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糖尿病治疗史及发现胰岛素的故事

已有 3908 次阅读 2019-10-28 16:35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糖尿病治疗史, 发现胰岛素 |文章来源:转载

黎明与黑暗

 1915到1922年之间,关于糖尿病有这样一句玩笑话;“如果治疗会饿死,如果不治会病死,与其饿死不如病死。”这句看似无奈而又残忍的玩笑话,说的就是在胰岛素发现之前,糖尿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饥饿疗法。顾名思义,饥饿疗法的理念是严格限制糖尿病病人每日摄取的能量,以使得尿糖阴性,同时尽量满足生存需要。当时人们还不知道Ⅰ、Ⅱ型糖尿病的分类,因此该疗法对于那些体重原本就超重的病人,自然可以从中获益,但是对那些消瘦的病人来说,却越发瘦骨嶙峋,甚至会因饥饿而死。即便成功控制了饮食,尿糖转为阴性,又幸运地没有继发感染,但也不过延长数周最多数年 的生命,大部分人难逃死亡的劫难。这“残忍” 的饥饿疗法是当时治疗糖尿病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发明者弗莱德里克˙艾伦是20世纪初全美最著名的糖尿病医师之一,饥饿疗法也被叫做“艾伦疗法”。   

多年研究糖尿病和胰岛素的历史学家迈克尔˙布利斯这样描述艾伦“一个严肃的、冷峻的、不知疲倦的科学家,对自己的疗法很有信心……在一些极端的病例上,饥饿疗法显得冷酷无情,受到了糖尿病病人、家属、 其他医生的强烈抵触。”艾伦因此没有在医学史上一鸣惊人,在人们的回忆中他也并非是个和气友善之人1922年当胰岛素被发现并正式投入市场后,艾伦作为全美著名的糖尿病专家,第一批参与了胰岛素的临床使用,他的饥饿疗法由此渐渐被大家遗忘。

即便在饥饿疗法相对受欢迎的时代,人们也常质疑艾伦:如此严格限制饮食,甚至是加重病人的痛苦,换来的不过是勉强延长了一小段生命时光,有什么意义呢?对于质疑,当时和艾伦齐名、后来成为享誉全球的糖尿病学家的艾略特˙乔斯林如是回答:“我们给这些孩子和大人应用饥饿疗法,是因为怀着微弱的希望,期待某种新方法的诞生……”

尽管和艾伦拥有类似的治疗理念,强调患者自律,乔斯林却更受糖尿病病人的喜爱,因为他有一双温和认真的眼睛,像个正直谦和的长者。在乔斯林的执业生涯之中,他和团队与无数的糖尿病病人保持着密切联系,病人们把自己的不适、疑问甚至生活中的其他小事写信告诉乔斯林,他一一作答。在还没有胰岛素的日子里,乔斯林见证和记录了太多病人的痛苦,自己也备受煎熬。饥饿疗法的关键是维持尿糖阳性和低血糖反应之间摇摇欲坠的平衡,每一天都要求病人近乎无情的自我克制……在1918年写给一个年幼病人的家庭医生的回信中,乔斯林无奈地说:“能够维持目前的治疗状况已属不易,有时候想要改进治疗,却得不偿失。”

荣耀与丑闻 

1921 到 1922年,期盼已久的曙光终于到来。名不见经传的加拿大外科医生弗莱德里克˙班廷和他在多伦多大学的同事们发现了胰岛素。作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胰岛素的背后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在实验室技术还未成熟时,美国礼来药厂加入了胰岛素的改善和研发,使得胰岛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实验室到药品市场的转换,在胰岛素发现后仅一年的时间里,班廷和实验团队的生理学教授约翰˙麦克劳德就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在巨大的成功和荣耀的背后,却是多伦多胰岛素实验团队成员之间长久的不和。班廷最初提出胰岛素的实验设想时,作为一个已经成名的医学权威,麦克劳德拒绝了他,相比班廷的莽撞和激情,麦克劳德对于医学界在试图寻找和获得“胰岛素”的道路上所经历的失败和困难了解得更多。但是在班廷的再三请求下,麦克劳德为他提供了实验室、实验动物,并帮他找到了助手——研究生查尔斯˙贝斯特。在麦克劳德外出的暑期,班廷和贝斯特克服了酷暑和实验动物短缺等困难完成了初步的实验,得到了喜人的实验数据。当麦克劳德返校后,他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的思路可能会改变世界。尽管在实验之初缺席,但麦克劳德作为团队里学识最丰富的指导者,一直都在为班廷和贝斯特提供建议和帮助,在胰岛素提取的困难阶段,麦克劳德介绍优秀的生化学家詹姆斯˙科利普加入实验团队,突破了方法学上的瓶颈。 

在取得关键成功之后,班廷认为麦克劳德窃取了自己的成果,还抢走了属于贝斯特的荣耀,而贝斯特作为年少的学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碍于班廷的加拿大人身份而自己却是英国人,麦克劳德在多伦多受到了不少的误解和贬斥……

多年以后,迈克尔˙布利斯完成了《发现胰岛素》,在书中他将发现胰岛素的荣誉归功于整个团队。毋庸置疑,即便是在科学家们相互怀疑的时候,他们还是同心同德地完成了这个改变了糖尿病历史和挽救了无数人生命的实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03758.html

上一篇:[转载]神奇的1543
下一篇:[转载]“手卫生之父”——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
收藏 IP: 120.231.2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