌醉骚朋。

日丽风和大地新,门前桃李报知音。

飞来紫燕多添彩,流淌清溪好润心。

莺唱山林惊谷壑,天施澍雨助耕民。

一年复始春为首,圆梦途中人更勤。

细雨轻风飘彩云,枝舒叶展柳堤荫。

山青引进莺成对,水碧招来鸭聚群。

紫燕檐前精垒筑,农夫地里巧耕耘。

百花灿烂城乡暖,春满人间喜满门。

10 

春风一缕柳千丝,七彩纷呈正此时。

蝶绕闲亭迷艳蕊,蜂游曲径恋仙姿。

莺歌燕舞生奇韵,水唱山吟启远思。

我与良朋斟满酒,铺宣醉写杏花诗。


【立春】

文/玉树临风(东营)

又是清风过柳梢,雪地黄花分外娇。

千年李杜今何在,唯有诗词领风骚。


563,登金陵凤凰台

文/李白(唐代)

凤凰台上凤凰游,

风去台空江意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简单说一下这首诗 :

这首诗游、流、丘、洲、愁押韵。

这里(吴宫)指三国时孙吴于金陵修建的宫殿。(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三山)指山名。

字面解释为 :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过,如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空台伴着江水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宫殿以及千花百草,如今都埋没在这荒凉的小径里。晋代郭璞豪华的衣冠冢,如今早已化为丘壑。我站在台上,看见远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江水分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感到非常忧愁。

写作手法为 :

前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风去台空,繁花一去不返,表达作者对时空变幻的感叹。

34句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风流人物进入了坟墓,成为历史的陈迹,意味着作者独特的感叹。

56句写大自然的优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把人从历史的遐想中拉回到了现实当中,感受大自然的永恒。

最后两句,使人想到长安城的现实,暗示皇帝被奸臣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痛。




            木兰花

           立春日作

              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

       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

       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

       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

       不是人间偏我老。

赏析:

《木兰花·立春日作》这首词上片正面写心底抑郁潦倒之情,抒发报国无门之愤;下片换意,紧扣“立春”二字,以醉狂之态写沉痛之怀。全词抑郁之情贯穿始终,而上下两片乍看却像是两幅图画,两种情怀,上片表现一个忧国伤时、穷愁潦倒的悲剧人物形象,下片却是一个头戴银旛、醉态可掬的喜剧人物形象。两片表现手法截然相异,构思布局错综复杂,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喜游桂林山水

  (七绝十首)

     

     诗/廖尚光


     桂林与阳朔


桂林山水胜阳朔,

阳朔风光逊桂林。

不信君来游览赏,

定能纠正古诗文。

       

        漓   江


灵性波滔清见底,

岸边耸立万山奇。

榕荫倒影映峰丽,

竹排带鸟捕鱼迷。


      象鼻山


如山大象爱漓江,

久饮甘泉忘返乡。

不愿离开天降旨,

变成奇景大名扬。


      伏波山


伏波截浪立江心,

怪状岩崖刻字神。

护佑船行游艇过,

灵山自古受人尊。


      叠彩山


风光独特满山花,

朱德题诗隽刻崖。

俯望漓江山水秀,

吾游此景颂中华。


      独秀峰


雄峰独立校园奇,

带字如龙崖刻稀。

上下惊魂心颤抖,

远离丽水独安居。


    九马画山


峭壁光滑呈九驹,

腾空欲跃沐江矶。

数来数去仅八马,

只有神人数得齐。


七星岩与芦笛岩


喀斯特貌展神奇,

万态溶姿相互依。

览胜归来休看洞,

虎龙雄卧不能欺。


    阳朔太阳山


奇山有座太阳峰,

普照光芒常显灵,

游客称奇频赞美,

景观独特展威风。


       刘三姐


丽姐逃亡至桂林,

对歌引起世人尊。

嗓音感动全天下,

引笑神州爱憎民。


古人云;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两句诗有问题。

作于:

2023.2.4。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374831.html

上一篇: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和治疗
下一篇:生物学 医学新论文 8篇 研究主题分析
收藏 IP: 223.72.57.*| 热度|

6 孙颉 郑永军 范振英 杜占池 宁利中 徐长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