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43)

已有 1715 次阅读 2019-12-31 17:42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一百四十三、(英)乔纳·格里斯著译者 孙冰洁 王亮. 研究方法的第一本书The Foundations of Research[M].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01.

(一)内容简介

本书由英国人乔纳森·格里斯编写而成,旨在使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术语,并且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些研究术语。如果你仅懂得一般研究的基本词汇,那么在你的论文中,你就不大可能会选择使用正确的理论、概念或方法。如果你拥有正确的工具并懂得如何利用这些工具,那么研究过程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更加迅捷。

本书是通用的、不受学科限制的,也就是说,本书不涉及任何学科分类及它们的假设,只是介绍对大多数社会研究都通用的工具,是高年级本科生和那些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的宝贵读物。

作者简介

乔纳森·格里斯(Grix J.),伯明翰大学高级讲帅,同时也是德国研究所(Institute for German Studies)的副主任。

该书目录

1章  研究的本质

1.1 研究的“语言”

1.2 研究的本质

1.3 博士这一过程的本质

1.4 为什么要读博士

1.5 在合适的地方学习

1.6 时间问题

1.7 熟悉规则

进一步的阅读材料

2章  研究的具体细节

2.1 研究的工具

2.2 研究的关键词

2.3 小结

重要的阅读材料

进一步的阅读

3章  开始进行研究

3.1 开始

3.2 分析层面和研究类型

3.3 研究类型

3.4 小结

重要的阅读材料

进一步的阅读

4章 研究的基础部分

4.1 本体论

4.2 认识论

4.3 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观点

4.4 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方法和原始资料之间的方向性关系

4.5 “社会资本”争论

4.6 小结

重要的阅读材料

5章  介绍重要的研究范式

5.1 研究范式

5.2 研究的主要视角

5.3 总结:学科、视角、讨论和跨学科性

5.4 跨学科或“后学科”

5.5 小结

重要的阅读材料

进一步的阅读

6章  研究中理论的类型和使用

6.1 引入理论

6.2 关于理论的传统观点

6.3 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6.4 研究范式和理论的作用

6.5 理论的不同应用

6.6 归纳法和演绎法理论和研究

6.7 小结

重要的阅读材料

进一步的阅读

7章  介绍研究方法

7.1 定量研究

7.2 定性研究

7.3 定量-定性二分法——虚假的对立面

7.4 方法

7.5 三角测量、混合方法和数据

7.6 小结

重要的阅读材料

进一步的阅读

8章  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剽窃和伦理

8.1 为什么要担心学术规范、剽窃和伦理?

8.2 研究中的伦理

8.3 研究中伦理的封闭区间

8.4 小结

重要的阅读材料

进一步的阅读

9章 结论——要点小结

附录1 研究过程的各阶段

附录2 术语表

精彩书摘

以网络为基础的活动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将剽窃的可能性推进到了一个非常难以估计的程度。特别是集中于提供可用信用卡购买的学术论文的网站,使得作弊的机会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而捉到这种明目张胆的作弊行为的机会却变得渺茫了。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都在电脑上撰写他们的论文,并且通过电子的方式提交这些论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事实意味着使用搜索引擎可以相对容易地核查出作弊行为。为了避免任何的误解,如果你使用了网站上的任何材料,都要确保标注了正确的网址和日期。

正如Rosamond所指出的,通常在截止日期临近时以及资金近乎枯竭时,想要进行剽窃的感觉会更强烈。要从一开始就学会良好的时间管理技能,并且避免将那些你不能诚实地说明的问题都包含在你的论文中。你越来越需要保护自己避免因为进行剽窃而被指控,尤其是要严格的遵循关于数据所有权、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法律。下面针对该如何避免学问造假和被指控剽窃提出了一些建议。

前言/序言

本书的很多观点都是笔者在伯明翰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授“社会研究导论”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这一课程原本是基于之前的一本书——《解密研究生研究》(Demystifying Postgraduate Research)。《解密研究生研究》一书源于与Charlie Jeffery的一次闲聊,我们打算开设一个课程,向德国研究机构的(Institute for German Studies)那些刚入学的研究生讲解研究的具体细节。
  本书发扬了上述想法,并建立在上述想法的理性之上,即学生和学者们在开始进行研究之前需要去理解研究的工具和术语,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员都需要熟悉研究的语言,从而能够理解并创作条理清楚的学术作品。本书针对的就是这些读者群体。对于那些初次进行研究(例如正在撰写本科论文或硕士论文)的人来说,本书为建立研究工具和术语平台提供了指引;对于博士研究生和研究人员来说,本书提供了特定研究领域的参考(如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相关问题);对于所有人来说,本书都可以被当做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论课程的补充。

(六)插图:构成研究的基石之间的相互关系


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既是哲学研究的三个基本方向,也是哲学领域中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基础,认识论是本体论的发展与应用;同样,认识论是方法论的基础,而方法论则又是认识论的发展与应用。正是由于人类对上述三个不同层次的深入研究,才使哲学结构化,使之成为指导人类认识的一门完整和有用的学科。

本体论研究的课题是世界的本原为何物,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要探讨的最本质和最深刻的问题。不过,在近代,有很多人认为本体论是一个不可知的问题,并明确提出应将本体论从哲学中彻底地清除出去,因为研究不可知的问题是没有认识意义的。

19世纪起,掀起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这些批判集中的焦点就是本体论。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哲学流派都或多或少地赞同,将本体论从人类的认识范畴中剔除出去。比如,实证主义学派认为,本体论是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因而不属于科学的范畴,没有认识意义。实证主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人类所能感受到的现象世界,才是具有认识意义的研究对象。他们认为,人类的认识应该仅限于此,之所以形而上学被发展到了极点,以至于严重地阻碍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就是因为其关于本体论的研究超出了人所能及的范围,使人类的认识误入歧途。然而,实证主义自身也是有问题的,实证主义将认识局限于经验,使认识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停留在唯象的认识层次上。

由此我们看到,本体论在哲学中是一个既不能回避,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本体论使哲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没有本体论的哲学,是不完备的哲学;而研究本体论的哲学,又是不成熟的哲学。

其实,在现实的生活中无论我们是否研究本体问题,该问题在人们的头脑中始终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只是简单地用朴素的唯物思想,将本体归结为外在的客观世界,或从唯心论出发,相信上帝是世界的本体。此外,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世界本体的问题——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哲学问题,我们就永远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正确地理解和认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

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使人类关于本体的认识在哲学上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呢?是由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停留在一维认识的观念上,习惯于形而上学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意义上讲,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进行的批判是十分有益的。只是,我们不应该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来批判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下解决不了的本体论问题,更不能将本体论连同形而上学一起抛弃。即便是形而上学也不能简单地予以全盘否定,其作为一维的思维方式,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也曾有过积极的作用,在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不可或缺的。

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现代哲学又开始逐渐地回归本体论。比如,分析哲学认为,应该把存在者和存在区分开来,两者的含义和概念是不同的。由此,人们把世界细分为自在世界和现象世界。人们已经意识到,其感觉到的世界(现象世界)和真正的外在客观世界(自在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在此,人们开始用二维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其所面对的世界。

由于物质的实体性被物质的存在状态所取代,所以当我们观察和感受物质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物质的存在状态。而且,我们对物质观察得越深入,对物质存在状态的干扰也就越大。甚至我们无法分清楚在所获得的结果中,究竟哪些来自认识客体的贡献,哪些来自认识主体的影响。因为,我们所获得的,只是两者的相互作用。

于是,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认识的困境, 如果不与自在之物发生相互作用,我们就无法了解和认识自在之物;但是,如果我们与自在之物发生相互作用,我们所感受或认识到的就不再是自在之物,而仅仅是与自在之物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被主体污染而变性的自在之物。于是,我们所感觉到的自在之物已不再是原来的自在之物,而成为一个新的事件。

将现象世界与自在世界相分离,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个飞跃,这一飞跃的重要性,可以与产生概念的重要性相提并论。后者使人类的认识摆脱现象的束缚,而前者则帮助人类揭开了自在世界的面纱。在此之前,自在世界被现象世界所掩盖。

通过将现象世界与自在世界分离,我们将关于本体论的问题转化为关于自在世界的问题,而我们已经知道对于自在世界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必须连同认识主体一同考虑。于是,对于本体论的问题,既不能像形而上学那样将其全盘接受,又不能像实证主义那样将其完全放弃。我们应该用二维的思维方式,舍弃本体论关于绝对的认识,保留其相对认识的部分。

于是,本体论作为哲学研究的内容是有意义的,但这个意义只限于对其认识的相对部分,即局限在相对于主体的那部分自在世界。只有相对于具体的主体,作为本体的客体才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所以,人类关于本体论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比如,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封闭体系,任何超出宇宙范围的本体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们无法获得关于本体的绝对认识,我们不知道宇宙之外是什么,我们也不可能再进一步地分割构成宇宙的量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于本体的认识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本体的相对认识,我们已知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宇宙的量子是由普朗克常数h定义的。关于本体的这些相对认识,为我们认识世界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就足够了,即便是相对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因为,虽然人类的认识是关于自然界的同构系统,而同构系统相对于自然界不同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是不一样的;但是,由于自然界的变化是不连续的,我们所能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是有限的,只限于宇宙的范围内。比如,我们并不知道,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所以,一方面没有必要为无法认识哲学的本体而烦恼,另一方面也不能连同现实的本体一起放弃。根据自然哲学第二定律——凡具体的都是有限的,只有抽象的才是无限的,作为抽象的哲学本体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只有针对具体的宇宙和主体,世界的本体才是存在的。所以,本体论虽然只具有相对的认识意义,但由于人类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人类的认识所涉及的客体是具体而有限的,因此关于本体论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认识意义。比如,我们已经获得的关于本体的相对认识,即关于宇宙的认识,有助于建立一个有机的宇宙景观,而有机的宇宙景观又为二维认识观的产生奠定了认识的基础。

认识论是在本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类的认识问题。如果说自在世界需要我们进行关于本体论的研究,而现象世界是我们的认识对象,则理论世界就需要我们进行关于认识论的探讨,以确定理论世界与自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关系,进而指导我们更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理论世界。具体地说,认识论是要说明人类的认识究竟为何物。按照一维认识观,人类的认识(理论)要么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与摹写,要么是主观世界的意志与显现,它们都是原有事件的再现。而根据二维认识观,人类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由主体和客体双方共同确定的,是认识主体构建的关于认识客体的同构系统,是关于认识客体的相对认识。

不同的本体论会导致不同的认识论,而不同的认识论又可以决定不同的方法论。比如,与唯物论和唯心论等绝对的本体论相对应的是一维认识观,而一维认识观所应用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反之,与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相对的本体论对应的是二维认识观,而二维认识观所应用的方法论则是辩证法、概率逻辑和构建逻辑。

根据二维认识观,人类的认识(理论)是在现实世界中实际发生的新事件。这一事件是前所未有的。认识的进步和理论的好坏,除了取决于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大小外,还取决于认识效率的高低。因此,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人类所采用的认识方法在原则上是无限的。作为认识的工具,人类的认识方法只有使用是否得当的区别,而没有好坏之说。二维认识观为人类的认识方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应用空间,使方法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于是:

本体论的相对性决定了认识论的二维性,认识论的二维性又决定了方法论的多样性;而本体论的相对性、认识论的二维性和方法论的多样性,共同为人类的认识奠定了新的哲学基础和发展框架。

如果只是孤立地研究本体论,那么由于本体论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因而是没有认识意义的。然而,本体论的相对性,可以使我们产生二维认识观,进而获得方法论的多样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明确人类的认识目标即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可以知道何者为,何者不可为,从而使人类的认识获得更大的效率。

因此,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只有当它们共同作为哲学的一个有机认识体时,才具有它们各自存在的价值和认识意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认识意义就在于,作为认识工具必须彼此相匹配,进而从它们各自不同的角度提高人类的认识效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12259.html

上一篇:[转载]王华生:医学本体论的历史演变
下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117):钢琴考试
收藏 IP: 120.229.10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 0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