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讨论了许多有关通讯作者的署名问题,有些人评论说,研究生在学位论文期间,通讯联系人导师都不应该挂。
有些对研究生的科研不闻不问的导师,是不应该署名‘通讯作者’。
但是要仔细考虑以下这几方面:
1 研究生做的科研的题目是如何定的。如果在一个方向上,完全是研究生自选的题目,选题与导师没有任何关系,导师在这上面就没有贡献了。但是,许多研究生做的是导师申请的项目或基金中的内容,要知道,申请项目与基金中的主要创新点是导师的,课题的思想来自于导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贡献。好象德国有博士生自己申请项目,而且博士生自己定课题,这个贡献应该算研究生的。
2 导师参预的讨论与指导。有的导师太忙或另外一种风格,对研究生的具体研究不闻不问,放羊式,任其‘生死’。这种导师对课题贡献很少。但是,我想许多导师甚至大部分导师是与研究生一起讨论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当难点出现时,要求他们看什么方面的资料或文献,用什么方法来试验,调整研究角度。许多问题的解决是在这交流讨论甚至要求中完成的。
3 对研究结果的评判与拍板。研究生的研究结果对还是不对,导师要检查样品,看分析结果,判断这结果是否正确的。举个例子,我有一个硕士 研究生合成了一个样品,质谱、碳谱、氢谱、红外、元素分析数据出来,他写了一个结构给我,他认为是正确的,我仔细检查说‘不对’,他前后写了好几个结构,包括他找其他学校的教授请教写出来的结构,我说还是不对,他就等着我说‘是’这个字。前后二个月,写了五、六个结构全被我否了。快答辩时,他写来一个结构,我说‘差不多’,正好赶上他答辩。在他最后‘差不多的结构’还没有出来前,我让一个博士接手做合成样品的单晶做X-射线衍射,结果出来了,与前面我认为‘差不多的结构’一对比,几乎没有多少差别,从一个三环化合物合成了一个从来没有预测到的五个环稠在一起的杂环化合物。当这个男硕士研究生在我办公室看到这个结构时,当场眼泪就下来了。现在他在上海药明康德公司工作。我想研究工作中,导师的把关与判断非常重要。
4 对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的把关。论文如何写,写那些内容,文章里主要内容的阐述与论证,除非导师不问,一般来说,导师是要把关的。特别是对里面内容的真实性,论证的根据等,有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平。有个博士前后写了几篇论文要发表,全部被我否,一是数据不足,二是写作太差,根本没有达到发表的要求。大约第四篇写作稿来的时候,我说还行,但命中率不会高,结果他又被编辑部否了。随着实验的进行,写作要求严格起来,后面写了三篇英文的稿件,全部被sci期刊录用。有些研究生写论文非常好,有些研究生写作很差的,甚至包括论文中的引用与论据。导师在这里面一般是要把关的及修改的。
通讯作者,既是一个署名权,更重要的是对这篇学术论文承担的责任。如果这篇文章出问题,通讯作者是第一责任人!我想教授们都会承认我这个观点的。东南大学原校长顾冠群的博士写的一文章出问题了,结果顾冠群受到学术界的一致批评(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98&do=blog&id=213059 ) ,承担了很大的名誉损失,相反,他的博士生叫什么名字大家可能都说不出来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原校长陈敏恒院士,他的博士写的文章出了问题,将陈敏恒推到了风口浪尖,陈敏恒最后不知道什么主要原因,被清出院士队伍(当时好象叫学部委员,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胡黎明博士论文抄袭事件 )。通讯作者,是要对论文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任的。
假设一下,这二个导师的博士写的论文中没有自己导师的署名,无论如何他们不会卷入其中。
5 编辑部在接受论文时,如果在学术界非常有名望口碑非常好的教授是通讯作者时,容易录用些,因为他知道,这位教授做通讯作者出来的文章,他要以他的名誉作担保的,如果这位教授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全是研究生或年轻人时,审查人及编辑部的审查要严格得多,被拒的可能性要增加不少。当然如果这个导师的口碑不行,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一个研究生自己定的题,学术思想是研究生自己的,解决问题导师没有提供有益的讨论与建议,对研究数据没有进行判断与把关,对研究论文的写作也没有贡献,只是给研究生提供一个实验室与经费,导师署上通讯作者是不应该的。
当然无贡献的人署名,肯定是错误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