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王瑞文:《一位精神科医生的独白》(27)——烽火戏主(真真假假的神经症-4)

已有 1845 次阅读 2023-4-28 21:03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烽火戏诸侯是大家熟悉的一个成语,说的是周幽王为了博取爱妃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这个故事听起来很荒诞,如果将人体比作一个国家,疑病症就好像是这个故事的再现。成语故事说的是天子戏诸侯,疑病症则是病人戏弄自己。

疑病症属于神经症的一个类型。临床上和它相关的概念有很多,如躯体化、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某某器官的神经功能紊乱等等,对于非精神科专业读者来说,没有必要将其区分得那么清楚,对诊断做一个宏观的了解足够了。

疑病症最核心的表现是关心健康。如果将所有人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作为一个变量进行评分,从低到高可将其分为四个等级:

1.普通人:属于评分最低人群。他们会关心健康问题,但不会过分担心。如果没有突出的身体不适,对身体问题总是比较马虎,通常会忽视一些小的身体不适,相信过段时间不适感会自己消失。如果不适加重,则会引起关注,担心也会加重,但不会超出和现实相当的程度。特别是医生认为没有问题之后,都能放下疑虑,正常工作和学习。

2.健康关注者:这类人群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普通人。他们通常生活十分自律,讲究卫生,养成了许多健康卫生习惯,比如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每天必须行走1万步,饭后一定要吃一个水果,严格的控盐控油饮食等。他们勤于收集各种养生知识,在保健领域常常让很多专业医生自愧不如。他们家里常备的药品几乎可以开个小诊所。他们对新的居住环境或生活习惯适应比较困难,比如每次吃了平时很少吃的食物容易腹泻,生活节奏稍有改变就会失眠。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理念十分认同,也很享受这样的健康生活方式。尽管有时会抱怨身体不好,经常失眠等,但不会因此去看医生,所以也不会被诊断为神经症,最多只能算作是强迫、焦虑或偏执人格。

3.敏感者:这类人群的特点是身体的各种感受特别敏感,常常会夸大其词地描述身体的不适感受,半小时不能入眠会被说成彻夜未眠,心率快了一点会说心脏快要跳出来了。他们常常四处求医,但又不大相信医生的解释,每次医生说他没什么大问题时,总是担心医生会不会大意漏诊了,或者是他们的情况特殊,医生没能看出来。令他们感到困惑的是,明明有这么多的病痛感受,为什么就是检查不出来呢!他们整天生活在杯弓蛇影般的担心恐惧之中,因此如果医生给他们下一个可重可轻的疾病诊断,如颈椎病、浅表性胃炎、心律不齐、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反会让他们心安一些。在精神科这样的人群可能被诊断为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疑病症等。

4.疑病者:这类人群坚信自己得了某种疾病,并且常常是不治之症,如癌症、艾滋病等。他们对自己疾病的坚信程度令常人难以理解。不论看多少专家、做多少检查,有的病人一天做几次心电图、彩超、甚至CT,都无法动摇他们有病的信念。他们似乎把证明自己有病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有一个女病人,坚持认为她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了坐骨神经,如果不手术治疗将会下肢瘫痪。成天纠缠着医生给她做手术。这个病人的症状精神科称之为疑病妄想,属于精神病性症状。原则上,神经症病人不应该出现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只要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大多会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如果这样的症状仅仅只限于和疑病妄想相关的内容,并不泛化到其他方面,很多病人仍可能诊断为疑病症。

人们不禁要问,病人真的不知道他们是在自欺欺人吗?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把人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子虚乌有的所谓疾病上,究竟对谁有好处呢?为了理解疑病症病人的这种难以理喻的心理状态,人们尝试从不同层面去解释病人的行为。

从医学的角度,有学者认为病人很可能真的存在某种给病人带来痛苦感受的生理病理基础,不能因为没有发现病人身体的异常而否定病人可能潜在的疾病,毕竟病人存在许多主观症状。有些癌症病人早期很难发现,很容易漏诊。笔者就有过这样的经验教训。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一位50多岁的男性病人,经常胃痛,但CT和胃镜都无异常发现,当时给他诊断“胃神经官能症”,用多虑平治疗。开始治疗有效,胃痛明显减轻。但几个月后症状又加重,加大剂量也无济于事。再次做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虽说这是一次“无过错”误诊,但这个案例明确表明:存在神经症是某种潜在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从心理学层面的解释比较多,经典的解释来自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疑病症是一种使人免于羞耻或内疚的自我辩护,病人仿佛是在用患病的方式告诉世人:“不是我无能,是疾病太狡猾”。行为主义则认为疑病症是一种后天习得的面对困境时的条件反射,现实生活造就了病人在遇到困难就出现“非我不为也,实为身体所不能也”的行为模式。另有学者从社会学层面解读疑病症,认为一个人一旦取得了病人的角色,就可以免除许多社会责任和义务。很多病人会理直气壮地宣称:“我有病,不需要工作。”不论是那种解释,都缺乏科学的依据,并未得到学界普遍认同。

对疑病症的治疗是项十分棘手的工作。病人更加在意的是治疗时的感受——家人是否在意他的病?别人会怎样看他的病?给他看病的医生是否是最权威的?是否认同他的病痛感受?给他做的检查是否是最先进的?治疗是否是最好的……临床医生通常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抗抑郁、抗焦虑、甚至抗精神病药和心理治疗等“飞机大炮”一起上。即便如此,临床上疗效还是不尽如人意。好在此病危险性不高,对治疗不满意,大不了换个医生。看过多少名医,做过多少新进的检查,也可以成为他们值得炫耀的人生经历。但如果运气好,方法得当,也会碰到疗效很好的病人。这里和读者分享两个治疗满意的案例。

老王,原是市工会的一名老干部,退休后赋闲在家,每天觉得日子过得无聊,浑身筋骨酸痛,食欲不振,经常失眠。虽然查体无异常,但还是担心自己可能得了不治之症,即将不久于人世。我问他过去有什么爱好?他说谈不上爱好,过去只是因为工作需要,经常拍些照片,还在市里得过奖。我按神经症诊断给他开了药,然后对他说:“你既然有摄影这样的一技之长,现在有的是时间,何不多拍点照片,记录下你的生活。”几个月后偶然在路上遇到他和我打招呼。他人晒得黝黑黝黑的,骑着一辆“三八式”自行车,身上背着单反相机和长焦、广角镜头。他告诉我,吃了我给他开的药后精神好多了。现在他每天到处拍照,身体完全没问题了,所以也不吃药了。他加了我的微信,回家后收到他发给我的一组摄影作品,拍的是本市一座著名的宝塔被新建的房屋一点点遮挡的情景。他要拿这个作品去参赛,作品名称已经想好了,叫《淹没》,寓意传统的事物正在被现代的东西不可抗拒地取代。显然,老王已经完全康复了。

杨女士,为她母亲来看病。她母亲今年70了,身体一直都挺好,平时感冒都很少得。自从10年前父亲病逝后,她便和他们住一起,帮着做饭,照顾孩子。前年儿子考上大学到外地读书去了。她很是开心,觉得自终于解放了,可以无牵无挂地出去旅游了。开始的确过得挺开心,可半年之后她经常感到心慌,去医院看了很多次,做了很多检查,但查不出什么问题。医生说她有“窦性心律不齐”,她以为生了什么大病,要求住院。但医生说这是正常的,不是病,不收她住院。但她就是不信,总觉得大家都瞒着她,没有告诉她实情。后来住进心理科,诊断她是“躯体形式障碍”。出院以后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总喜欢抱怨。抱怨女儿不孝,帮女儿带完孩子女儿就不管她了。抱怨女婿不顾家,总是出差在外不回来。抱怨外孙不和她打电话,这么多年照顾了一个白眼狼。女儿去看她,她会抱怨说给她添麻烦了,要忙出忙进为他们做饭。因此女儿去看望她时不吃饭,坐一会就走,结果老太太抱怨得更厉害,说他们来一会儿拍拍屁股就走,还不如不来。她一个人过得很好,他们不来她也死不了。杨女士很委屈,也很无奈,不知怎么做能才能让老人家满意,希望我给她出出主意。

我建议她是去看望母亲时一定要吃了饭再走,给妈妈一个用抱怨方式发泄的机会。这是老人所剩不多的能够体现存在价值感的地方了。适当买点补品给老人补补身体。她需要确认你们还是爱她的,关心她的。至于她吃的一大堆抗抑郁抗焦虑的药,按她的心愿,可吃可不吃。几个月后杨女士来复诊,告诉我她母亲的情况好多了,西药都停了,每天喝一碗自己炖的人参黄芪大枣汤,一到晚上就去跳广场舞,精神十足。每到周末杨女士夫妻俩就去看望老妈,顺便蹭一餐好吃的改善伙食。妈妈还是唠叨没完,但已听不出有多少怨气,倒像是在自娱自乐。杨女士认为她母亲的病已经完全好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86151.html

上一篇:“国际幸福日”的倡议与潘基文呼吁
下一篇:星言星语和星月(258):惠州西湖-1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4 武夷山 范振英 尤明庆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