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
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1970)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及文学家罗素在1920年,应梁启超先生邀请,来到中国讲学。在中国一年多的时间里,罗素对中国历史文化以及当时社会现状做了充分的了解和精辟的分析。1922年,罗素在英国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将他对中国问题的思考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非常之美,但不重视科技成为其致命弱点
中国可以视为一个艺术家的国度,兼具艺术家所具有的所有善恶之德。其善可以与他人分享,而其恶却足以危害自己。中国人在艺术上的精致与合理,唯美与尊严会逐渐让人感受到,住的越久,就会越爱这个国家。
在罗素看来,中国人平和友爱,以礼待人,追求正义和自由。他认为中国有一种比西方更优越的文明,一个为了人类幸福的文明。通过培养艺术感受力,中国人懂得如何享受生活,获得幸福。
由于儒家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深远影响,中国人喜欢耍弄权谋,但另一方面,道家的淡泊和无为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知识阶层,使他们能在面对复杂状况时表现出一种淡泊和高远的情怀。
科技在中国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中国人不重视科技与效率,因此近代在与西方列强的碰撞中全面落败,他们被坚船利炮所破,以致中华民族富有的精致美感,被西方攻入后遭到恣意伤害和残忍破坏。
罗素的《中国问题》
中日虽然都是黄种人,但在经济和文化上差异很大
日本虽然有着明显的东方属性,但在实践中却运用一整套西方先进高效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因此在近代,他们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好的发展。
同样面对来自西方的入侵,日本在“武士道会选择战死而不是饿死”精神下,选择抵死反抗。日本人的野心不仅仅是对中国虎视眈眈,他们还要凌驾于白人之上。
罗素对日本人的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的聪明却很不以为然,由于日本人的野心缺乏道德上的正直,以致会成为人人都不待见的民族。
罗素预见性地提出日本和美国终有一战,但是“如果两国交战,哪怕历时十年,最终必然是日本败北。”
罗素1920年在中国
中国以儒家思想治国,他们不是穷兵黩武的国家
两千多年来,中国统治阶层一直用儒家思想治国,他们的行政管理不像西方国家所要求的那样具有冲动性和破坏性,中国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
中国人的态度天然地雍容和蔼,以礼待人,但如果一定要逼中国人展示其能力的话,他们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只为人类自由,而不要世界霸权。
中国的目标对其自身和全世界的未来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外患解除,那么,中国文化复兴很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比已知的任何文明都要更好的新文明。
罗素与中国学者们在一起
憎恶资本主义社会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寄希望于中国创造出更美好的新文明
罗素对于资本主义无休止地追求利润深恶痛绝,认为是造成民众苦难和国际战争的根源,他希望中国人能将自己的古代智慧融入现代科技,从而创造出一个比欧美更好的新文明。
中国人应该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借助它来解决现代问题。中国的先哲教导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客相争,而是和谐共处。西方则建立霸权国家,用科学体系来征服世界其他国家。
对中国来说,不仅仅是政治独立,同样重要的还有文化独立。中国如果只是为了民族幸存而降低到西方水平,那不仅对中国,对世界来说也是一种不幸和损失。
罗素与夫人在中国
后记
罗素在1930年写道:“我不能确定……美国的问题是否比中国的更大,然而,在未来的一两个世纪里,美国会变得更重要,但随后(主导作用)将转到中国。我认为,这是美国非常担心的。”
罗素认为,中国可以像他们过去所做的那样,对新文明做出极大贡献,但他们将会遇到美国统治阶层的百般阻挠,因为美国人相信自己的文明才是完美的。
从罗素发表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他所预言的一系列事情,比如日本对中国的野心,美日战争,特别是当下中国在民族复兴之路上遇到美国的百般阻挠都成为现实,实在不得不令人佩服罗素深刻的洞察力和非凡的远见卓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