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种(race)是根据体质上可遗传的性状而划分的人群。通常,根据肤色、发形等体质特征把全世界的人划分为4个人种:①蒙古利亚人(Mongoloid)或称黄种人,肤色黄、头发直、脸扁平、鼻扁、鼻孔宽大;②高加索人(Caucasoid)或称白种人。皮肤白、鼻子高而狭,眼睛颜色和头发类型多种多样;③尼格罗人(Negroid)或称黑种人,皮肤黑、嘴唇厚、鼻子宽、头发卷曲;④澳大利亚人(Australoid)或称棕种人,皮肤棕色或巧克力色,头发棕黑色而卷曲,鼻宽,胡须及体人类起源毛发达。在每个大种之下,还包括若干小种。
四大人种是怎么来的?这一直是人类学家重点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人种起源理论(theory on origin of humanraces),即现代人种是在什么时候从那一阶段人类开始形成的和怎样形成的理论。
早期的研究,表现出人种起源一祖论(monogenism)和多祖论(polygenism)的论战。一祖论者认为各人种都由同一种古猿起源;多祖论者认为各个人种是从不同的古猿独立的发展而来。例如,有的多祖论者认为白种人起源于黑猩猩;黑种人起源于大猩猩;黄种人起源于猩猩。而这三种猿类分别是三种猴类的后代。但是,多祖论已被科学证据所否定。因为现代各人种属于生物学上同一个物种,各人种主干之间存在过渡类型,以及各地区发现的人类化石形态具有共同的阶段性变化等事实表明,它们在人类或早或晚的阶段上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在一祖论确定后出现了人种起源的单中心说(monocentricism)和多中心说(polycentricism)。单中心学派认为现代各人种由某一地区的更新世晚期的早期智人扩散而形成;多中心学派则主张它们是当地不同类型的早期智人甚至更早的直立人的后代。
魏登瑞在1946年首先提出多中心说。他认为在直立人阶段的早期或更早,人属已经分布在旧大陆的大部地区。直立人的这些地区类型以直线进化(orthoge-nesis)的形式沿着共同的方向独立地演化,导致现代各人种主干的发生。他提出4个起源中心:①小亚细亚,由斯虎尔人经西欧克罗马农人到欧洲白种人;②东非或南非,由布罗肯山人到非洲黑种人;③华北,由北京猿人到亚洲黄种人;④巽他群岛,由爪哇猿人经昂栋人和瓦贾克人到澳大利亚人。强烈地支持多中心说的是美国人C.S.库恩。他认为在形态上存在差异的,地理上隔离的5种直立人在不同的时间跨过智人的“门槛”。
单中心学派认为在同一地区的直立人或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颅骨的解剖结构并没有精确的继承性;主张以对选择的适应解释其中的某些相似;从而提出现代人种的变异性是从具有现代形态的一个中心群向外扩散,在当地选择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美国人W.W.豪厄尔斯借用《圣经》上的故事把这种学说称为“诺亚方舟假说”。他们提出的观点:
首先,任何一个人种都没有某个或某些专有的基因,人种之间的差别仅仅是某种或某些基因的频率不同。例如,决定血型的IA等位基因在欧洲白种人中频率比较高,IB等位基因在亚洲黄种人中频率比较高。Ii等位基因在南美印第安人中比较高。但它们都有 Ii、IA、IB3种等位基因。其次,由于各种中间类型的存在,各种族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例如,埃塞俄比亚人和南印度人的特征介于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南西伯利亚人和乌拉尔人的特征介于白种人和黄种人之间,而千岛人则具有白种、黄种、黑种3个主要人种的特征。而且,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文化隔离,但是这些并没有导致生殖隔离。种族在遗传上是“开放”的,不同种族之间可以通婚,都能产生生命力强的后裔。人类是迁徙能力很强的物种,各种各样的隔离都会由于迁徙而引起的相互作用所打破。由此可知,任何企图进行“纯”种族分类的想法都是错误的。
因此,按肤色、鼻形等体质特征来划分人种并不可靠,这些特征主要是由于对气候的适应而产生的。造成肤色差异的主要因素即是血管的分布和一定皮肤区域中黑色素的数量。黑色素多的皮肤显黑色,中等的显黄色,很少的显浅色。黑色素有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能力。生活在横跨赤道的非洲的黑种人和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棕种人具有深色的皮肤,可使皮肤不至因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而受损害。紫外线可以刺激维生素D的产生,因而,深色的皮肤可以防止产生过多的维生素D,而导致维生素D中毒。相反,白种人原先生活在北欧,那里阳光不像赤道附近那么强烈,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会危害身体,而且能刺激必要的维生素D的形成,因而北欧白人皮肤里的色素极少。
鼻形也是如此。生活在热带森林的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鼻子的温暖湿润空气的功能不很重要。而生活在高纬度的白人有较长而突的鼻子,可以帮助暖化和湿润进入肺部的空气。黄种人的眼褶可能与亚洲中部风沙地带的气候有关;扁平的脸型和半满的脂肪层能够保护脸部不受冻伤。 这些种族特征大约是在化石智人阶段形成的。由于人类物质文化的进步,大多数种族特征早已失去适应上的意义。今天,一个黑人可以很好地生活在高纬度的北欧,他完全不需要靠阳光中的紫外光去产生维生素D,而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必要的维生素D。白种人也可以借助衣服、帽子以及房屋等设施很好地生活在赤道附近。
单中心学派和多中心学派在原则上都承认人种形成的原因是选择、突变、迁移和遗传漂变。但在解释自己的学说时实际上只是强调这些互相颉颃的因素的一个方面。1984年,美国的M.H.沃尔波夫、中国的吴新智和澳大利亚的A.G.索恩认为,非洲是人科的起源的中心地区,由于小群体效应而产生的遗传漂变和环境变异的选择作用,在人科从这个中心向边缘地区扩散中已形成了多类型的群体(polytypic po-pulations)。由于维持区域内的连续性以及地区间的差异性所必要的选择和遗传漂变与保证物种的统一性所必要的多向的基因流(迁移)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地区上多态的变异性在更新世大部分时间里得以保持。
以上关于物种发生过程的理论不可避免的渗进人种起源的讨论之中。系统渐变论是以旧种性状逐渐改变和积累解释新种的形成;间断平衡论认为这种渐变不足以产生新种,也不是旧种所有类型都可以转变为新种,只是其中的一个新的适应的物种,并通过扩散迅速代替旧种。
通过人种起源的理论研究,一些基本事实已经清楚:全世界现代人类属于生物学上同一物种。不仅如此,在进化的各自阶段中也基本保持了(是否完全保持,仍在讨论中)其物种的统一性。在现代人种主干区域范围内,一些人种特征在直立人以后的各阶段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类似。不仅欧洲,而且东亚和非洲也是人种起源和进化的主要区域。以前关于人种起源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中、东欧和西亚的尼安德特人的地位上,而忽视了世界上其他地区。这些是人种起源理论研究已经取得的主要进展。由于化石材料的局限,也由于物种形成的生物学机制尚无定论,现在仍然不能说人种起源的问题已经十分清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