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陈慧娟,童瑶. 肝脏象理论现代研究述评. 医学与哲学,1999,(4):22-24
1 “肝藏血”的研究
中医“肝藏血”的功能包括贮存血液、调节血量、统摄血液、化生血液4个方面。
钟飞[1]从现代医学角度对“肝藏血”的生化机理进行探讨,认为中医“肝藏血”与现代医学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王蕾[2]认为肝调节血量主要表现在助心行血和调节血脉两个方面,并通过柴胡疏肝散对家兔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对肝气郁结造模大鼠血浆中的6-keto-PGF12和TXB2含量的测定分析得出结论,肝调节血量的机制是通过调节心血管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实现的。
为了探讨肝不藏血的机理,赵会芳[3]选择60例属肝不藏血的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肝不藏血之出血机制与凝血因子、抗凝物质改变有关。赵氏认为致病因素损及肝脏,使肝藏血、化生血液成分的功能受影响;各种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的合成障碍破坏了体内凝血与抗凝的协调平衡,是“肝不藏血”的病理基础。
2 “肝为罢极之本”的研究
“罢极”即“疲困”,“肝为罢极之本”意指“肝是人体耐受疲劳的根本”。
为了验证“肝为罢极之本”的临床价值,王辉武等[4]对3413例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疲乏症状出现率为78.5%,且疲乏症状的出现及减轻,与肝病的发生及好转关系密切。因此提出重视对疲乏症状的问诊、观察,对肝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价值。
刘丽萍[5]观察游泳训练对大白鼠超微结构的影响,发现肝细胞形成糖元膜包体与血液中成分接触,推测肝脏正是以此形式加快糖元的转运和利用,在维持血糖的恒定、肌糖元的恢复中起重要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为“肝为罢极之本”提供了新的依据。刘氏并发现长期训练可致肝细胞破裂,微绒毛破损和粗面内质网的断裂,推测这可能是运动员肝脏疼痛综合征的原因之一。可见,不仅肝为耐受罢劳的根本,而且运动过极也可伤肝。
3 “肝其华在爪”的研究
爪即指甲,中医学认为爪为筋之余,因肝主筋,故其华在爪,肝病可出现指甲的改变。
张宪[6]通过临床调研发现,指甲有褐色纵纹的患者,常有轻重不一的肝病症状或肝病病史。并观察到随着肝病的好转,指甲褐纹会慢慢消退,由此认为指甲褐纹对慢性肝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一种诊断手段推广应用。
沈俊灵[7]在临床实践中亦观察到指甲黯条与慢性肝炎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可概括为甲条的出现——慢性肝炎的征兆,甲条的存在——肝细胞受损的标志,甲条的消失——肝细胞恢复的表现。掌握这一规律,对于慢性肝炎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症情鉴定和疗效判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建军等[8]观察了64例肝病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变化,注意到肝病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肝病组。其中微血管形态、模糊状态、红细胞聚集现象、出血或渗出情况,血液在血管中的流速等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从微循环角度验证了“肝其华在爪”的科学性。
4 “肝开窍于目”的研究
肝与目有密切的生理关系。肝经系目,肝血养目,肝气通目,共同形成目视精明的生理基础。若肝功能失常,则“有诸内,必形诸外”往往表现出眼目病变。
姚勇[9]观察到病毒性肝炎有较高的眼部症候发生率。急性肝炎多出现眼睑干燥、眼部胀痛,慢性肝炎多出现视疲劳、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复视。其表现与急、慢性肝炎的病因病机相符。
王幼生[10]综述了肝与眼的现代研究,将肝脏疾患的眼部病变归纳为角膜异常、眼底及视野改变、视网膜机能异常3类。
为了探讨肝与眼的现代生理病理学基础,彭清华[11]对眼底病患者3个证型进行了肝、肺血流图描记,发现患者的肝血流图有特征性改变,如肝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和肝血流量减少等。而肺血流的改变则不大明显,从现代血流动力学角度论证了“肝主目”的科学性。
5 “怒伤肝”的研究
怒为肝志,暴怒或经常性郁怒可以内损于肝,致气血失和,变生诸证。现代研究证实了肝与怒的这种病理联系。
郭蕾[12]用“夹尾激怒”的造模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盛怒大鼠的病理变化,发现造模组肝血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认为这是在盛怒的应激状态下,血液回流肝脏,由肝发挥调节血量的功能,将血流量重新调整,以保证重要器官心脑肾的组织灌流的表现。郭氏并观察到造模组心、肝组织中LP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脑、肾组织中含量无明显差异。因此得出结论,盛怒对心、肝有特异性致病作用(LPO可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和坏死,同时可引起肝功能的障碍),从而验证了“怒伤肝”理论的科学性。
吕志平[13]造成“郁怒”大鼠模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提示模型大鼠过氧化作用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肝细胞受损。由此推断,脂质过氧化增强,肝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是“肝郁证”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
岳文浩[14]电刺激猫的“怒吼中枢”以观察猫假怒反应,发现出现交感反应的同时,肝血流量和肝胆汁分泌量均见减少,认为这是损伤肝胆机能的一个原因。
王朝勋用电刺激豚鼠的方法进行“怒伤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激怒组豚鼠肝血流量减少,胆汁排出量明显减少,胆汁酸碱度明显升高(全国首届中医心理学讨论会资料,1985.12)。王氏另撰文[15]分析其机理时指出:暴怒时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使肝血流量减少,肝脏微循环及肝细胞缺血、缺氧加重,肝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黄疸、腹水、肝坏死等症状。应激性激素释放增加,可导致肝糖原耗竭,蛋白储存下降,肝脏难以适应这种强烈的应激性消耗而导致肝功能失去代偿,发生肝脏疾病。
6 “肝合胆”的研究
肝和胆解剖位置临近,且经脉相互络属,因此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肝胆疾病同步产生或互为因果已为临床及病理研究所证实。
吴国栋等[16]对130例胆石症患者进行肝活检观察,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
严艳冰等[17]对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B超检查,发现合并胆囊异常者达64.02%,治疗上,采用肝胆兼治组较单纯治肝组疗效为佳。
施维群[18]分析111例慢性肝炎的超声波图像,发现肝胆同病者占83.8%。采用疏肝利胆法治疗后,患者在肝功能改善的同时,超声波检查所见,提示其胆囊病变亦相应好转。
7 “肝病传脾”的研究
在五行归类中,肝属木,脾属土。生理状态下,肝木疏泄有助于脾土的健运。若肝病,疏泄失职,或木不疏土,或肝气乘脾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致脾病。因此针对肝病易传,脾病易受的特点,《金匾要略》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为探讨中医“肝病传脾”理论的意义,袁铮[19]观察了实验性肝损伤大鼠的胃电变化,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节律紊乱和振幅降低,且肝损伤程度越重,胃电图改变发生率越有增高的趋势。
崔丽安[20]对115例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发现73.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部炎症及溃疡改变,随着肝病患者病情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加重,胃粘膜的病变范围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也逐渐扩大和加重。由此认为,胃粘膜和食道静脉的改变是“肝病传脾”理论的病理学基础。
8 结语
通过综述肝脏象理论的现代研究资料,笔者对中医学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问题有了一些个人的认识和体会。在此提出,以供商榷。
笔者认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和发展中医,对促进中西互补、中医药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8.1 从现代医学角度验证并且阐明了中医学理论
中医学理论起源于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其理论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直观、思辨的性质。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的渗透,取类比象、司外揣内等研究方法的运用,更使得中医学理论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尽管现代医学的发展,业已揭示了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内涵,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其理论内部同时夹杂着众多臆测的、伪科学的成分。因此,是真是伪,是科学的论断还是臆测、比附的结果,都有待于医学工作者去检验、去证伪。只有通过检验,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逐步摆脱模糊的语言表述,剥去思辨的“外衣”,最终成为科学的现代化的医学理论。当然,检验、证实并不意味着追随西医理论亦步亦趋、生搬硬套、对号人座,而是在保持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引进多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手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医自身的理论。
8.2 补充和发展了现代医学理论
西医学理论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不是医学发展的终极,而同样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日益完善的。西医学由于受“还原论”的影响,它对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本质的认识具有“着眼局部、忽视整体”的倾向。这一倾向极大地限制了其理论体系的发展。相比之下,中医学理论由于来源于实践,建立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并为反复实践所验证,因而蕴涵着西医机械分析法所不能把握的人体某些深层规律和整体规律,恰好弥补了西医学这一不足。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和开发中医理论,阐明其科学内涵,无疑也是对西医学理论的完善和补充。肝脏象理论现代研究所提出的课题,如肝与目、肝与怒志的关系问题等,不仅仅是中医学函待解决的,而且是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应当共同关注的。可以推测,沿着这一方向将研究逐步深人下去,必然会揭示某些未知的生命规律,推动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