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远:链接“一个外行看中西医结合”
赵宏杰:对中医的高级黑(一)提高疗效
有一种黑叫高级黑,表面上是粉实际是黑,对中医的高级黑有典型的几种,提高疗效是其中一种,有人会说提高疗效有错吗?错不错,要看怎么说?
西医没有为提高疗效努力吗?为什么西医不大说提高疗效?中医说提高疗效,往往暗含着跟过去对比,但是过去的人和环境与现在的人和环境大不一样啊,我说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如果能象你祖/父那样生、养三五个孩子,你就有条件要求中医达到历史上曾经的疗效。
我们看到史上中国经济远超日本国时心理淡然,近年尤其首次看到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国成为全球第二时,多多少少是有点小激动,小感慨的,可是中医比较当下治疗效果的时候,为什么要跟高大上的祖宗比,而不跟眼前的西医比。
中医+西医的疗效比单纯西医的疗效好20%难吗?一个中医中专生+一个西医中专生的疗效比一个单纯西医本科生的疗效好20%难吗?
在医院疗区工作过的中医应该知道,疾病的表现包括症状体征+指标,这几项并不都是同时改善的,往往是有先有后。多检查,就容易在症状改善不明显时发现指标的变化,疗效对中医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不适合高强度宣传。
[图片: bf4058d95f2b25000e1ca09f8be0b60f.jpg(请在附件中查看)]
丛远新:链接“救事论事”。
看看!现代医学又超越了,中医该如何反超?
顺带鞭笞一下中医,还有这个。这是在我媳妇公司宣讲的科普ppt。
赵宏杰:中国该做未做的事太多了。
聂广:链接“赵宏杰简介”
陈辉:@丛 你是专门来砸场子的吧[坏笑][坏笑]
盛朋杰:科学的本原是批判,交流的方式是质疑。
陈宁: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要把握住中西医“并重”的内涵。并重一般是指同等重视的意思。中西医并重,一般认为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中西医如何同等重视?
首先,中西医并重的基础是中西医并生、并存。如果中西医合为一体了,中医就被改造得不成为中医了,如果中医衰亡了,那就失去了中西医并存的基础。
其次,中西医并重的前提条件是中西医要并举、并茂,就是说要承认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疗资源,只有在尊重各自规律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才有条件实现中西医并重。
再次,中西医并重的保障是中西医的并兴、并用,只有在法律和政策上明确中西医都是可供群众选择的医疗资源,国家同等地支持他们,中西医在实践中又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才能更有效地实施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最后,只有在主流医学地位上实现中西医并列或并驾齐驱,才能最终实现中西医并重。
盛朋杰:基本不可能。
陈宁:感觉什么也没讲?中西医结合首先要分工明确。
盛朋杰:是的,各有所长。
陈辉:如何发扬中医傳统已是刻不容缓的事,过去靠中医治好了多少病,救了多少命,都不再提了,相反去看中医,很少把脉,问诊看像,而是来不来也像西医让你去检查,做CT。而且现在药原材采摘与采集已经不严格。同样名称的药,物是非
赵宏杰:李敖说现在是个团伙对抗的时代,单打独斗已经过时,西医凭借与各现代学科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计算机等的合作,深入人心,日新月异,孤芳自赏的中医人越来越没底气了,《内经》表明中医原本是博采众长的,现在更不应该丢,与物理化学的结合理论可以实际上所费时日较多,与西医结合,更方便快速,也为与物理化学结合打下良好基础,
链接《丁香园》“证候指数、证候替代指标简介”
李明远:与其它各个行业一样,中医必须与所涉及的各个现代学科、技术等结合,方能尽快发展自己,改变落后于其它行业(包括西医)的局面。不管哪一个行业,不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其结果只能被甩在时代的后面。
赵先明:中医本来就不是一个行业,只是医学的一部分,而且是传统的古代中国医学,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它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在现代医学还不完美的今天,中医还有用武之地。有用的东西自然会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中去,不是你想不被甩在后面就能不被甩在后面的。能在整个现代医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相当不错了。不要奢望领先或取代西医。
李明远:40年前,我们的农业也可以种庄稼,但不够国人吃,相当一部分人在“挨饿”。我们是希望中医能更广泛的被大众所接受,更高效的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40年,在这块土地上最落后的行业之一是农业(或农学),但今天已逐渐步入“现代化”。农业可以,其它行业可以,其它科学的分支也可以,中医学为什么不可以?
赵先明:出发点很好。
陈宁:理论的突破取决于研究角度的突破。必须反思几十年来的研究工作和走过的路。
李明远:在探索的路上走点儿“弯路”很正常。只要我们不停止,一步一步朝前走,总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医学发展的道路。哀莫大于心死!
赵先明:倒是屠呦呦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陈竺的砒霜治疗白血病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获得过很多奖项,极有可能问鼎诺贝尔奖。这些成果都跟中医有关,但跟理论无关。
很赞赏你的精神[强][强][强]
聂广:教训值得思考:为什么中医理论不能获得诺贝尔奖?现代科学研究中医理论的结果就不伦不类、非牛非马,或者是贴标签?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障碍?
赵先明:诸葛亮借东风的做法,能让科学家信服吗?
陈宁:中医理论即使解释清楚估计也难获诺奖,因为它只是系统性理论,并不是新原理或新药物。
聂广:系统性理论是什么,不是人体的生理病理?
赵先明:@陈宁,你能解释得清楚吗?既然是系统性理论,为何还要解释呢?
于建成:链接“中西医的根本区别”。
陈宁: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不涉及病理。
@赵先明,我可以解释清楚,但不想在群内解释。
于建成:链接“五运六气的科学原理与中医理论的整体重构”。
李明远:@赵先明(广中医一院) [抱拳][抱拳][抱拳]
聂广:于建成老师,看了您的“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实在不敢恭维,但反驳起来颇费气力。先说说另一篇文章吧。
链接《科学网》博文“关于‘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二版教材)’的辟谣”。
赵宏杰:阴阳五行做为分类法,是对时间空间的分类,可以以聚类分析类比,时间聚类分析空间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
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
脏气法时是五行脏象波动规律的描述,余弦化曲线可反映。
太阳未解时等是三阴三阳脏象波动规律的描述,余弦化曲线可反映,
王维武:有几个问题请教:1.聚类的量化指标从何而来?2.为什么聚类不多不少,刚好是2类(阴阳)或5类,依据何在?3.聚类的“类”间关系如何体现?我们都知道阴阳、五行间是存在着密切关系的。
赵宏杰:更细的没想过,何况这方面理念技术进步很快,我提个方向,方法论。
链接:“聚类分析在中医藏像实质、证本质研究中的应用”。
王维武: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早在11年前,我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就做过。例如用于中医证候的分析。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最后根据症状得分可以聚出A B C几类,但每一类都不符合中医的辩证原理,例如聚出的A类既包含阳虚的症状,又包含湿热的症状……与临床辨证难以相符,导致聚类的实际指导意义大打折扣。也就是说,聚出的“类”不符合中医的原理,这是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陈宁:只从现象和统计上而不从本质上去解释中医理论是难以有效的。另外,现代医学的方法是否适合中医理论?从我们对中医理论的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不适合的,同样几十年的中医理论研究的结果也预示了这一点。
阴阳五行是数学原理,不是模型,更不是分类方法。它可解释周期现象,但在中医应用中又类似科学优化理论。
我的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赵宏杰:过去近百年的西医发展过程你不大了解,随着仪器的进步,一开始是器官医学,然后是细胞医学,之后是分子医学,
你说的更高深的东西当然是以后发展的目标。但我说的路线图也是有学科发展史可鉴,切实可行的。
陈宁:首先要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赵宏杰:@关河梦 你进群有点晚,这个问题我之前说过,缘于前置假设的粗糙或错误。你看这个有帮助吗?
加我微信,转你些资料。
王维武:@赵宏杰(吉林市中医院) 我过两天回瑞典,在准备东西打包,容详细拜读后回复[抱拳]
陈辉:中医察言观色,是分五言、五色麽?链接“中医如何察言观色?”
李明远:链接“关于肝主疏泄之探讨”。
聂广:链接《科学网》博文“期盼“双领学者”结出中西医融合之果”。
赵宏杰:双领这个仍然是以前的套路,从用词上看与模型数学实证隔了千万里。从工作目标看,在知识产权竞争上志存高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