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一些朋友说,他们学校规定:企业来的经费在考核中不算任何业绩,也就是说,企业项目,做了白做。250万以上企业来经费,在考核中才意思意思。而这学校是最典型的老牌工科院校,他所在的学科是本校最强势工科学科。
纵向经费、sci论文、奖项是考核中的最重要内容。
工科与理科是不同的,按理说,工科研究的对象是相应学科对应的工业生产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成果发表或公开或不公开后,原则上应用于工业生产,这才是研究的‘终极目标’!
研究是为人类服务的!
如果工科研究的结果,在相对应的工业中一点应用没有,那么这种工科研究是毫无意义的。
研究结果不是在企业进行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就是出公式、软件、定理,应用于工业生产装置或产品的设计与研究中---这就是著名的应用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往往是理科承担的任务。
工科的研究严格来说,绝大多数属于应用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范围。最终检验的‘指标’,是能否在工业上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实际应用!
如果工科的研究得到实际应用,大多数应该是与企业或设计院合作,将研究的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中去,或者应用到工业生产的设计与技术中去。例如:一些公式、反应、软件、规律应用到产品生产技术中去。
而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必须会有经费入账,因为教授们研究需要钱,带研究生需要钱,出差与办公需要钱,发表文章需要钱..........。
当学校规定企业来钱在考核中不算时,为了达到考核指标,教授们就不能做这企业项目,因为做了白做---无用功,必须将精力调整到国家与省级项目,发表sci论文。
不客气地说,许多高大上的sci论文,甚至百分之八、九十,发表后就‘石沉大海’,成为‘垃圾’。
光发表论文不考虑最终工业应用的工科研究,是不接地气的,脚已经离地腾空,悬于半空,无法立稳,无法汲取大地营养,也无法生根,更无法结果。
这样的工科是造就‘论文教授’,培养‘论文学生’。就象会发表论文的医生不会开刀,会发表论文的钢琴教授不能上台演奏,会发表论文的军官不能指挥打仗一样。
横向经费与纵向经费,有个合适的比例是可以的(我们学校企业来经费在考核中是算的,有个比例,是否合理就各人不同评述了),但一点不算或基本不算,这导向是什么呢?
中国的工业与企业,还指望纳税办教育为其服务,提高国际竞争力呢。如果全国的高校全部采用企业经费考核不算,做了白做,教授们都在实验室做实验造文章呢,教授的影子都见不着!
谁会承担这历史的责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