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孙行者与胡适之与学中文 精选

已有 11560 次阅读 2010-9-14 08:36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华书局新出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卞僧慧编,中华书局,2010年4月),随便翻阅,看到一段“往事”,或能纠正传说,所以“不辞劳苦”抄录下来,还意外生出一点感想。
 
那段往事流传久远,比较通行的版本说的是,1932年,寅恪先生为清华国文考试出题,其中有对对子,有个小题目是对“孙行者”。先生自拟下联为“祖冲之”,而“当时全场仅一人对出”,曰“胡适之”。据说陈先生大为叹服,说凭这三个字,可以随便选清华哪个系。白化文先生专门撰文写这段故事,还指出那个考生即后来的语言学家周祖谟
 
吴小如先生给白先生去信说,陈先生拟的标准答案应为“王引之”,则“对仗极工”,远胜“祖冲之”。
 
1932年8月17日《清华暑期週刊》发表了对陈先生的采访。先生讲了对对子的理由:  
本大学考试国文一科,原以测验考生国文文法及对中国文字特点之认识。中国文字,固有其种种特点……“对对子”即是最能表现中国文字特点,与文法最有关系之方法。且研究诗词等美的文学,对对实为基础知识……
 
……有人谓题中多绝对,并要求主题者宣布原对,余以为并非绝对,因其并非悬案多年,无人能对者。中国之大,焉知无人能对。若主题者自己拟妥一对,而将其一联出作考题,则诚有“故意给人难题作”之嫌矣。余不必定能对,亦不必发表余所对。考生较好之对,惟考卷尚未完全看完,且非经余一人评阅,但可就所忆者发表一二:一年级新生,对孙行者最佳者,当推“王引之”,因王为姓氏,且有王父即祖父之解,恰与孙字对,引字较祖冲之冲字为佳……  
答问时,“考卷尚未完全看完”,还没出现“胡适之”;“亦不必发表余所对”,所以也没说先生自拟的答案。后来所谓自拟答案,大概都是旁人对这段话的演绎或误传。30多年后(1965年),陈先生重提旧事: 
因苏东坡诗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一联,‘韩卢’为犬名,‘行’与‘退’皆步履进退之动词,‘者’与‘之’俱为虚字。东坡此联可称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抑更有可言者,寅恪所以以‘孙行者’为对子题者,实欲应试者以‘胡适之’对‘孙行者’盖猢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此不过一时故作狡猾耳。  
可见先生的答案本就是“胡适之”,白化文先生考证时,似乎没想到检阅过去的文献。
 
对联的事情引起很大反响,如李琦发表在同年8月31日天津《大公报》的文章说,很多人“指摘清华复古”,争论很热闹。其中提到几个题目:孙行者,少小离家老大回,人比黄花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一下真苦了二千考生”。就那场争论,陈先生还给傅斯年写信,从对对子问题转到马建忠(眉叔)的《马氏文通》:“若马眉叔之谬种尚在中国文法界有势力,正须摧陷廓清。”还说  
舍与中国语特点最有关之对子,而更用何最简之法以测验学生国文文法乎?以公当知此意,其余之人,皆弟所不屑与之言比较语言文法学者。总之,今日之议论我者,皆痴人说梦,不学无术之徒。明年清华若仍由弟出试题,则不但仍出对子,且只出对子一种,盖即以对子作国文文法测验也。  
陈先生精通多种外文,比我们更能体会中文与西文的差别。他骂马氏为谬种,看来是不赞成以西洋语法体系来规矩中文。【马氏在写在前面的“后序”里说,“是书也,因西方已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证繁引以确知华文意例之所在,而后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
 
可惜先生的主张没能贯彻下来——后来不考对对子了,如今中小学语文课有没有讲对联或诗词格律的呢?没有吧?大学似乎也没有——因为我见过记者分不清上下联,也见过“文化学者”不懂七律,甚至见过元曲专家在他专著的后记里写的不着四六的“律诗”……
 
我感觉,学一点对对子和格律诗的基本功,能更好体会汉字音形意“三位一体”的奇妙如今语法以词为单位来解析中文,顶多解了一半。所以我们在学校也只学了可以西化的那一半中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362847.html

上一篇:我的艺术史
下一篇:汤川的“眼睛看不见的地方”
收藏 IP: .*| 热度|

25 武夷山 刘全慧 卫军英 赫英 朱志敏 于锋 曹聪 钟炳 杨秀海 吕乃基 赵宇 张天翼 蔣勁松 陈湘明 侯成亚 鲍海飞 唐常杰 柏舟 钟卫 黄锦芳 曹文得 王随继 杨华磊 fansg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