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并把“阴阳家”列为六大学派之首。
邹衍是道家的代表,也是阴阳家的创始人,五行学说的创立者。邹衍是战国时期齐国人,生于齐威王晚年,齐宣王时学于稷下学宫,先学儒术,后来看到国君淫侈不尚德,于是对原始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加以改造,创立新阴阳五行学说和五德始终说,为秦始皇代周提供了理论基础。邹衍是最早把阴阳和五行概念结合起来,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阴阳五行生克学说,包括五行论、“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在当时影响巨大,盛极一时。
据传邹衍的著作很多,《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著录《邹子》49篇、《邹子终始》56篇,洋洋洒洒十余万言;另据《汉书刘向传》记述,邹衍还有《重道延命方》一书,这是一部医药养生的书籍。可惜,邹衍的这些著作全部失传。我们现在只能从残存的零星资料中了解他的思想学说。邹衍的治学方法是“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从时间上来看,先从人所共知的黄帝谈起,推而远之,直到天地未生之时,甚至更加久远,至不可考究的混沌状态。从空间上来看,先列中国的名山大川、珍禽异兽、水土植被,再推至海外人所未见之物。所以他的思想宏大不经,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特别是他的天人学说更是具有神秘主义倾向。
从现存的有关资料看,邹衍的学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然学说,论宇宙生成发展的历史。从邹衍的治学方法来说,他已经有了时空观念,形成了宇宙观。由于他善谈天人之说,所以也被称为“谈天衍”。
二是地理学说,即大九州说。他说中国是“赤县神州”,神州附近还有八个这样的州,合起来共九州,周围又有大海环绕,与天相连,人民不能相通,而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小州天下共有八十一个,儒者所说的中国仅占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邹衍突破了当时人们狭隘的地理观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激发了人们对域外探索的热情,有的学者因此称邹衍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家。
三是阴阳五行学说,其中又可分为五行相生说和五行相胜说,以及在五行相胜说基础上演绎历史发展规律的终始五德说。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对宇宙间的事物用演绎法进行分类,以阴阳五行为公式来解释其他一切事物的存在。他用阴阳来解释天地、昼夜、男女等自然现象和尊卑、动静、刚柔等抽象观念;用五行统辖时令、方向、神灵、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五行相生说是在继承传统的五行学说基础上加以系统化而形成的。这种学说为政权服务的政治性很强,突出地表现在邹衍继承了《管子》的《五行》、《四时》、《幼官》等篇的五行学说,从而使明堂制度更加完善,为齐宣王、齐湣王将为天子制定四时教令。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邹衍列于稷下诸子之首,称“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史记·孟子苟卿列传》记载:“邹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国平原君则行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邹衍因为其思想在齐国受到了推崇,所以名声远扬,受到各国国君礼遇。邹衍到梁国,梁惠王亲自跑到郊外迎接;到赵国,平原君侧身行走,用衣袖给他拂拭坐席上的灰尘;到燕国,燕昭王抱着笤帚后退着扫地,唯恐尘土弄脏邹衍的衣服,请求邹衍将自己列入弟子名单以便请教,修建了碣石宫,亲自前往那里拜邹衍为师,听他讲课。
燕昭王死后,由燕惠王继位。惠王与昭王不同,对于先朝旧臣并不那么信任,这时燕齐局势逆转,加之邹衍又是齐人,燕惠王听信谗言,把邹衍逮捕下狱。《后汉书·刘瑜传》:“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邹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五月是盛夏时节,下霜震撼了燕国,于是邹衍得到平反释放,之后回到齐国。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不仅在当时受到重视,而且对后世的学术和政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学术而言,董仲舒将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儒学相结合,开汉代儒学阴阳五行化的先河。就政治而言,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以秦文公出猎获黑龙作为水德兴起的符瑞,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遂成为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
邹衍虽然没有成为伊尹、百里奚那样的名臣,但是,他在阴阳五行学说方面的巨大成就,以及在那个时代的声誉与影响,是凌驾于其他诸子百家之上的,对其他学派形成了碾压之势。从现存资料看,邹衍不讲周易,不讲八卦,只讲阴阳五行,就取得了近乎改天换地、登峰造极的成就。可惜的是,阴阳学派虽然盛极一时,却后继无人,所有著作,全部失传。
相传,邹衍在燕国时常去各地考察,这年春天,他来到渔阳郡(今天密云的西部),见此地依然还是冬天,寒气太盛,草木不长,百姓生活困苦。
邹衍便上了郡城南边不远的一座小山上,吹起了律管,演奏春之曲,一连吹了三天三夜,在他吹律之后,这座小山便飘来暖风,阳光明媚,冰雪消融,整个渔阳大地变暖,万物复苏,农民赶紧耕地播种。这年庄稼长得特别好,五谷丰收。邹衍又从全国找来了许多当地缺少的良种,教给农民识别,教他们不同的耕作方法。从此,渔阳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邹衍离开渔阳之后,百姓怀念他,便把他吹律管的小山定名为黍谷山;山上建了祠,叫邹夫子祠;后来此地便成了密云一景,叫“黍谷先春”。
邹衍吹律的传说在汉朝许多诗文里就有记载。唐朝时李白曾写过一首《邹衍谷》的诗来盛赞邹衍:
燕谷无暖气,
穷岩闭严阴。
邹子一吹律,
能回天地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