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博文

我与中文期刊 精选

已有 11395 次阅读 2017-8-15 21:4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与中文期刊

                                                  彭渤      

最近,关于中文期刊的讨论十分热烈。笔者认为,重拾“文化自信”,办好并发展中文学术期刊,有其合理的方面。而坚持学术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学术潮流的观点,也很符合客观现实情况。学术期刊是学术论文的载体,是进行学术交流、传播科学信息的重要途径。在自己的求学旅途上,中文学术期刊总是伴随我前行。

中文期刊伴随我度过大学美好时光。大学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论文?如何看学术论文?但总是在图书馆的期刊室这里看看,那里翻翻。很多的论文其实是看不懂的,只是偶尔觉得一些论文很有意思,就认真读一读,并喜欢做些笔记。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湖南祁东奥陶系地层的研究论文,觉得研究的地方是自己的家乡,就把它记下了。上《矿床学》这门课时,老师布置我们的课外作业就是阅读专业文献,并以作记录、摘要作为作业。我以《矿床地质》上一篇关于江西冷水坑银矿的文章为参考,完成了作业。以致这篇文章的作者现在都记得。但即使到大学毕业,也并不知道如何阅读文献,更不知道如何综合分析文献资料,也不懂得阅读文献的真正价值。但不知为什么,自己就是对那些中文期刊感兴趣,课余总是要去翻一翻,对感兴趣的文章就读一读,不管能否读懂,总习惯作些笔记。感觉这样丰富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因此,对我而言,中文期刊确实伴随自己度过了大学的美好时光。

中文期刊帮助我步入科研之路。大学毕业转入研究所读硕士研究生,接触中文期刊就更多了。而且导师特别强调要阅读文献。我们那时基本没有英文原版刊物,虽然研究所资料室有一些影印英文刊物,但那时阅读英文确实很费劲的,或者基本看不懂英文文章。这与现在大学里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必须引用英文参考文献的要求相比,确实是天壤之别!所以,硕士研究生阶段阅读的基本都是中文文献。并且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一些中文期刊上开始发表论文。那时,研究所考核,根本没有论文的要求。写点文章基本就是凭兴趣、爱好。到博士研究生时,导师要求我的论文必须上一个水平。这逼着我开始去啃那些影印的英文期刊论文。很多文章都是在《英汉地质词典》的帮助下读下去的。感觉英文期刊论文的内容较中文期刊要丰富一些,理论水平要高一些。但阅读速度慢,很多确实不好理解。所以,当时主要阅读的文献还是中文期刊论文。如果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路,那么,中文期刊帮助自己步入科研之路。

国外大学图书馆遇见《地质学报》。第一次出国到波兰留学,在克拉克夫矿冶大学(现克拉克夫科技大学, AGH)图书馆的期刊室惊喜地见到《地质学报》(中文版)。第二次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大学地质研究所图书馆书库里长长的书架上又碰见《地质学报》,不但见到了历年的中文版《地质学报》,而且还见到该刊创刊时发行的英文版《地质学报》。后来,在西澳大学的图书馆也见到了中、英文版的《地质学报》。《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22年,原名为《中国地质学会志》(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创刊时为西文(英、法、德文)出版。1952年,改名为《地质学报》,中文出版。1966年因文革停刊,1973年恢复出刊,1986年,因满足改革开放,对外科技交流的需要,出版了中英文对照的《地质学报》英文版刊物(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on)。我想,如果《地质学报》一直保持创刊时的风格,到SCIIF和分区盛行的今天,那她也是中国地学界、国际地学界的一颗十分闪亮的星了。“文化自信”之争也许就不需要争了。

如今,在澳大利亚ACT地区很多公共服务平台的电脑显示屏上,已经有英、中、日等多国的语言选择。由此,笔者认为,与国际接轨也能找到中文期刊的“文化自信”。

研究生培养从写好中文论文开始。本人培养的研究生以硕士研究生为主。本人对研究生的要求就是先写好中文学术论文。鉴于历年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外审,年年都是大同小异、三言两语的评阅意见,我们便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能够在中文刊物上发表论文。毕竟刊物审稿较毕业论文评审要严很多、认真很多。虽然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评审意见,但总体不会是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当然,要求硕士研究生独立在《地质学报》这样的刊物上发表论文,那确实很难做到。所以我们采取学生与导师合作的形式,让研究生得到锻炼。对于认真学习的研究生而言,向好的中文期刊投稿所能学到的东西远较课堂要多。在我看来,中文论文都写不好的研究生,要他写好英文论文,是很不现实的。道理很简单,我们目前的英文普及程度远比不上德国。试想,目前大学里那么多的教授,有几个能够用英语授课?有几个能够给学生写好一篇英文推荐信的?相对应地,那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有几个学生能听懂英语授课、进行正常的英语交流的?故此,笔者认为,我们在强调中文期刊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又不能完全忽视中文学术期刊的“文化现实”。

综上,笔者认为,中文学术期刊走与国际接轨的道路发展,才能真正找到其自身的“文化自信”

20178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096-1071258.html

上一篇:九寨沟地震浅见
下一篇:为国际顶级刊物审稿
收藏 IP: 60.241.60.*| 热度|

18 檀成龙 曾新林 徐绍辉 黄永义 黄玉源 周浙昆 胡升华 李万春 姜咏江 武夷山 蒋永华 高峡 李明坤 韦玉程 章雨旭 吕洪波 夏华向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