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对结核病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使病灶全部灭菌、痊愈。
(一)化疗原则
合理化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临床上有结核毒性症状、痰菌阳性、X线病灶具有炎症成分,或是病灶正在进展或好转阶段,均属活动性肺结核,是化疗的适应证。对硬结已久的病灶则不需化疗。对于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临床观察一段时间,若痰菌仍阴性,X线见病灶无活动表现、无明显结核毒性症状者亦不必化疗。
活动性病灶处于渗出阶段,或有干酪样坏死,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内结核菌以A群菌为主,生长代谢旺盛,抗结核药物可以发挥其杀菌或抑菌最大作用。此时病灶局部血管丰富,药物浓度也高,可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缩小或关闭、痰菌阴转。所以早期对活动性病灶进行合理化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临床可见,如果单用一种药物治疗,可以消灭绝大部分敏感菌,但会留下少数耐药菌继续繁殖,最后形成耐药菌优势生长。但若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则因耐药菌罕见,效果比单药治疗为佳。
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达不到有效浓度,疗效不佳,且细菌易产生继发性耐药。滥用药物或药量过大,非但造成浪费,且易产生毒副作用。结核菌生长缓慢有些只偶尔繁殖(B、C菌群),因此应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效浓度。规律地全程用药,不过早停药,便是化疗成功的重要关键。要严格遵照化疗方案所订的给药次数和间隔(如每日1次或每周3次)用药,避免遗漏或中断。疗程不足使治疗不彻底、增加复发率。坚持合理全程用药,一般可使痰菌阴转率达到95%以上,停药后5年复发率低于2%,病死率显著降低。合理化疗可在门诊定期随访。由于减少了传染源,结核病的流行也因而得到控制。
(二)化疗药物
理想的抗结核药物具有杀菌、灭菌或较强的抑菌作用,毒性低,副反应少,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药源充足;经口服或注射后药物能在血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并能渗入吞噬细胞内、浆膜腔和脑脊液内,疗效迅速而持久。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对氨水杨酸钠等(表10-3)。
表10-3 常用抗结核药物成人剂量和主要副反应
药名 | 每日剂量 | 间歇疗法日量(g) | 制菌机制 | 主要副反应 |
异烟肼 | 0.3 | 0.6-0.8 | DNA合成 | 周围神经炎偶有肝功害 |
利福平 | 0.45-0.6* | 0.6-0.9 | mRNA合成 | 肝功损害,过敏反应 |
链霉素 | 0.75-0.1△ | 0.75-0.1 | 蛋白合成 | 听力障碍、眩晕、肾功损害 |
吡嗪酰胺 | 1.5-2.0 | 2-3 | 吡嗪酸抑菌 | 胃肠道不适、肝功损害,尿酸血症,关节痛 |
乙胺丁醇 | 0.75-1.0** | 1.5-2.0 | RNA合成 | 视神经炎 |
对氨水杨酸钠 | 8-12*** | 10-12 | 中间代谢 | 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肝功损害 |
丙硫异烟胺 | 0.5-0.75 | 0.5-1.0 | 蛋白合成 | 胃肠道不适、肝功损害 |
卡那霉素 | 0.75-1.0△ | 0.75-1.0 | 蛋白合成 | 听力障碍、眩晕、肾功损害 |
卷曲霉素 | 0.75-1.0△ | 0.75-1.0 | 蛋白合成 | 听力障碍、眩晕、肾功损害 |
*体重<50kg用0.45,≥50kg0.6;S、Z、Th用量亦按体重调节;△老年人每次0.75g;**前2月25mg/kg;其后减至15mg/kg。* * *每日分2次服用(其它药均为每日一次)。
(三)化疗方案
1960年代开始,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与链霉素的联合使用,成功将结核分枝杆菌治疗疗程缩短为9~12个月,且复发率较低,成为最早的联合用药方案。1980年代,由于吡嗪酰胺的加入,成功使得结核病治疗周期进一步缩短为 6个月,即 2HRZE/4HR方案。从1995年起,此方案成为WHO推荐的药物敏感性结核病标准治疗方案。2021年,一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非劣效Ⅲ期临床试验表明,利福喷丁联合莫西沙星等药物治疗4个月的新抗结核治疗方案(2HPMZ/2HPM)在治疗效果、安全性及耐受性等方面均不劣于2HRZE/4HR方案。2022年,WHO将2HPMZ/2HPM方案列为新推荐方案,其优势在于能显著缩短疗程,预防耐药并增强疗效(表10-4)。
表10-4 WHO指南有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推荐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 疗程(月) | 治疗药物 |
药物敏感结核病 | ||
标准治疗方案(2HRZE/4HR) | 6 | 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
利福喷汀-莫西沙星方案(2HPMZ/2HPM) | 4 | 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莫西沙星 |
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 | ||
6个月全口服方案(BPaLM) | 6 | 贝达喹啉、普瑞玛尼、利奈唑胺/莫西沙星 |
9个月全口服方案 | 9 | 贝达喹啉、氟喹诺酮类、利奈唑胺、乙硫酰胺、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异烟肼、氯法齐明 |
长程口服方案 | 18~24 | A组:贝达喹啉、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B组:氯法齐明、环丝氨酸/特立齐酮 C组#:乙胺丁醇、德拉马尼、吡嗪酰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乙(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 |
* 4–6Bdq[6]-Lfx[Mfx]-Eto-E-Z-Hh-Cfz/5Lfx[Mfx]-Cfz-Z-E和4–6Bdq[6]-Lfx[Mfx]-Lzd[2]-E-Z-Hh-Cfz/5Lfx[Mfx]-Cfz-Z-E,Bdq:贝达奎林;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Eto:乙硫异烟胺;E:乙胺丁醇;Z:吡嗪酰胺;Hh:高剂量异烟肼;Cfz:氯法齐明;Lzd:利奈唑胺;数字代表用药时间, # 当A组与B组药物均不能使用时采用。
但是,潜在的问题是该方案中采用高剂量利福喷丁(1.2 g/d)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因此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评估该方案实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针对药物治疗敏感的结核病,目前一线结核病治疗药物仍能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然而由于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和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广泛传播等原因,结核病治疗的耐药问题依然没能较好解决。
近10年来,WHO对于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的推荐用药方案变化很大,注射类药物(氨基糖苷类和卷曲霉素)已经于2019 年退出优先选择药物。目前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药物为全口服药物,分别是A组的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贝达喹啉、利奈唑胺,B组的氯法齐明和环丝氨酸或特立齐酮,以及C组的补充药物(在A组和B组药物无法采用的情况下使用)乙胺丁醇、德拉马尼、吡嗪酰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乙(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但是,全口服方案是一种标准化方案,并未考虑个体化差异,如推荐方案并未考虑细菌是否对吡嗪酰胺耐药或敏感,把吡嗪酰胺归为C组药物也有一定争议。2012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将耐多药结核病分为吡嗪酰胺敏感和吡嗪酰胺耐药两种情况考虑,相比吡嗪酰胺耐药者,吡嗪酰胺敏感的结核病患者在使用包含吡嗪酰胺的治疗方案时,治疗时长可由18~24个月缩短到9~12个月。吡嗪酰胺敏感的耐多药 结核病患者使用包含吡嗪酰胺的治疗方案相比一般的长程治疗方案,治疗成功率从 62%提升到 82%,因此将吡嗪酰胺分类到C组导致不能充分利用其对吡嗪酰胺敏感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这是否合适值得进一步探讨。最新WHO推荐的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方案为短程口服6个月的贝达喹啉、普瑞玛尼、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BPaLM)或 9个月的贝达喹啉、氟喹诺酮类、利奈唑胺以及方案内推荐的其他结核治疗药物(表4)。
从WHO推荐用药变化可见,短程口服治疗方案已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药物的疗程太长,其主要的原因是持留菌存在,因此要缩短疗程,未来的治疗必须瞄准持留菌才能更加高效。采取精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即根据痰菌的多少、病变情况(如肺部有无空洞、单侧病变还是双侧病变等)以及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如抗原、抗体、代谢产物以及细胞因子等)等,结合分子快速药敏技术,精准判断结核分枝杆菌对药物耐药或敏感,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率和缩短疗程。
目前,治疗结核病新药研发取得很大的进展。结核病新药贝达喹啉、普瑞玛尼、德拉马尼等已进入临床使用,对于耐药结核病治疗及缩短疗程具有良好的效果;TBA-7371、GSK-656、OPC167832、Telacebec、Delpazolid、Sutezolid、SQ-109等候选药物已经进入Ⅱ期临床试验[64]。喹诺酮类药物在当前治疗结核病方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型喹诺酮类杀菌剂西他沙星可能可以作为潜在结核病治疗药物,目前已开展相关临床研究(NCT05454345)。虽然这些药物在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杀死持留菌的作用往往有限,对其是否可以替代吡嗪酰胺或与吡嗪酰胺联合使用进一步缩短结核病治疗疗程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细菌的多耐药性是动态增加的,因此人们必须时刻保持新药开发的步伐。贝达喹啉、普托马尼、德拉马尼等新药与以往结核病治疗药物的联合使用已经广泛应用于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试验及治疗。机器学习的蓬勃发展也为结核治疗方案的突破作出了贡献,利用INDIGO和DiaMOND工具能够评估多药组合间的药物-药物协同作用,描述其在抗结核功能中协同/拮抗剂量区间及量化相互作用程度,并进一步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加以验证,以期开发出针对结核病更有效的药物组合及治疗方案。
二、中医治疗
(一)古代用药规律
有人[]基于古代医籍,运用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辨治肺结核的临证用药规律。累计检索出171首方剂,频数分析显示共涉及308味中药。使用频次高于20次的中药有23味,包括甘草、人参、茯苓、生地黄、麦冬等。中药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寒、温为主,归经以肝、肺、胃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了20个两药药对、15个三药药对,聚类分析发现了6类处方,聚焦于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
(二)单味药
1. 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主治肺结核、瘰疬痰核、疟疾、牙痛、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咽喉炎等。何颖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猫爪草抑制结核分枝杆菌作用,考虑可能与硫代谢相关。
2. 百部:在体内外实验研究中,发现百部可显著减少结核豚鼠脾脏、肺脏的结核结节及脾脏和肺脏的结核菌数量,还可减轻结核豚鼠肝脏、脾脏及肺脏的炎性反应。
3. 大蒜素:体外实验能杀灭和抑制结核杆菌;临床证实能显著降低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肺结核治疗效果。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可增强细胞免疫力。
4. 白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肺结核空洞出血,不仅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且对促进溃疡愈合、肺结核灶的吸收、空洞闭合、痰菌转阴等均有效。
5. 夏枯草:有报道用夏枯草膏和夏枯草当茶饮,治疗浸润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有一定疗效。
(三)复方
1. 芩部丹:由黄芩、百部、丹参组成,是上海市名老中医邵长荣教授创立的结核病经验组方。芩部丹片联合西药基础治疗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病灶显著吸收率为67.7%,空洞闭合率为25.5%,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经过初治、复治均未取得理想 治疗效果的肺结核)患者服用芩部丹片的临床痰菌阴转率为34.5%。有人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组方“芩部丹”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机制,筛选到的“芩部丹”有效化学成分共计116个,作用靶点含有199个,治疗肺结核的核心活性成分有木犀草素、汉黄芩素、黄芩素、刺槐素、刺芒柄花素、β-谷甾醇、7-甲氧基-3-甲基-2,5-二羟基-9,10-二氢菲,关键的作用靶点有TP53、IL6、AKT1、VEGFA、EGFR、PTGS2、JUN、CASP3、STAT3、TNF;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08条信号通路,关系最密切的为TNF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其余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结核病。
2. 百合固金汤:在临床对照研究中发现,空洞性肺结核治疗组综合疗效显著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且能明显提高空洞闭合率,促进肺结核灶的吸收,能提高初治、复治病例痰涂片转阴率。有人用百合固金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肺结核咯血,显示治疗肺阴虚所致咳血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3. 月华丸:能够抑制体外结核杆菌,能明显提高结核鼠CD4细胞和T淋巴细胞数量,通过CD4细胞和T淋巴细胞杀灭结核杆菌,通过其介导免疫提高巨噬细胞杀菌能力。另外,月华丸还能明显降低标准结核小鼠体温病理性升高、质量消瘦性下降及结核中毒症状。
4. 抗痨补金汤:由紫河车9g、炒白术15g、乌梅15g、茜草10g、地骨皮15g、蜈蚣2条、十大功劳15 g、白及12g、夏枯草15g、百部15g、猫爪草30g、生牡蛎30g组成,用于危重期(阴阳两虚阶段)和稳定期。后者同时外用“去痨贴”(蟾酥、蜈蚣、没药、乳香、白附子、地鳖虫各等份研末,与陈醋及凡士林调匀,摊于牛皮纸上,外敷肺俞、膻中、阿是穴),可加速病灶愈合,促进肺组织修复。
(四)中西药结合
1. 提高痰菌阴转率
有人对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组此基础上加服肺泰胶囊。结果显示,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也有采用 2HRZE/4HR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此基础上加服柴胡桂枝干姜汤。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 4 周、8 周、12 周、24 周的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改善影像学指标
吴立群等通过检索收集百合固金汤联合西药治疗肺结核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纳入28 篇文献,共 2844 例患者,并对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有效率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病灶吸收率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选取 85 例阴虚肺热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金颗粒,影像学提示治疗组病灶吸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缓解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有人将196 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用药所致肝损害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服用百丹疏肝方,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热、乏力、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另将164 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采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加服慢肝养阴片,可有效缓解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利于患者完成抗结核化疗进程。
4. 改善肺结核中毒症状
(1)咯血:152 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气养阴摄血汤(白术、麦冬、党参等)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止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也有人将8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益肺止血汤(白及、仙鹤草等)结合西药,结果显示,观察组咯血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2)盗汗、潮热:在应用 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肺结核盗汗患者6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对比,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也有人将100 例阴虚火旺型肺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痨方案,观察组加用百合固金汤与秦艽鳖甲散加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盗汗、潮热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3)咳嗽、乏力:212 例肺结核咳嗽患者作为样本,治疗组常规抗痨治疗基础上加用痨咳宁,对照组采用止咳西药配合常规抗结核治疗,结果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人临床运用益气温脾的中药(太子参、黄芪、白术等),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咳嗽、乏力、消瘦等症状。
5. 调节免疫功能
156例 MDR- TB 患者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加服百合固金汤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免疫功能 CD3+、CD4+ 明显高于对照组,而 CD8+ 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也有研究证实,益气养阴清肺方(党参、麦冬等)联合西药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清除病原菌,并有助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五)中医外治法
临床研究表明,采用雾化吸入、穴位注射、艾灸、电灸、冬病夏治、耳穴压豆、膏方及足浴等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有人研究中医艾灸配合抗结核药品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取穴肺俞、太渊、太溪等进行艾灸,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患者的γ-干扰素水平值均高于对照组。还有人研究电灸仪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的作用,治疗组在常规复治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灸仪灸相关穴位,治疗后治疗组X线胸片病灶范围缩小率、痰菌阴转或降级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有人对13例因各种原因不能或惧怕应用抗结核西药治疗的患者选用中医古方配合艾灸治疗,11例有效,提升用中药和艾灸共同治疗可有效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结核中毒症状,促进痰菌阴转,加快病灶的吸收。还有人对复治耐多药肺结核住院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隔蒜灸治疗12周(将紫皮独头蒜切成3~5 mm厚蒜片,中间用针刺至数孔,取穴肺俞、膏肓、身柱3穴,用艾绒制成艾炷放在蒜片上施灸,每穴灸3壮,每壮含甲级纯艾绒 250 mg,每天1次,灸5d停2d,疗程 12 周)痰培养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治疗后 8 周、12 周血清干扰素 -γ、IL-12 恢复正常,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有差异。有人运用雾化吸入中药抗痨方I号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耐药肺结核,可改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痰培养阴转率和有效率。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以及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化学治疗,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方案。然而,天然产物粗提取物是数百种不同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潜在治疗药物的发现和开发需要从复杂粗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和鉴定目标化合物,而作为抗结核制剂的有效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对疗效和安全性的验证,还远没有达到化学药物的标准。未来需要进一步确认和鉴定抗菌或促进免疫的活性成分,开展更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以提升其有效治疗中的价值。
三、外科疗法
外科疗法是基于利福平耐药结核(RR-TB)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MDR-TB),选择性部分肺切除术。在许多地区,由于耐多药抗结核治疗方案实施力度不够、后遗症严重风险,外科手术可减少肺部顽固性病理组织和细菌负荷,改善患者预后。尤其是对于大于3cm的结核球与肺癌鉴别困难时、复治的单侧纤维厚壁空洞、长期内科治疗未能使痰菌阴转者、或单侧的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已丧失功能并有反复咯血或继发感染者,可作肺叶或全肺切除。结核性脓胸和(或)支气管胸膜瘘经内科治疗无效且伴同侧活动性肺结核时,宜作肺叶-胸膜切除术。
手术治疗禁忌证有:支气管粘膜活动性肺结核变、而又不在切除范围之内者;全身情况差或有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四、宿主导向疗法(HDT)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激活宿主先天免疫反应,触发一系列促进杀伤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内过程,然而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影响自噬途径、细胞吞噬功能、抗原提呈和细胞代谢规避杀伤作用从而实现在细胞内的长期存活。宿主导向疗法通过干扰结核分枝杆菌-宿主相互作用,靶向结核分枝杆菌对宿主细胞相关功能和信号通路修饰机制,主要通过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调节剂(如γ干扰素)、抗细胞因子抗体、抗氧化剂等药物增强宿主免疫力,干预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并抑制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过程,协同宿主免疫细胞杀伤结核分枝杆菌,对抗耐多药以及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相比传统疗法,宿主导向疗法能较好地规避细菌的耐药性,并缩短传统结核病药物治疗时间。
目前,已经开展临床试验的以宿主为导向的结核治疗方法包括磷酸二酯酶抑制剂CC-11050(Horizon 2020:project 847465)、抗氧化剂 N -乙酰半胱氨酸(NCT03702738)、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NCT04930744)、他汀类药物(NCT03882177)、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NCT03891901)、环氧合酶抑制剂(NCT04575519)、阿奇霉素(NCT03160638)、调节T细胞活性的rIL-2(NCT03069534)、诱导抗菌肽的 Colecalciferol(NCT03011580)。此外,利用CRISPR-Cas9敲除和CRISPRi敲减鉴定全基因组中宿主细胞-结核分枝杆菌互作关键基因,筛选得到宿主抑制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制的药物作用靶点,有望作为宿主导向疗法的治疗靶点。
然而,由于结核感染过程中不同阶段免疫反应中的抗炎和促炎机制并不相同,针对不同免疫靶点的宿主导向治疗方式时间点的选择仍有待研究,宿主导向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评估。
HDT适用于耐药性病原体、药物不耐受甚至无药可用情况。它主要应用基于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力和改善免疫学病理损伤等两大策略。从机制上细分:①有促T细胞亚群增殖剂:IL-2、PD-1抑制剂;②抑制病原体生长制剂:γ干扰素、I型干扰素阻断剂、JAK抑制剂、他汀类药物;③免疫学病理改善制剂:甾体类药物、前列腺素抑制剂、COX2抑制剂、JAK抑制剂;④复合制剂:mTOR抑制剂、抗氧化剂。
根据2022年WHO全球肺结核报告,二甲双胍、普伐他汀、伊马替尼(一种JAK抑制剂)、金诺芬(口服抗风湿药)正处于二期临床验证。大多数临床试验,都是与抗结核药联用。
五、保养和护理
(一)饮食调养
1. 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体重为50-60公斤的患者每日可进食鸡蛋2-3个、瘦肉2两、牛奶 200-400ML,每周可进食1-2次鱼、虾。
2. 提供充足的热量: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热能 40-50千卡,每日进食主食的量为400-500G。此外,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粗细粮的搭配。
3. 提供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剂的食物 在患者每日进食的1 斤左右的新鲜蔬菜中,需保证半斤以上是绿色蔬菜,如青菜、油菜、西红柿、 胡萝卜等;给予患者适量的水果,入苹果、梨、杏、柑橘、草莓、桃等,具体的进食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由于肺结核灶的钙化需大量钙的的参与,所 以患者还应进食适量的海产品及豆类制品等。
4. 由于肺肺结核人常有咳嗽、咳痰、咯血的症状,除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外,还应加一些杏仁、海蜇、百合、莲子,梨、白木耳、核桃等具有止咳化痰、滋阴润肺功能的食物。
5. 当患者有咯血症状时,要适当增加铁元素的摄入量,多吃豆制品、动物血、肝脏、瘦肉、葡萄干、木耳、红枣等。
6. 肺肺结核人的胃纳往往较差,因此,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食物要做到多样化,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以刺激其食欲,增加食量。烹调方法应以蒸、煮、炖、氽为主;应忌烟酒;对辛辣生痰助火的食物,如茴香、橘皮、八角、胡椒、葱、姜、辣椒、狗肉、羊肉等要不吃或少吃。
7. 服用雷米丰的病人不宜吃海鱼、动物肝脏、茄子、香蕉、菠萝、啤酒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酪胺,而雷米丰是单胺氧化酶抵制剂,可使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减低,造成酪胺在人体内不能分解,进而发生蓄积中毒,使患者出现颜面潮红、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皮肤搔痒、烦躁、血压升高的症状。口服利福平的患者不宜喝酒、茶、牛奶、豆浆、米汤,此类食物会降低利福平的疗效。因应用抗结核药物而导致副作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避免进食热量过高的食品,如煎、炸食物,巧克力等,以防肝脏发生脂肪变性。
8. 中医药膳:气阴两虚者,可用参芪乌鸡汤、菊花枸杞桂圆茶等养阴益气;气虚患者,可用乌骨鸡汤、山楂内金粥、冬菇油菜等活血益气;阴阳俱虚患者,可用桂圆粟米粥、芡实粥等滋阴补阳。
(二)情志护理
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等为其选择相应的情志护理方式,如借情移情法(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文娱节目、提供其喜爱的书籍等)、以情疏导法(为患者讲述令人开心的故事,与患者像朋友一样进行交谈等)以及五音疗法(根据患者心理状态为其播放适当的五行音乐)等。
(三)中医按摩
每日对患者的腹部以及相应穴位(肾经、任脉、脾经等)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按摩手法包括点、按、捏、揉、搓、推等,每次 10~15 min,每天2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0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