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幸福感与参比效应

已有 3457 次阅读 2010-1-29 12:22 |个人分类:探讨幸福|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幸福感, 攀比

    最近,哈佛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出了一本新书,叫做《经济增长之伦理后果》,专门研究人的“致富成功”心理以及这种心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弗里德曼看来,一个人的“致富心理”有两种比较的标准:一是与自己的过去比,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常说的“纵比”;另一种是与周围的人比,也就是“横比”。这是一个动态坐标系统,即人们在同一个时间会把自己与过去比,也会把自己与周围的人比,不同的比较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后果。但是在不同的客观环境下,人们会以其中一种比较方式作为主要的参照系。比如在经济停滞时期,个人的财富不再增长甚至下降,人们会倾向于“纵比”。在经济增长之时,如果财富的分配不均匀,人们又自然地会倾向于“横比”。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在上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快到崩溃的边缘,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人在官方的引导下,还成天“忆苦思甜”,嚷嚷着要解放世界上处于帝国主义压迫下的2/3的劳苦大众,主要是和解放前和过去进行“纵比”,要牢记“阶级仇、民族恨”,要珍惜翻身作主人的机会来之不易。由此而产生的相对满足情绪,是当时中国社会保持基本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政策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中国人的心态也从“纵比”调整为“横比”,即大家都与周围的富人比,很少与改革开放前比,而且“忆苦思甜”这个术语几乎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蒸发”了。在这种心态下,在乡下种田的农民与外出打工的比,农民工与城里人比,蓝领阶层与白领阶层比,白领阶层与老板们比,老板们与比尔·盖茨比。由于“横比”所产生的不满足感实际上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了活力。所以,无论“纵比”还是“横比”都有其积极因素,使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积极的动态平衡状态。

    然而,从弗里德曼教授的分析出发,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潜在的问题,极有可能影响中国人的自我平衡能力。这就是在较长时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幸福感”的比较体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甚至不再满足于“横比”,开始重新“纵比”,但此时不是与过去的苦日子比,而是与预期中未来的幸福生活比,对于自身条件的改善、财富增长的速度产生超常期盼,少数人甚至沉迷于某种亢奋的幻觉之中。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空比”:在还没有买到经济实用房的时候,就计算着什么时候搬进豪宅,在还没有努力买小车的时候,就计算着何时开名车。在这种情形下,一旦个人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因此导致的落差可能会扰乱正常的动态平衡,甚至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当然,“空比”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所谓的“阿Q精神”。

    “阿Q精神”曾经被鲁迅先生狠狠地批判过,因为它麻醉了人们的反抗意识,封闭了人们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其实,“阿Q精神”有3种方式:一种是哲人式的,因为“有了死亡,人们向往的一切东西,名声,金钱,都成了渺小的事情”。设想自己站在一座山峰上,俯瞰山脚下名利场中那些可怜可悲可笑可鄙的人蠢蠢蠕动,象蛆一般地蠕动;或者把自己看成一个巨人,世俗的角逐和争夺都是蚂蚁王国的事情。一种是宗教式的,人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幸福的客观基础,又无法达到学者、文人的思想境界,而宗教是弱者的安慰,是走投无路中的道路,劳苦大众只能借助宗教信仰来获得某种虚无的幸福感。所以,“上帝的问题其实是人间的问题,永恒的问题其实是现实的问题。”宗教是智者为统治者和劳苦大众精心创造出来的精神鸦片。最后一种是市侩式的,就是鲁迅先生揭示的那种,把被欺压看成是“儿子打老子”,把“吃不到葡萄”,看成“葡萄是酸的”。总之,幸福感具体体现为一种心理活动,现实实现不了的,通过想象同样可以实现,无论是虚幻的还是客观的,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阿Q精神”也都是性质相同的,无论哲人式的,还是宗教式的,或者市侩式的。

    早些时看了一本叫《沧浪之水》的官场小说,写的是一名医学硕士如何牺牲人格去钻营宦途,他如何在清高之时感受悲凉而在得势之时品味风光,以及伴随着他周围的世态炎凉,真切而尖刻,通俗而发人深省。他抛开了一切的“阿Q精神”,“横下心剪断了对世界的任何念心,舍弃了道义、人格和良知,顺从了可亲可近可悲可鄙的现世主义。”他认为,正因为有了死亡,俗尘的一切才如此重要甚至神圣,否则人们可以无限等待。他在现实中选择的方式是钻营,“大人物那里有位子有房子有自尊有钱有与生存相关的一切。跳出去说吧,那一切也只是一把干草,可你这头牛眼前只有这把干草,你吃不吃?吃就得把头低下来。”最后他获得了成功,有了那一把干草——名誉、地位和尊严,成为厅长和博导,他也理解和体验了作为中国人对于“屈伸”(有屈才能伸)这一名词的深刻内涵。于是,他不再需要大量的“空比”,而是通过“实比”(无论是“纵比”还是“横比”)就可以获得自己的幸福感,但也许紧接着获得了新的不幸……

    或许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它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2)幸福感来源于比较,是与自己的过去比,与周围的人比,从而获得的一种优越的心理感受;(3)如果我们在现实中获得不了优越的心理感受,就会到虚幻的世界里去寻找,人们能够通过“空比”来获得“异化”的优越感;(4)任何优越感都不可能永恒,因为心境是变化莫测的天空,甚至比天空更加宽阔,因此没有永恒的幸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291143.html

上一篇:幸福——自我的成功协调
下一篇:人以不同的方式证明自己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