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遇到Benjiamin Wiker & JonathanWitt的一本书,A Meaningful World, How the art and sciences reveal the genius of nature,其中一章(Hamlet and the search formeaning)说起猴子写莎剧的事儿。曾经有个著名的“无限多猴子定理”说,足够多的猴子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能写出任何文学作品。例如,写出哈姆雷特的概率是3.4 × 10^(–183,946)。还真有好事者请猴哥一起来做实验。Plymouth大学的同学们在Paignton动物园里给6个Sulawesi 猕猴兄弟备了一台电脑,让他们玩儿一个月。结果他们写出五页东西,可惜我们看不懂:ggg...ggg...ssssss..ssssssssss……
照猕兄的这种玩儿法,他们写出我们能看懂的作品的概率还要小小小……小好多个数量级。原因是,“猴定理”假定猴哥随机写字,每个字母出现的概率相同。遗憾的是,猴哥有心眼儿,任性却偏不随机,他可能写自己的神曲,却不愿重复人的诗篇。关于随机的书,赫尔博斯创建的“巴别图书馆”里的书都是。那儿的书都用22个字母和三个符号(空格、句号、逗号)写成,藏书囊括了那些字符的所有可能组合,从而囊括了文字所能表现的一切,包括古代失传的书,前人想写而没写的书,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写的书,当然肯定也有猴哥的书……问题是,即使巴别馆建好了,书打开了,我们却只能读零星的几本。随机书犹如自然的随机过程,写出来很容易了,读起来却很困难。这时,读书比写书更重要。猕兄的那几页文字,当然也有意义,全凭各自解读。像莎翁的《李尔王》,众人都说好,独有托翁(尔斯泰)用了一串也许随机的词儿来诅咒它:at every step tobe stupid, verbose, unnatural, unintelligible, bombastic, vulgar, tedious, andfull of incredible events, “wild ravings”, “mirthless jokes”, anachronisms,irrelevancies, obscenties, worn-out stage conventions, and other faults bothmoral and aesthetic. (把这一串词儿背下来,留着夸奖其他随机文学。)
随机可能生成有序,动心眼儿反而无聊。就像考试做“客观题”,闭着眼睛能得25分,懂脑筋反倒只有13分。从“劳动”方面看,这有点儿不公平;但从思想方面看,这也许正体现了思想的一个特征。从意识的起源说,它似乎本就是随机演化的结果。我们通过“熵”的变化来判别信息的多少,正是随机思想的延续,也就是猴子写红楼梦的翻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