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曹东义:扁鹊医学与象思维

已有 2405 次阅读 2021-11-3 10:50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扁鹊秦越人生活于春秋末期,司马迁《史记》有其传记,称他是是中医学集大成的宗师,能够四诊合参,尤其善于诊脉。围绕扁鹊的有关记载,形成了许多历史之谜。

“见垣一方人”是民间猜想

司马迁写扁鹊传的时候,已经距扁鹊时代300年之上,他依据的材料,有可能来于赵国史书如《虞氏春秋》者(如扁鹊诊赵简子),也有取自战国策士的著作如《韩非子·喻老》(如扁鹊望桓侯),或者如时人的学术著作如韩婴的《韩诗外传》(扁鹊治虢太子尸厥),也有一些材料有可能来源于民间传说(如饮上池水、见垣一方人、长桑君的神仙描述、在赵者名扁鹊等)。

我们认为,扁鹊用上池水,服用了长桑君的“怀中药”,30天之后,突然达到隔垣见物的超越常人的目力,如今人所说的“特异功能”,这不应该是历史事实,而是出于民间传说,是一种神化医学家的夸张。我们这样认为,一是特异功能不常见,扁鹊是否有特意功能,“孤证不立”,不好推定。二是,扁鹊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有特异功能。所谓可以“见垣一方人”的“技术”,从来没有出现在扁鹊诊治疾病的过程之中。假如扁鹊真有一种别人不具备“隔垣见物”的特长,他应该经常使用才符合常理,可是我们见到的有关他的故事里,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应该出现的场景,这不是很值得怀疑的事情吗?

“尽见五脏症结”说明什么?

《史记·扁鹊传》说:“以此(特异功能)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从字面上看,扁鹊诊病都是使用“隔垣见物”的特异功能,很快就发现了五脏内在的症结,只是用诊脉作为摆设、名目罢了。好像他真有特异功能似的,其实这也是别人的猜测,而不是扁鹊本人的自夸。

何以见得?原因在于,治疗疾病,不仅需要发现病灶,关键在于如何消除病灶。假如扁鹊“尽见五脏症结”发现了患者的内在病灶,就应该想办法割除病灶,那样以来,外科手术的学术特色就不是西方医学的专长,而是东方中医所擅长的技术了。《黄帝内经》建立的学术体系也不会是这个样子,《医林改错》这样的著作也不会等到2000年之后的清朝末期才出版。

司马迁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脩序,弗能易也。”又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扁鹊是一个内科大方脉的创始人,或者是集大成者,而不是华佗那样的外科医生。

再说,“五脏症结”只能是一个宏观的病灶,不是细胞水平的诊断,更不是分子水平的攻击靶点。也就是说,即使扁鹊真的有超人的目力,可以穿越人体的外表,像X射线、B超、CT那样,可以发现内在的病灶,在当今社会也已经不是先进水平了,更不是广大中医工作者可以取法、可以自豪的事情,而是彰显中医短处的一大讽刺。

那么,扁鹊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学术特色?

“以脉测病”诊赵简子不知人

赵简子“专国事”,“虽名晋卿,实专晋权,封邑侔于诸侯。”他昏迷不醒五天,急坏了晋国的高层人士。奇怪的是,他们没有“求医于秦”,而是“召扁鹊”,请一个民间医生来看病。这也许有我们所不了解的苦衷,但是,扁鹊不知道其中的隐情,他只是说“血脉治也,尔何怪!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通过大量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公元前497年“赵鞅以晋阳叛”的原因,是他杀了同族的“邯郸午”,引发了晋国六卿之乱,即将开始一场血腥的兼并战争,而他处于极为不利的被动局面,不得不借用“扁鹊诊赵简子”这个事情,来转达“帝命”:“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夫熊与罴皆其祖也!”

也就是说,“扁鹊诊赵简子”这件事,所以被纪录于《赵史》之中,并不是因为赵简子的病情太重,更不是由于扁鹊医术太高明,而是因为这件事牵扯到赵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事件。

扁鹊以脉测病,在那个历史时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孤证”,《左传》记载的楚医诊断申叔豫装病不朝,就是用的脉诊决断。

靠“升降出入”论虢太子尸厥

西汉时期,《韩诗外传》、《史记》、《说苑》都记载了扁鹊诊太子尸厥之事,尽管叙述略有差异,但是基本内容出入不大,是比较可信的重要史料。在这则史料里,我们不仅可以知道扁鹊行医四方,有弟子数人,而且可以看到扁鹊诊治尸厥这样的严重疾病,所用的“指导理论”和“实用技术”。

扁鹊在没有见到病人的时候,通过简单问诊就知道了患者的大体病情,这说明他已经积累相当多的临床经验,并且这些经验已经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可以自洽自如地解释病变机理,指导临床实践,而且基本上都可以取得“抢救成功”的好效果。因此,他才敢于自报奋勇,即使有中庶子刁难他、嘲笑他,他也要“揭榜进宫”,而不是采用“望桓侯却走”那样的“技术路线”。

扁鹊自我介绍说:“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四诊是为了发现证候,而理论思考是阐明证候,指导治疗的。只要“病应见于大表”,在体表有了重要的指证,就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的基本特征。

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扁鹊让中庶子可以实际检验:“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经过验证,“虢君大惊”,扁鹊所言不虚。

扁鹊阐述尸厥病的病机是:“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於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蹙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从中不难看出,扁鹊的指导理论有阴阳、经络,有升降出入学说,有藏、五脏。他的理论与《黄帝内经》的有关学说,是基本一致的,并不矛盾。

眼望桓侯神色,知其病入骨髓

扁鹊望桓侯,尽管有寓言的成分,却充分反映了扁鹊医学的学术特点。他“望而知之”的专长,也就是《内经》推崇的学术特色。这个特点不仅外行人看起来神奇,就是中医人掌握起来也不是很容易。张仲景就说过:“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叹其才秀也。”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色脉可以通神,需要“目察”、“指别”,这样判断病情“可以万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能呢?是因为中医通过这种“象思维”,可以判断内在脏腑气血的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人体自组织能力的强弱。

扁鹊做为一个客人,他判断桓侯的病情,只能是远远地望,而不可能是切脉所得,更不是问诊所得。他望诊的最佳部位必然是五官,五官是五脏的窗口。面色、神态,往往是一个人健康状态的整体涌现。

《灵枢·五阅五使》“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脏,必当治理。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搏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脏腑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五脏深藏在体内不可见,但是它们的脏气可以在五官上反映出来;眼耳唇舌鼻分别代表肝肾脾心肺,前额与下颏,脸膛与耳垂,颜色与皮肉是否适中和谐,是否与四季相应,都是中医观察的指标。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扁鹊望桓侯,判断他的病情逐渐加深,应该是他的病色不断加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扩展到不同的脏腑,最后达到了“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的程度。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繁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象变的基础是体内的气变,凭着对于象的把握,就可以判断人体正气的强弱,邪气的多少,以及邪正进退的演变状况,预知疾病的转归、善恶。

2010610

资料来源:http://www.kundawell.cn/yxtl/lw-cdy.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10710.html

上一篇:[转载]曹东义:有关扁鹊研究的几大问题
下一篇:[转载]名医扁鹊为何被移出教科书?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