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新学科:学科规律,深化领域、形成分支、迈向现代教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Ⅲ)

已有 2332 次阅读 2022-1-26 11:1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乔明琦,于艳红,魏盛,赵启韬,孙文君. 新学科:学科规律,深化领域、形成分支、迈向现代教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4):710-722

摘要:本文提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新学科,为论证这一新学科,需要探讨其面临的问题,达到深化研究领域、形成学科分支以及迈向现代教学的初衷,从国际视野首先探讨明确学科和中医学相关概念,其次探讨学科分类体系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学科在其体系中的位置,进而探讨学科总体发生、发展及消亡规律,重点揭示医学和中医学学科规律及其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论证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学科属性及定位、研究对象与领域、发展方向及意义,从而得出符合演绎逻辑推理的可信结论。

本文将从学科角度阐述并论证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一新兴学科,应当研究解决以下问题:新学科名称及类别、学科属性及定位、研究对象与方法及今后发展方向。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学科及中医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而理解学科体系及其结构;再进一步探索学科发生发展乃至消亡规律;由此引出学科作用及其评价。探讨清楚这些问题,论证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新学科,才具备了前提条件或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论证这一新学科,方能得出科学严谨的结论。而这一切正是遵循了阐述科学理论的逻辑演绎推理原则。

以上,对深入探讨并明确中医学发展规律及学科建设,不无借鉴参照作用。

1  学科相关概念及定义

要探讨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新学科诸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学科及相关概念。本文所论学科及问题主要是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展开,同时会涉及社会及人文学科的相关认识。

1.1  学科与专业

1.1.1  学科概念及定义

国内外对有关学科概念及定义研究甚多,本文概括主要认识,将其定义为科学技术的分支,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相应成型的学术规范和相对专业的人员队伍及其设施。

首先,这是一实质性定义,定义项是由被定义概念的邻近的属和种差所组成的定义。其公式是: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定义的第一条点明其与上位属概念的区别;第二和三条揭示其与同级种概念的差别。再者,它还是一操作性定义,被定义的3项,都具有可检验性,能够由此得出相应的检验及其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推荐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2009》给出学科的定义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一定义虽多为引用,但未能揭示出学科的主要特征,故做出如上新的定义。

1.1.2  专业概念及定义

专业是一与学科相近而多有混同的概念。因此,需要从词义到定义做出分析。

词义:①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②在某个领域的擅长的技能及专门的学问;③指专门从事的某种学业或职业。

定义:专业是面向教学与社会的学业门类和需要具有知识专长者所从事的职业的指称。需要说明的是,该概念难以做出操作性定义。因此,给出该概念的理论性定义,能够点明其主要词义,就达到理论性定义要求。

1.1.3  学科与专业的联系及区别

名同实异:教育部 1997 年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11 年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均将学科与专业混用。

联系:学科理论及知识和技能是专业的核心及其第一特征;两者常取用同一名称。例如,教育部研究生招生目录所列专业代码及名称,基本与学科名称一致。中医基础理论专业与其学科名称相同。

区别:对于同一名称,学科为专业的核心;专业涵盖学科,还具有相应的学科基础和系统专门化的知识及技能。

1.2  医学与中医学学科相关概念定义及分类

医学与中医学学科相关概念主要依据国内外权威机构[指国家标准或国际权威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NCCAM)] 定义,表述并分析如下:

1.2.1  国内权威结构给出的概念及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定义:中医:①起源与形成于中国的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②本学科专业职业队伍。中医学: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原则的学科[1]。

国家质监局发布的《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定义:

中医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的生命、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医学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未来10 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医学》:中医是一整体、动态和辨证的思维方式认识生命与疾病的复杂现象,其概念哲学特征浓郁,缺乏科学的抽象,凝固而缺乏嬗变……传统中医理论的主要基础至今仍然保持在两千多年前的解剖、生理学水平[2]。

1.2.2  国际权威结构的定义及分类

WHO 发布的《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术语》: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TM):基于本土理论、信仰和经验代代相传下来的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整体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东洋医学、汉方医学、韩医学、越医 学及藏医、蒙医和维医。中医学: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起源于中国的传统医学,并以整体观和模式识别/辨证论治为特点。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国传统医学的分支,有关基本概念、理论、规律和原则的学科[3]。

WHO发布的《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定义: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TM):已有很长的历史,是其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基于能够或不能够解释的理论、经验和本土文化,用于维护健康以及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生理和心理疾病。补充医学或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Medicine or Alternative Medicine):该术语是指参照国外的一套医疗卫生实践,其不属于本国自身的传统或常规医学的部分,并且尚未结合进入占主导地位的医疗保健系统。在一些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交互使用。传统的和补充医学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是传统医学和补充医学的合并术语,包括了产品、实践和实践者*。

NIH 下的 NCCAM 的定义及分类:

补充和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是一多样化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实践和产品,目前被认为尚未成为常规医学的组成部分。虽然有某些有关补充和替代医学治疗方法的科学证据,但多数关键问题是这些疗法和应用这些疗法的医疗状况是否安全,尚未有通过良好设计的科学研究给出回答。但伴随着卫生保健新方法策略的出现,那些证明安全有效的疗法已进入到常规卫生保健**。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 Medicine):和常规医学疗法一起使用的疗法。例如,外科术后应用芳香疗法帮助减轻患者不舒服症状。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用于替代常规医学的疗法。如应用特殊饮食替代癌症患者的手术、放疗和化疗,这已被常规医学医生推荐。结合医学(Integrative Medicine,IM):主流医学疗法与补充和替代医学中被高质量科学证据证明安全和有效疗法的结合。

常规医学(Conventional Medicine,CM or WM)及其指称:是由取得医学博士和整骨医生博士学位以及和他们一致的健康保健人员,如理疗师、心理学者及注册护士实践的医学。某些常规医学的从业者也是补充和替代医学的实践者。CM 又常称为对抗疗法、西方的、主流的、正统的及规范医学或生物医学。CAM 的指称:包括非常规的、不是常规的、未经证明的和不规范医学或卫生保健。

CAM 疗法分类及定义:5类或5个领域。①替代医学系统(Alternative Medical Systems):是建立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完整体系。该体系除了发展于美国的早期医学疗法外,还包括发展于西方文化环境中的“顺势疗法医学”和“自然疗法医学”,以及非西方文化环境中发展的“中国传统医学”和“印度韦达养生学”。②身心疗法(Mind-Body Interventions),如冥想等。③基于生物的疗法 (Biologically BasedTherapies),如饮食补充剂。④身体疗法(Manipulative and Body-Based Methods),如脊椎按摩、正骨疗法。⑤能量疗法(Energy Therapies),如气功、治疗性触摸。

严格科学观察的 CAM 治疗实践分类及定义:分为 14 类。属于中医学的两个概念定义:①针刺(Acupuncture):是发展于中国至少 200 年前的治疗方法。现今,针刺已成为运用各种技巧刺激躯体解剖位点的治疗程序。美国应用针刺吸收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的医学传统。②传统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源自中国的古代卫生保健体系的当前称谓。中医基于气平衡概念,气流行全身受阴和阳影响,能够调节人的精神、情绪、心理和生理平衡;疾病是气的阴阳平衡失调所致。中医疗法包括草药和营养治疗,恢复健康的体育锻炼、冥想、针灸和推拿按摩**。

NIH 公关事业卫生署(DSHS)给出的概念及定义:完整医学体系(Whole Medical Systems,WMS):是常规医学或西医外,也可考虑补充和替代医学构成的完备的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系统,这是随着时间推移在不同文化中已经形成的**。

中医相关概念的关系与分类:限于篇幅,仅以简图示之。见图 1~3

1.png

2.png

图 2 NCCAM、DSHS 的概念关系

3.png

图 3 NCCAM 关于 CAM 疗法和科研观察治疗的分类

1.2.3  启示与问题

之所以不顾引证上述词条有繁多之嫌,主要是能够由此得出警醒的启示,以及需要明确的问题。

启示:①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词条,均回避了中医学及中医基础理论是传统医学这一区别其它医学的关键特征;②国际权威机构无论是 WHO,还是 NIH 及其所属 NCCAM,都确认中医学及中医理论是传统医学和传统理论;③TM 是对 CAM 的统称,有些国家对 TM/CAM 视为等同,交互使用;CAM包括传统的医学及疗法甚多,中医学及其中医理论只是 CAM 包含种类中的有限类别;④中医学及中医理论走向世界的趋向是“结合医学”、“成为常规医学 的组成部分”,而这需要经历“通过良好设计的科学研究”,“被高质量的科学证据证明安全和有效”。

由上可见,不同权威机构给出的定义差别较大。如何评价哪一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学界所认同呢?参照科技名词概念的定义原则: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科学性与符合逻辑,系统性要反映概念上下位及同级之间的关系,以及简明 性*,比较分析如下:

《中医药学名词》对中医第一种含义的定义,指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征,落脚为“医学”,回避了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这一根本特征。把中医学落脚为“综合性科学”混淆其医学属性,违背定义科学性与符合逻辑及系统性原则。《中基术语》未给出对中医学起源,落脚为“医学科学”,有违国内外科学共同体关于科学以及医学科学的共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共同撰写的《未来 10 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医学》指出:中医是一整体、动态和辨证的思维方式认识生命与疾病的复杂现象,其概念哲学特征浓郁,缺乏科学的抽象,凝固而缺乏嬗变……传统中医理论的主要基础至今仍然保持在两千多年前的解剖、生理学水平[2]。这有违国家主管部门和国内外医学界有关“中医学是传统医学”的共识(详见 WHO 关于传统医学的北京宣言)。对“中医基础理论”定义落脚为“科学知识体系”,其关于“科学”的缺陷同上;另一缺陷则是未给出作为一具体二级学科必须指明其研究对象。

NCCAM 对中医学的定义,指出:中医学是源自中国的古代卫生保健体系的当前称谓。难能可贵之处,一是点明中医学并非自古就是该名称,而是当前相对于其它补充和替代医学以及现代医学(又称为常规医学,Conventional Medicine)的特定称谓(关于中医学名称的演变,将另文发表)。二是指明“源自中国,是古代卫生保健的系统”,尊重并认可中医学的古代卫生保健的系统性。对比 WHO 先后定义,则知这一界定显示对中医学价值的认可。当然,其不足之处也明显可见,其下的具体解释,原则讲不符合定义规则。

WHO《传统医学国际标准术语》定义则相对准确简明,揭示出中医学区别其它医学的本质特征,符合科技名词概念定义原则。但对于中医学的名称来源,中医学的卫生保健的系统性未给出应有的揭示。其《传统医学战略》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在内的定义揭示其两大特征:一是用于维护健康以及预防、诊断、改 善或治疗生 理和心理疾 病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二是基于能够或不能够解释的理论、经验和本土文化。这反映出 WHO 对包括中医学在内传统医学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严格讲,该定义远未反映出近年中医学现代研究所取得的若干重要新理论;另一方面也昭示,建立现代中医理论对适应并满足国际对中医的需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概括以上,本文认为国际有关定义值得借鉴,国内有关中医和中医学的定义应予修改,从而为国际定义修定提供基础。以上探讨明确了学科及相关概念。要进一步理解学科,还需从学科体系框架下展开探讨。

2  学科分类体系、结构及其关系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作用下存在和发展的。因此,深入理解学科,需要探讨学科分类体系及其作用。

2.1  学科分类体系的概念及意义

学科体系是若干相关学科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系统。学科分类体系则是依据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而人为做出的给定学科范围内的分类系统。

科学本身就是由各学科构成的知识体系以及研究系统。如何建立科学框架下的学科分类系统,一直是国内外有关机构和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分类清晰的学科分类系统,对高校教学和科研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2  国内已有的学科分类体系及比较分析

2.2.1  学科分类体系

《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其目的是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及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发布,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

上述两个分类体系基本上都沿用了理、工、农、医的分类方法来划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学科大类,但两个体系在一级和二级学科的设置上都有显著差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为资助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而拟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学科代码分类体系。该系统借鉴了国际有关学科分类系统对学科的划分,医学门类下各学科,侧重按照机体系统及其疾病做出分类,这与学科实际名称及类别差异较大。

2.2.2  问题

比较以上 3 个分类体系,以下问题值得探讨:

学科定义与其一级学科不符:《学科分类与代码》对学科定义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按照这一定义,其下学科分类代码表中,所列一级学科与其定义不符。以医学为例,其所列出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公关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以及中医学与中药学 5 个一级学科,哪一个一级学科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基础医学有吗?遑论两个并列的医学了,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吗?其它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无不存在这一问题。

一级学科之上缺少上位学科概念:建立学科体系的要旨在于揭示或划分出学科之间从属关系及并列关系,从而展示学科体系的逻辑有序结构。但该《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上述基础医学等,未给出其上位概念“医学”应有的位置,所列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则呈现群龙无首现象。这违背了学科分类应当显示其从属关系的原则。对照下面国际学科分类体系,这一缺陷更为明显。这带来的直接问题是:中医学和中药学是否属于医学?无疑属于医学,但因未给出医学这一上位概念,导致中医学和中药学学科属性定位缺少直接依据。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把中医学与中药学视为一个一级学科,这远远落后于中医学和中药学学科发展的现实。

学科与专业:相对于《学科分类与代码》,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则相对合理,将学科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将医学列为门类,其下分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等。显示共属于医学的概念上下位关系和并列关系。

以上问题,值得《学科分类与代码》再版时斟酌修改。

2.3  国际主要的学科分类体系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由 WHO 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1975 年通过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法(ISCED)》[4],目的是建立一份供各国和国际上收集、汇编和提出可比的教育指标与统计数字的文件。并经过了 1977 年、1997年、2011 年几次修订,形成目前的版本。将学科分为教育,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商业与法律,科学,工程、制造和建筑,农业,卫生和福利,服务行业8 大类。

《教学项目分类》 由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于1980年制定了学科专业目录(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CIP),该目录经1985 年、1990年、2000 年 3 次修订,目前使用的是 2000 修订的版本(CIP_2000)*。

《VT Scientific Discipline Classification 2014》,该分类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和健康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6 大门类,医学和健康科学下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健康科学 3大学科,替代和补充医学置于临床医学之下。该分类科学门类简介、结构层次符合学科内在联系。

2.4  学科分类体系下的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学科体系

概括以上国际学科分类系统有关医学分类,表明包含中医学在内的补充和替代医学,在临床医学之下,这对真实了解国际教育学界和医学界对传统医学的位置,甚有帮助。医学学科之间关系见图 4。

4.png

3  学科规律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学科规律需要从学科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去认识把握。

国内外有关的学科规律研究报道甚多。本文所论学科规律指其发生、发展及消亡过程,以及由此展现出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趋向。因此,探讨学科规律,要依据充分的科学史实及数据,从构成学科的3大要素之间必然联系,以及这种内在联系如何影响并规定着其发展的必然趋向,进行分析论述。

3.1  学科总体规律:发生、发展、转变及进入史学

学科主要表现为知识体系,鸟瞰古今中外学科知识体系的变革,昭示其发生、发展、转变及在现存学科体系中消失(历史文献可查)的总体规律。

3.1.1  中外学科知识体系的古今变革

西方学科知识体系的历史性变革:①古代学科分支的雏形:初现于 2000 年前的古希腊人将其分为自然哲学、数学、天文学家及医学等粗略的学科分支。希波克拉底及其“体液学说”、盖伦及其“人体各部位的作用”,是欧洲古代医学学科的代表。②近代学科体系形成并大踏步前进:16~19 世纪,科学与哲学分开,从自然哲学形态中脱胎而出,数学、物理学的力学、化学、生物学及医学开始迅速发展。安德烈·维萨里及其《人体的构造》、威廉·哈维及其《心血运动论》等不胜枚举的医学变革的代表。③现代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与突破:20 世纪初,物理学的“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引发科学革命,近代以来的物理学与天文学、化学与数学、生物学与医学等取得突破性进展[5]。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创刊 200 周年系列论文生动展示了医学的进步与变革[6]。

中国学科知识体系的历史性变革:①古代学科分支初显模式 :秦汉时期形成以天文、算数、农学和医学为主要分支的学科知识。《周礼》将医学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4 科。至元代细化为风科、眼科、咽喉科、针灸科等 13 科。②近代学科体系变革,西方学科体系引入: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标志着全新学科体系的引入。该学制将科学技术分为格致科(自然科学)、农业科、工艺科和医术科。医术科分为医学和药学。1905 年清朝废除科举,中国传统学科体系被西方的学科体系取代[5]。③现代学科体系形成与发展:民国时期伴随现代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现代学科体系形成并制度化。1949 年之后,经历照搬前苏联专业教育的模式,我国提出的“以任务带学科”发展模式,以及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的科技转向经济主战场的发展,学科体系更加完善,更加注重朝向国际科学前沿。

当代中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变化:由国家主管部门发布“学科分类与代码”,代表学科分类体系的国家标准;新旧版本的更替反映学科体系下各学科的时代变化。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首次发布国家推荐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 GB/T 13745-1992》。时隔 17 年,2009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共同发布《学科分类与代码 GB/T 13745-2009》*代替 GB/T 13745-1992。

新版《学科分类与代码》共增设 379 个新学科,包括学科群。其中,一级学科群 3 个,二级学科或学科群 39 个,三级学科 337 个。中医学与中药学依然并列共为一级学科,中医学依然为二级学科,其下三级学科一个未增加。与中医学并列的二级学科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分别相应增加 4 个、8 个三级学科。相对于中医学,现代医学新增 4 个二级学科及多个三级学科。

学科级别升级,代表学科知识增加与研究领域拓展。二级学科升为一级的 1 个,三级升为二级的13个。未涉及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具体情况从略。取消的学科,共计 29 个。情况同上,省略。

3.1.2  中外学科知识体系变革带给的启示

揭示中外学科体系的发生与消亡规律:近代学科体系取代古代学科体系,现代学科体系取代近代学科体系,是学科体系总体演变规律;古代学科体系从现代学科体系中消失,是学科消亡或可称为进入史学的规律;近代学科体系在现代学科学科体系中“凤凰涅槃”获得新生,是学科存在和欲取得发展的不可回避的规律。

昭示中国原有学科体系的蜕变规律:中国传统学科体系被西方学科体系取代。在这一历史性变革中,中国传统医学分科,适应时代要求,蜕变为中医学及其下各三级学科的现代学科设置,得以存在与发展。当前和今后发展趋向,如上面传统医学概念的国际权威机构定义给出启示所言,需要“凤凰涅槃”,经受严格科研设计下研究证明安全和有效的“结合医学”。

警示中医学科发展迟缓的现实:2009 年版《学科分类与代码》显示自 1992 年以来 17 年的学科变化:增加 379 个新学科中,现代医学二级学科增加 4 个,中医学依然停留在二级学科,新曾学科中医学中一个未有。这足以警醒中医学学科发展迟缓的现状。

3.2  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学科规律

从上述中外古今学科体系历史性变革的大框架看,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学科近 10 年以来的规律及其趋向清晰可见。

3.2.1  现代医学学科规律:“板凳到病床”,基础研究催生学科发展

板凳到病床“Bench to Bed”,就是基础研究尽快转化为临床应用,已形成转化医学。美国科学网站设立“Translation Medicine”专栏,专门研究如何促进主要是系统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转化。这一规律,即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极大催生现代医学学科的迅猛发展。

2010年欧洲联盟委员会发表题为“从系统生物学到系统医学”报告[7];同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通往个体化医学之路”[8];之后,欧洲科学基金委员会发表战略展望文件“个体化医学为欧洲公民——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朝向更精确的医学”*。

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透视(Perspective)”文章“为精确医学做准备”[9];2011 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生命科学委员会发布“朝向精确医学—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一个新的疾病分类学建立知识网络”[10];柳叶刀杂志随即发表“社论(Editorial)”“走向精确医学”,文中讲到对疾病的新的深刻洞察,来自基础研究,这可能引发疾病诊断和治疗及决策的革命[11]。

2012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述评“实现基因组医学”[12];2013 年西班牙医学杂志发表“系统生物学与 4P医学:过去、现在和将来”(4P医学,即“预见、预防、个体化和参与”的医学,因4个P字母开头,故简称“4P医学”)[13]。

以上显示,不足4年,基础研究催生5个医学新学科,而这代表着医学的新方向。并证明系统生物学为主的基础研究,转化并促进医学学科的发展,催生新学科的诞生。

3.2.2  中医学学科规律“来自临床,回归临床”,忽视基础,延缓学科发展“来自临床,回归临床”,或“中医原创思维下的学科自身发展规律”,是中医学近年从政府部门主管到学界大家近乎主导性的政策和观点,中医学学科这些年的发展轨迹也是如此,但现状及其结果如何呢?

上述 《学科分类与代码》 的结果分析,已给出令人警醒的证据。本课题组前期对近 10年中西医基础和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同样给出需要警醒的证据[14]。

以上,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这一主导中医学科发展的导向及轨迹,延缓了中医学科发展。

3.2.3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轨迹:脱胎古典,形成基础,学科分化,初现分支以教材、专著及学科队伍的变迁,显示学科轨迹。见图 5,图 6。

5.png

图 5 教材演变[15]

6.png

图6 专著显示学科发展与分化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与内经教研室人员,有分开者,多数合并之。

3.3  需要明确的问题

探查并把握学科规律,除上述外,还需明确 3大问题:学科共性规律与其自身特殊规律、学科内在规律与其外在规律、学科规律与行政主导。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可概括为:在本系列论文开篇中提出“理论前提”下,依据充分证据,运用演绎逻辑推理,就有望得出科学公认的结论[16]。

4  学科的角色作用与其评价

对于学科作用,国内外研究报道甚多。国际研究多从不同学科视角和学术发展创新的内外环境因素,展开详尽分析研究。前者如“什么是学科”**,后者代表性的有“学术环境的详情:在学科分支水平的荷兰理论”[17]。国内研究则侧重学科建设以及衡量学术水平的论文计量评价等方面论述。概括国内外研究认识和存在问题,结合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学科发展现状,本文提炼出如下3大作用。

4.1  作用:标尺、挖掘机、摇篮

4.1.1  标尺作用:衡量专业水平,引导深入研究

指学科具有从已有学术水准,衡量学者个人及其研究是否达到专业水平的评价作用。简言之,学科就是一把标尺,学者个人学术水平如何,学科标尺一量,其高低优劣,立马分明。

学科标尺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杂志及学科专家公平眼光两方面。其中专业杂志的标尺作用重要,国际著名专业杂志的更重要。众所周知,只有在国际知名专业杂志发表论文,才代表其研究跻身国际前沿。尽管对此学界也有非议,但迄今,这依然是衡量专业水准的最好标尺。学科标尺作用,对学科及其个人,都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衡量研究水平,关键是引导深入研究。

需要说明,即使当今学科交叉与多学科研究成为流行方式,学科标尺的衡量和引导作用依然不可也无法忽视。历史上 DNA 双螺旋模型的提出,当今系统生物学催生 4P 医学,无一不是从学科专业角度,深入研究所取得。

4.1.2  挖掘机作用,深化领域产生知识

指学科具有引导研究深入,深化研究领域,从而不断产生新知识的作用。无需赘言,只要浏览“Nature”、“Science” 及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网站上各个专业杂志,就一目了然学科“挖掘机”的这一作用。

4.1.3  摇篮作用,造就专业人才

指学科是人才产生的摇篮,具有培育和造就专业人才的作用。这一作用呈上而来又与其相互影响而发挥作用。上述两大作用必然产生和造就专业人才。

需要说明,如上所提学科交叉,此处讲专业人才,与当前关注的“通才”,是否矛盾?严格讲,只有立足专业之上的通才,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脚底无根蜻蜓点水式的通才,难以产生多大作用。

4.2  评价

评价词义,指对人或事物衡量、评定出其价值。价值,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学科评价,即对学科的作用进行衡量,评定其对于客观需求的价值。评价标准主要有定性和半定量与定量指标及方法。

4.2.1  新学科的评价

新学科,因其产生来源和形成导向不同,而有不同的评价。概括国内外有关研究,本文依据新科学的来源与知识内容的性质,把新学科分为两种类型;评价分为“认可、标志、标准”3 个层面,以此对应新学科诞生、成型和发展的不同阶段。

新学科类型:①原有学科的分支,延伸成的新学科。来源于母体学科、学科知识内容是其母体学科知识的细化,是该类新学科的两大共同特征。如中医基础学科中的中医基础理论曾经分化出的“中医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等;中医诊断学曾经分化出的“中医诊法学”、“中医辨证学”;临床学科中、西医内科分化而形成的“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均具有以上两大特征,故属于这一类型新学科。②原有学科的变革,诞生出的新学科。来源于其母体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新的知识内容,为该类新学科的两大共同特征。如上述所提到的“精确医学”、“个体化医学”、“4P 医学”等,均具有这两大特征,故属于这一类型。

新学科的评价:①学科变革诞生出新学科,适合于“认可”评价。该 评价以受 关注程度、相 关杂志发表介绍评价论文作为基本评 价指标。该指标标示一个新学科的诞 生。提出新学科的概念及方向,尽管尚未建立起学科的理论体系等,相关杂志跟进介绍评价,表明受到相当关注,就可获得认可评价。即表明该新学科诞生,如上面所论述“精确医学”等。无疑,该新学科进一步发展,依然需要下面的评价。②学科分支延伸成新学科,适合于“标志、标准”评价。标志评价标示学科成型。以代表该“学科知识体系”的专著出版为评价指标。即出版专著标志着该新学科基本成型。反之则无。标准评价代表学科达到国家标准或学术界公认。标准指标:①具备学科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以专著和其它出版物为指标;②具有相应的学科队伍,以研究机构、教学单位为指标;③学科作用与影响,以学术团体和专业期刊为指标。符合上述3项指标,表明该学科达到国家标准或学术界认可。无疑,以上分类及评价均有待进一步论证,尤其需要按照建立分类和评价的科研程序进行研究。

4.2.2  已有学科的评价

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侧重学科学者个人学术水平影响的评价,代表性有“如何评价生命科学领域的个人研究者,一个基于文献他引百分比的方法”[18];国内传统医学研究领域,侧重研究方法与结果科学可信度评价,代表性有 WHO“传统医学研究和评价方法学指南”*,侧重重点学科建设评价,本文对此从略;也已建立学科学术影响的文献计量学评价等。概括国内外研究,分为以下两方面简要论述:

4.2.2.1  学术水平及其影响的评价

指对学科成员集体及个人的学术水平及影响的评价。可参考国际上“基于文献他引百分比的方法,国内董琳等[19]提出的“学科评价之文献计量指标分析”[17]。

4.2.2.2  研究方法与成果的可信度评价

指对学科研究方法及结果的评价。WHO 提出这一评价指南,对中医学科研究及评价有特别值得借鉴应用的价值。依据研究设计及方法的不同,对临床研究结果的证据可信程度分为 4 层 6 级,即 I和 II 层分别分出 a/b 级别:Ia,对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analysis”获得的证据,可信度最高。IV 层从专家临床经验获得证据,科学性可信度最低*。

另外,还有资助与产出的绩效评价与学科带头人与队伍的评价,暂从略。

5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学科

国内外研究显示,任何一个新学科的提出与建立,都要对以下问题做出研究和回答。

5.1  新学科的名称与类别

5.1.1  名称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为“现代中基”)是这一新学科当前的称谓,但并不准确。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有以偏概全之嫌,理论只是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揭示和解释现象的那部分知识,详见上篇论文关于理论和科学理论的界定[14]。二是纵观国内外有关医学及其各分支学科,未见有冠以“某某理论”名称的学科及其命名。主要是因为科学界对理论及科学理论的确切内涵及其表现方式已有共识,或理论不能涵盖知识。

尽管如此,本文依然给出这一名称,主要基于不可回避的两点:一是现代中医中基脱胎于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与其它现代基础学科交叉而产生。原学科名称已经为中医药学界广泛认可,如果直接给出新的学科名称,短时间内难以为学术界接受。二是走向现代科学,是现代中医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前该学科名称也昭示它正在走向现代科学。当实现这一目标,该学科名称自然会给出新的符合表述规范的命名。这两条表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只是这一新学科的当前称谓。

5.1.2  类型

对照上述新学科类型,现代中基这一新学科,属于“原有学科的变革,诞生出的新学科”。做出这一归属的依据,是它具备该类型新学科的两大特征:一是来源于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并与其它现代学科交叉而产生;二是新的学科知识内容。上篇论文所展示出的“11 条原理和概念的科学内涵”[14],证明其全新的知识内容。因此,该新学科的类型归属依据充分,判定无误。

5.2  学科属性及其定位

属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规定其类别表现。学科属性的固有性质是其研究对象与方法,这规定着其表现类别。医学与中医学都具有基础与临床学科之分,现代中医中基这一新学科,无疑属于当前中医学的基础学科;当其率先走向现代学科体系之中,它将成为现代结合医学的基础医学下的一个学科。

明确这一定位可知,如同其他基础医学的学科一样,现代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是其必不可少的学科基础;上篇论文所提出的“桥梁原理”与学科理论的“三层五级,树状结构”[14],与此处学科属性及其定义,具备了逻辑的一致性。

5.3  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

5.3.1  研究对象与领域

它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人,研究中医学有关人的生理结构与其功能机制、导致人发病的病因与发病和传变规律及其机制,以及防治疾病的原则下具体效应机制;其次是人的替代物,实验动物及其表征病证的动物模型以及细胞与其细胞模型;再者,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原则与方法及评价标准。

之所以将研究对象确定为以上 3 个层面,是由其学科属性与定位以及学科概念所决定。以上研究对象的前两方面具体内容,无需赘言,仅就第三方面简要说明,前两篇论文已经显示,提出一新的学科概念与理论,如何面向现代科学,并与现代科学的概念及其理论相沟通交融[14,16]。现代中基是一“由现象描述迈向本质阐明的理论变革”,因此,研究并掌握建立科学理论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方法及评价标准,就成为该新学科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

研究领域指研究对象的范围及深度。每一学科确定其研究对象之后,还需明确其研究领域,即研究对象的范围及深度。各学科都有其研究范围及深度的界定,超出此界定,学科属性及其定位随之改变,或已经不是该学科了。例如,生命科学各学科,研究领域的深度到达构成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为止。超出此深度,如到达原子及量子层面,则成为原子和量子物理学。反之亦然。因此,明确学科研究领域的范围及深度,对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中基的研究领域,范围不超出上述研究对象的 3 大具体内容,深度在生命科学研究的程度之内。

5.3.2  研究方法

每一学科有其自身研究方法,更有和应用各学科共有通用的方法。

现代中基自身研究方法主要有:上述研究对象3 大内容的研究与评价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来自多年中医理论现代研究过程中探索形成的方法。例如,研究肾脏象和肝脏象生理指标和证候病理机制的检测方法、病证动物模型造模及评价方法,以及现代中基理论建立与评价方法等。再如,建立现代中基新理念的医哲分开方法、结论公认的方法等等(具体方法内容,另文发表)。无疑,这些方法需要按照建立科学方法的程序,做出进一步研究和评价。

该学科与其它学科共用的方法,包括病因调研的流行病学方法、病证机制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不再详述。

5.4  发展方向:深化领域,形成分支,开拓现代教学

作为一新学科,明确其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依据本学科国内外发展需求,确定以下 3 大方向:

5.4.1  深化研究领域

我们前期提出,脏象研究要由“以象测脏”发展为“探查内脏,揭示机制”。初步显示深化研究领域的设想。此次将其确定为第一发展方向,要求脏象、病因发病与病机及防治原则效应机制研究,由机体整体层面深入到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从而希望取得更为深入的发现,提出更为深刻的认识,促进本学科新知识不断产生。

5.4.2  促进学科分支

学科分化与新学科产生,是学术进步和知识增加的途径与标志。中基学科分化,是中基两代学人的追求。上面所谈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中基学科分化,延伸出四门三级学科,无奈几年之后,重又回归回原学科。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分化的学科知识过于重复。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就是研究领域未能深入,新知识未能产生。

这一发展方向,就是在上一方向基础上,着重向现代中医脏象学、现代中医病因发病病机学、现代中医防治学这 3 个学科分支发展,尽快形成新的3 个三级学科。

5.4.3  开拓现代中医教学

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的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当今社会科学思想和知识日益普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还能为几代人所接受?具备科学思想和知识的现代中医教学,已是摆到议事日程上来的大事。需要我们这代学人做出回答和响应。

这一发展方向,就是引导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尽快建立,专著尽快出版,同时现代中基的相应教材的尽快编写。具有现代科学思想和知识的现代中基将走向教学,为现代中医教学开拓路途。

6  结论及问题

6.1  结论

6.1.1  拟定出学科概念操作性定义

学科是科学技术的分支,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相应成型的学术规范和相对专业的人员队伍及其设施。

这是一实质性定义,符合其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的定义公式。也是一操作性定义,被定义的3项,都具有可检验性,能够由此得出相应的检验及其评价结果。

6.1.2  比较医学与中医学学科相关概念定义及分类的不同

缜密分析国内外权威机构有关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补充和替代医学等相关概念与定义及分类,证明国内机构定义,回避中医学与中医理论是否是传统医学这一学科属性定位;国际机构 WHO,美国 NIH、NCCAM 确认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是传统中医学和传统中医理论;TM与 CAM 在一些国家交互使用;在美国 CAM 疗法包括 5类,未有中医学;纳入科学观察的治疗分为 14 项,针刺与传统中医学分列第一和第十四;中医学仅是 CAM 其中占比例有限的部分。这对清醒认识中医学走向世界,在发达国家发挥多大作用,给出科学证据的参照。

上述分析还证明,CAM 包含的各种疗法,经历严格科研设计,取得高质量科学证据证明安全和有效,进入到 CM,形成 IM;WMS 是常规医学或西医外,也可考虑补充和替代医学构成的完备的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系统。这对中医学国内发展与走向世界发达国家的朝向,具有不可回避的参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医尤其是中医理论现代研究如何跻身国际前沿,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价值。

6.1.3 学科分类体系研究

中医学已列入几个国家学科和教学分类体系,位于医学和健康科学门类下,临床医学下的学科疗法及教学项目。对中医走向国际教学与医疗,有参照借鉴价值。

6.1.4 学科规律研究

古今中外学科具有发生、发展与消亡或曰转进史学的共性规律;中国学科体系古代已具雏形,近代得到发展,清朝“癸卯学制”标志着全新学科体系的引入。1905 年清朝废除科举,中国传统学科体系被西方的学科体系取代。现代科学体系更加朝向国际可前沿。

对国内外近 10 年医学学科和中医学学科发展研究,依据充分的证据,本文首次揭示出现代医学学科发展“板凳到病床”,基础研究催生学科发展的规律;中医学学科发展“来自临床,回归临床”忽视基础,延缓学科发展的规律。这对当前国家主管部门与学者研究如何促进中医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借鉴参照价值。

6.1.5  学科作用

依据充足资料分析和逻辑思维,本文首次抽提出学科具有“标尺、挖掘机和摇篮的三大作用”。标尺具有衡量专业水平,引导深入研究的作用;挖掘机具有深化研究领域,产生新知识的作用;摇篮具有造就专业人才的作用。这对认识和评价重点学科建设,促进中医学科发展,具有新的参照价值。

6.1.6  学科评价研究

本文首次分出“新科学与已有学科”的分类评价;首次区分出新学科的两种类型:①原有学科的分支,延伸成的新学科;②原有学科的变革,诞生出的新学科;首次提出“评价分为“认可、标志、标准”3个层面,以此对应新学科诞生、成型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科变革诞生出新学科,适合于“认可”评价。

该评价以受关注程度、相关杂志发表介绍评价论文作为基本评价指标;学科分支延伸成新学科,适合于“标志、标准”评价;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标准。这对学科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标准参照。

综上,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学科研究,由以上坚实立论前提,逻辑的得出新学科的名称类别、学科属性与定位、研究对象与领域和方法,明确提出“深化研究领域、促进学科分支与开拓现代中医教学”3 大发展方向。

6.2  问题及展望

研究论证中医学的新学科,涉及问题之多之深,超出本人预料。尽管孜孜以求,问题依然措手不及。主要有:①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及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澄清。这对现代中基乃至中医学整个学科建设,都是一基础概念性问题。②学科规律研究中的学科共性规律与学科自身规律、学科内在规律与外在规律,是两大重要基础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方能得出对中医学和现代中基学科发展的重要启示作用。

如果展望国际视野下的中西医学对比的中医学科发展研究,可能会对中医发展有真正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22732.html

上一篇:[转载]新理论:桥梁原理,揭示机制、解释现象、走向科学理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Ⅱ)
下一篇:[转载]干祖望:中西医结合史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