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金钱与幸福六定律

已有 7703 次阅读 2010-4-15 08:15 |个人分类:探讨幸福|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幸福, 金钱, 定律

    最近,从旧书橱里翻出美国魏斯曼博士的著作《金钱与人生》,它在那里躺了起码有10年,我突然要读它的原因,是因为“金钱与幸福”的有关定律,需要在它里面寻找一些依据和素材。没想到,它曾经是西方大众心理学中令人瞩目的畅销书。

    的确,面对着现实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目睹亿万人对于金钱的冲动、渴求、痴迷乃至疯狂,我们不得不佩服魏斯曼博士的高度概括力和得出的惊人结论。他用金钱的“三性”概括了人们巧妙的千变万化的行为模式:金钱的交换性,给某些人逃避人生不道德的快感;金钱的代替性,给某些人实现人生梦想的机遇;金钱的象征性,给某些人消除恐惧,以获得人生的安全感。他分析的结论之所以惊人,是因为他告诉人们:金钱是最令人失望的东西!然而幸福是什么?它与金钱有什么联系?请看看我的《金钱与幸福六定律》。

    定律一:幸福是精神享受,金钱是物质基础。

    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其实任何快乐归根到底都是精神性的。消费所带来的自由快感,舒适所带来的自在安闲,拥有所带来的虚荣满足,哪一样不是精神享受?而今,当“精神”本身开始悄悄地哗变时,它也已投靠到“物质”的怀抱里了。

    有人对幸福最直截了当的理解就是“吃喝玩乐”。吃喝玩乐的核心其实是自我的生理满足,而生理满足的最原始形式和最大强度来自性本能,与幸福感有着最高的相关度。实现了以性本能为主的生理满足,也就获得了最基本的精神愉悦,构筑了人类幸福感的底层基础。

    当然,在充满生存竞争的人类社会中,仅仅生理满足是不够的。人在努力驾驭自己身体的同时,必须学会驾驭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且要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社会要求的目标。通过对现实成功的追求,人的幸福从单纯自我满足的层面上升到了社会的层面。名望、权力、财富使得自我的能量从自我本身延伸到自我以外的世界,这种幸福感可以说是人类特有的。

然而,当一个人在获得了世俗的成功以后,这个人是否就一定快乐呢?大文豪托尔斯泰和大富翁洛克菲勒在达到了事业的顶峰以后,却都想到了自杀,因为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人进入老龄,不管你是否成功,都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挑战。在死亡面前,不管你在世俗生活中有多么成功,依旧会感到如幼童一样软弱无助。50多岁的洛克菲勒在死神面前,决定接受医生的心理治疗方法:把过去赚来的钱想办法回馈给社会。洛克菲勒在随后的40年里成为世界上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他超越了狭隘的“小我”,把自己的生命融汇到对人类文化事业的支持中,同时让自己的精神得到了升华。虽然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成不了洛克菲勒那样的富豪,但把自己生命的意义通过精神的升华而扩展到人类普世的价值层面,“小我”的幸福也就和全人类的幸福结合在一起了。

    以上可以看出,无论在领略哪个层面精神愉悦时,金钱以其交换性的普遍使用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是幸福的物质基础。

   定律二:幸福需要脉冲式变化,金钱导致贪婪性追求。

    人的一生不管追求什么,主要目的是为了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好回答。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简单说,人生幸福不过和三件事有关,那就是:性与自我满足,自尊与自我实现,精神与自我超越。这三件事对应着经典精神分析的三种理论: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论、阿德勒的自卑动力论、荣格的精神追寻论。有人把这三件事物与幸福的关系简称为“3S幸福论”,3S就是:性(sex)、成功(success)和精神(spirituality)。

    然而,幸福是一种精神愉悦,由“脉冲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如果一个人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而没有什么变化,他一般不会感到幸福,甚至会产生麻木和厌倦。但如果一个人本身生活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是他时不时地会有一些起伏变化,比如旅游、探险等,这些“脉冲式”的快乐往往刺激性更强,则能使人感觉到更幸福。这可以用生理学的“兴奋性”来解释,一种刺激持续的时间越长,个体的兴奋性就越低;如果不同的刺激经常轮换,或者同一刺激“一驰一张”,不断调整,也可保持个体的兴奋性。所以,幸福的感觉需要采取“脉冲式”或“轮换式”刺激才能保证。

    对于金钱,则是另外一回事。“致富”的定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因此,致富的驱力不是起源于生物学上的需要,它不能顺应基本的目标,不能满足根本的需求。然而,它有令人陶醉、令人激动和令人疯狂的一面,正如约翰"基内斯所曾经描写的,爱钱是“一种多多少少有些呕心的病态,一种半罪恶、半病理、我们曾战战兢兢交给精神病专家研究的癖好。”照以塞亚的说法,金钱的特性就是“不能满足人”,但是追求、积聚这种不能满足的东西,却可能是人类最强大的驱动力,它的直接后果就是贪婪。正如美国富豪洛克菲勒的重要助手所说的:“我们达到了商业史上无敌的成就,我们的名声传遍世界,我们的大众人格却不值得羡慕。我们被引用做罪恶、狠心、压迫、残酷的代表(我们认为不公平),但是大家都歧视我们,我们被人指指点点,只有少数人奉承我们,却偏偏是看在钱的份上,我们看不起那些人,因此心里更加难受。”

    定律三:金钱是穷人的梦想,幸福是富人的梦想。

    通常,人们总是渴望自己难以得到的东西。穷人最期待的东西是金钱,因为金钱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最基本的生理满足,获得最基础的精神愉悦。为了金钱,他们可以付出最廉价的劳动力,适应最简陋的生存条件,甚至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

    最近以来,我国矿难事件频频发生,它是穷人的处境和生命漠视的典型折射。我们的媒体曾经愤怒过,设身处地发表过一番议论,那些矿工们的处境并不因一些议论而有多少好转。他们为了当天的30元人民币,把自己抛进半米高的“掌子面”底下,每抡100次镐头就吸入40mg粉尘,要么就放水把自己淹死;他们每天挣30元,每年下200次井挣6000元,刚够盖一间房子,或者娶1/3个“老婆”。但在200次机会中,至少有一次是灾难性的,而从每次灾难里生还的可能几乎是零。于是我们知道,他们的生命充其量只值6000元,外加或多或少的“抚恤金”。古罗马哲人塞内卡说:“我们日常生活的连续性让我们不愿预期突然间就会发生的灾难事件。”然而对于乘吊车深入矿井的中国工人们,他们随时都会面对灾难和死亡。因此,我们对矿主的贪婪感到恶心,因为他们从矿工的浮尸中打捞利润;更进一步,我们也对分享矿主利润的官员们表示恶心,因为在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小煤窑每多产1吨煤,县财政就增加10元收入。

    当然,上帝是公平的。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的人均GDP翻了几番,但是近来许多研究发现,人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压力反而增加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耗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源,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财富,但是人们的幸福程度却没有什么变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另一方面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许多月收入不足千元的餐厅服务员迸发出欢快的大笑,但从许多似乎什么都不缺的人脸上却难得看到温暖的表情;当一个老农民收获到一个特别大的红薯时,他内心那种纯粹的喜悦大概要远远超过某位白领因为信用卡里的数字增加了几千而产生的快乐;那些辛苦工作着的卑微的人群有着令人艳羡的好睡眠,而深夜酒吧里总是坐着一些工作生活条件优越得多、可是内心孤独寂寞的失眠者。难道上帝的公平就体现在这里?许多富人自己也在发出疑问:到底怎么啦?为什么不快乐?

    也许物质生活是柄双刃剑,这种生活在不断满足各种欲念的同时,也慢慢地侵蚀着人感受最基本幸福的能力。这里要引进生理学的概念——“阈值”,幸福感也是具有阈值的。它通常是一种“正反馈”,随着各种欲望逐渐实现,人们的幸福阈值会逐渐增高,发生幸福感的刺激量就会越来越大,欲望也“水涨船高”,不断攀升,最后失去平衡。因此穷人是很容易满足的,因为他们的幸福阈值很低,幸福的空间很大,他们很容易获得幸福。相反,富人虽然占有大量的金钱和财富,可是幸福的阈值很高,对他们来说,没有足够的刺激,幸福是难以实现的梦想。

    定律四:你可以从比较中获得幸福,却不能从比较中获得金钱。

    以上可以看出,人们到底是不是幸福,还取决于许多与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两类比较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一种是时间性的比较,一种是社会性的比较。古人云:知足常乐。但何以知足,是通过比较来实现的。常言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比人,气死人”,不同的比较产生不同的心理后果,关键在于选择参照系。

比如一个人在市中心买了一套别墅,会觉得很开心。但实际上这种开心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住在别墅本身,更多的是来自比较。从时间性比较来说,如果以前住在阁楼里,那么现在住别墅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以前住的是花园洋房,那么现在就不会感到特别开心。从社会性比较来说,如果和朋友同事比,当其他人都还住在普通的公房,自己当然会很开心;但如果周围的人现在都已经住在更好的地方了,那么就算住在别墅里感觉舒服,也不会非常开心。

    最近,有人对国内的6个城市做了个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同城市之间,富有的城市不比相对贫穷的城市更幸福;但同一城市里,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直接相关,富人比穷人幸福。这说明在同城里,富人穷人相对容易比较,所以富人幸福;跨城市相对不容易比较,所以富有的城市不比相对贫穷的城市幸福。

    显然,我们无法从比较中获得金钱。因为金钱是物质的东西,它不是一种主观感觉,也不能通过感觉的东西(比较)去获得。而只能通过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来争取,虽然是经过思维的行动,产生于强大欲望的行动。

    定律五:金钱与欲望成正比,幸福与欲望成反比。

    我们还是举洛克菲勒的例子,他个人很少用钱,对衣着的要求非常简单,吃得也很省,最喜欢牛奶加面包,财富对于他来说,只是纸上的数据而毫无实际意义。他为什么要那样去赚钱呢?就是因为欲望,他要成就商业史上的奇迹,他要达到生意场上的无敌,他具有强大无比的挣欲望。但是愿望一旦实现,他又感到空虚,只好接受捐钱的建议,大笔大笔地流出。这从侧面反应了“幸福与欲望成反比”的道理,正如经济学理论认为,人的主观幸福(Happiness, 用H来表示)等于他拥有的各种资源(Resources,用R来表示)除以他的需求、期望或欲望(Wants,用W来表示)。即:H = R/W (公式1)。

    首先我们对公式1进行静态分析。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一个人拥有的资源通常是一定的,即可以把R看成是一个常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欲望或需求越大,这个人就感觉越不幸福;反之,一个人的欲望或需求越小,这个人就感觉越幸福。同样,一个人在欲望或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他所获得的资源越多,他就感觉到越幸福。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一方面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尽量获得相对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需求,决不能好高鹜远,心比天高。俗话说得好,“知足者常乐” 也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我们对公式1进行动态分析。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人生理想,即分母约等于零,公式1就变得没有意义,这个人的幸福也就无从谈起。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恐怕智力不健全的人就属于这种情况。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大,需求太高,他的人生理想经过自身一辈子的艰苦努力也难以实现,那么在他一生中,他所获得的资源与他的欲望相比总是微不足道的,通常说来,他的一生就不会幸福。当然了,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畴。我小的时候,老师和社会经常教导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说教的片面性。如果一个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阶段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当他实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后,他就会有成就感,他就会觉得非常幸福。这样,他的人生目标分阶段制定,分阶段实施,他的一生会过得很有意义,主观感觉非常幸福。

    一个人拥有的资源应该包括他具有的劳动能力(L)、自然资源(N)、资本财货(C)及人际关系(M)。即:R= L+N+C+M(公式2)。劳动能力指一个人拥有的能够向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提供一定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体力或智力;体力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力量大小、吃苦耐劳精神等;智力包括一个人的知识、技术特长、爱好、某一方面的工作经验、与社会成员间的沟通能力等;自然资源指农民租用的土地、矿主购买的矿山采矿权、个人承包的山林、农民挖掘的鱼塘及渔民设置的网箱养殖场等;资本财货指一个人拥有的可以用于投资的厂房、房屋、设备、机具等固定资产和可以用于投资的货币资金;人际关系指一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地位、拥有的权力、与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及杰出人士的关系。由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出:H =(L+N+C+M)/W(公式3)。

    根据马斯洛(Abraham.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可以分为生理需求(a)、安全需求(b)、社交需求(c)、尊重需求(d)和自我实现需求(e)五类。即:W = a+b+c+d+e(公式4)。生理需求是指对食物、水、衣服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安全需求是指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由公式3和公式4我们可以得出:H =(L+N+C+M)/(a+b+c+d+e)(公式5)。

    定律六: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在某种意义上,这个通俗说法指出了财富和幸福感关系的一个根本规律。对一些高度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能够带来幸福的事物的选择中,金钱财富占有很高的地位。也就是说,相当多的人认为争取幸福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占有充足的财富。尽管社会中少数人所拥有的巨额财富是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及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梦想从财富中得到幸福。调查表明,这种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流行,从1970年到1998年的近30 年间,认为财富最重要的人,从39%上升到74%,占第一位,超出了“成为本行业的权威”等其他各种认识。

  金钱和幸福感,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跨国跨文化比较研究表明,一些富裕国家中对生活满意并具有幸福感的人比例明显要高,如瑞士和其他一些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但当经济指标超越一定限度,金钱和幸福感的正相关关系便消失了。多国比较研究发现,人均产值8000美元以上的国家中,财富和幸福感之间没有任何相关关系。而且从时间上讲,经济的发展和相应的收入增强,并不带来相应的幸福感的提高。

    从个体而言,缺乏基本的舒适生活条件的人,幸福感的体验往往较低;而在“衣食足”的人群中,财富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弱。有时候开奔驰上班的人,并不一定比坐公车上班的人幸福很多;极少数巨富的幸福感,也仅比一般人口稍高一点,而他们的财富却远远超越普通人群,财富和幸福感不成比例。事实上,超级富翁的一个共识是:“金钱可以增强,也可以削弱幸福感,取决于如何使用财富”。换句话说,基本的物质财富对于幸福是很重要的,但在这种基本要求满足之后,财富与幸福之间并没有正的线性关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312179.html

上一篇:《病毒性肝炎》审稿意见
下一篇:重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初步研究
收藏 IP: .*| 热度|

3 朱林 曹聪 左正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