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刚才,光明日报网沈阳医药总监发来我们上午关于中药注射剂的一段对话。其实我一直关心中药注射剂问题,但与他观点不同,故一直没怎么发文。没想到他主动将我们的对话发了出来,也算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发声吧。
[引子]
今天,2017年10月20日上午, 本人阅读到来自《中国家庭报 》《这两种中药注射液居然出事了!现已停用涉事批号产品并召回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0UOGJG30514GB8A.html)。作者是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信如娟(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朱全刚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毅恒对此文亦有贡献),信医生是“药盾公益”的热心作者,她此文很客观地评价了涉及这次事件的问题:
《中国家庭报 》一文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全国共接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143万份,其中化学药占81.5%、中药占16.9%,可见化学药和中药均会产生不良反应。而且,2006年的“鱼腥草”事件,2008年“刺五加”“茵栀黄”事件,分析事故原因,皆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问题,并不是药物本身。因此,我们应正确对待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不能因为中药注射剂在生产、包装、运输等环节产生的质量问题就认为其不良反应多,从而否定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价值。
总之,在保证中药注射剂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注射剂,一定会减少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
不过,网易转了“海城论坛网 10-14 23:56 跟贴 229 条”(https://c.m.163.com/news/a/D0PGJ4G69001J4G7.html?spss=newsapp&spsw=1)这 229 条跟贴几乎是清一色掐指“中药注射剂问题”。请看这二条热门跟贴写法:
* 浙江省宁波市[ 网易火星网友 ] 44顶 :你见过哪个老中医是把中药打进血管的?
* 广东省广州市[ 网易火星网友 ] 42顶:信中医和信跳大神的效果是一样的!
本人为此,推荐给一些中医、中药有关业内人士,写了一句评论:“从留言可以看出职业水军出没,对中药注射剂的塗鸦不是用讲道理就行的,它比郭美美和红十字会事件背后更复杂。”
收到了很多回应,其中,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中医主任医生聂广教授(他是科学网博客知名博主、也是光明网中医专家专栏作者),这位50后中医主任医生同本人——60后的前兽医,展开了一段有趣的对话,经过聂广教授许可,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围观、评品: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中医主任医生聂广教授
聂广:我不太看好中药注射剂。因为它实际上是复方,但化学药复方有明确的组成以及配伍研究,而中药注射剂的研究远远不够。不仅是副反应,疗效研究也成问题,还有质量稳定性。我国目前的药物开发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单体药物的开发能力有限,复方开发难度更大。因此,中药注射剂是个跨阶段研究,是一项应急之策,也是阶段性产物。在当今国力和国家地位明显上升的情况下,它肯定会受到冲击,甚至是致命的。只不过当局话说的平和而已,因为毕竟有那么大的产业。
沈阳:中药没有(绝对)单方。
聂广:中药注射剂只是首先受到冲击,口服中药也会受到冲击的。中成药(包括针剂)一直是低水平重复的领域。
沈阳:那是唇寒齿亡的关系。其实,注射剂的监管层次最高了。
聂广:那一页快要翻过去了。别人一种新药的开发需要10亿美金以上,甚至许多药花了6-7亿美金,因为疗效和安全性都被毙了而血本无归。新药开发是高风险高效益,因为是高标准。
沈阳:问题是---中药就不能开发吗?
聂广:按高标准确实不行。因此,目前仍然执行低一点的标准。或者说过渡性标准。
沈阳:但是,中医药是中国自己的事,没有人给我们定标准,更不可能用西药当标准参照,否则,中医就是成了西医。
聂广:这是关键,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所以,仍然要纠结。因为另一种意见是“科学无国界”!
沈阳于北京朝阳区小关奥林匹克文化广场
沈阳:在中兽医发展问题上,中国兽医协会原来会长告诉我:中兽医科毕业生连问闻切诊,把脉都不会了,那里是中兽医?我听很多养宠物朋友告诉我的信息是:现在宠物看病也同人一样,先花一千几百大检查,再观察几天,开药。妈呀,这还是什么硕士,博士兽医。那是临床兽医?我们家两代人临床兽医,我外公18-88岁做了70年中医,我舅舅也当了40年中医了,没有听说这么干临床的呵!所以,我们家小沈出生第二天,我就自己看病,已经10岁了。兽医用中药注射剂比人医更多,我小时候就是帮我妈妈干活,她当时是在兽医药厂工作。
聂广:但是,时代会进步。过去人均寿命30多岁,现在70多岁了,是医学进步改变的。
沈阳:你觉得中药注射剂没有进步?
聂广:也有进步,但有个瓶颈。
沈阳:技术开发?
聂广:药物的疗效是化学活性起作用,性味归经的解释远远不够。因此,中成药只有变成化学药才会有真正的突破。
沈阳:希望吧。中医理论要重建?
聂广:要淘汰。
沈阳:其实,西药淘汰也一样。中药不可能例外。
聂广:抱歉,您没有发火,我很感动。因为我这样灼灼逼人,很少人能够忍受。
沈阳:为何要发火?我是兽医呵,你才是中医专家。咱们俩是鸡同鸭讲。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媒体人就是倾听者。
聂广:其实,我的同道并不赞同这些。谢谢倾听!
沈阳:我也56岁了,发火对健康无益。
聂广:赞!
沈阳:感谢您给大家的观点。
[小结]
这是历时2小时的微信对话:一位50后中医主任医生同60后的前兽医展开了一段有趣的对话,讨论了中医药技术开发与认识的问题,我们没有谁说服谁,其实很难:中医教授如何可以说服一个兽医(二代、中医第三代)的媒体人。所以说,多元文化其实有一个核心叫做“包容”或者“融合”,大众文化如此、中医药文化也应该如此。
看了此文,您有什么感受,欢迎告诉本人,下一篇汇总大家的评论观点。感谢聂广教授的支持!
本文是本人以自已的专业背景、历史事件、所见所闻,表达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第三只眼睛看法。文责自负,欢迎注明“沈阳(sz1961sy)”转载。
沈阳(sz1961sy)
14:46 2017-10-20 写于北京
【相关专题】
《中药注射剂系列》(http://w.org.cn/user1/4/subject/338.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