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计算机的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zhwei 虚拟化、云计算、Dev-Test-Ops

博文

从高速公路改名看汉字编码的无比优越性

已有 4710 次阅读 2010-2-4 11:05 |个人分类:杂感随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据报道,"苏州绕城高速将由原来的一条高速公路重新命名为四条省际高速公路。新命名的四条高速公路分别为:常熟-嘉善高速公路,简称常嘉高速,(编号:S5);苏州—绍兴高速公路,简称苏绍高速(编号:S9 );上海—宜兴高速公路,简称沪宜高速(编号:S48);上海—常州高速公路,简称沪常高速(编号:S58)。" 

本来很简单的绕城高速,现在变成四个编号, 这肯定是增加了负担. 原来有路名不统一的问题,现在还有,比如上海境内的A4,现在一段叫S4,另外一段叫G15. 原来的A15,现在叫S32, 到了浙江又一个名字. 反正不见得比以前更科学. 

关于命名问题, 计算机科学提供了不少有益的解决方案:
1. 域空间: 解决重名问题, 比如现在的G和S,有点命名空间的味道,但如果没有清晰的定义,就会引起混乱. 比如绕城高速,应该属于本地管理,不属于全局空间.

2. 哈夫曼编码原则, 越是常用的,越要简单, 本地的高速肯定常用,所以要简短. 比如原来叫上海郊环A30, 现在叫G1501,这个编码就违反了这个原则.

3. 别名管理. 其实一个事物有几个名称是正常的,强行统一反而引起不便. 现在的沪宁高速,有两个名字G2,G42, 但是由于没有分层管理,违背第一个原则,所以在沪宁段有两个名字,但在其他地方又没有.

4.扩展性. 现在的命名方式限制了扩展性, 目前的命名留下的空间不够多,比如环线命名,就90-99,以后多了怎么办? 现在的路名是从起点到终点,以后两端延长了怎么办? 是不是再来全国修改一边呢?

变量的命名曾经是计算机中另人头疼的问题, 现在基本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另外,国外的高速由于拼音文字的缺陷, 如英文26个字母,无法用简单的音节组合一个有意义的名字. 比如汉字叫沪宁高速, 用英文则HN肯定不行. 而且国外的地名不是单音节, 如果全拼就很长,不得已采用了数字编号. 

我们的汉字就很简单,一个沪宁高速,就很清楚表明了地点 终点,和路的性质,而且高速还可以省略. 充分说明了汉字编码的优越性. 所以完全可以用汉字命名, 而且可以加上数字编号.

至于数字编号, 全国就这么多高速,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命名管理机构, 统一申请受理高速公路的命名, 有一个原则,就是一旦命名,这个高速的名字就是确定的,不能修改,否则又是大量的菜单成本.

其实汉字的编码方式优越性不止这些,完全是在编码长度可读性扩展性中一个比较完美的平衡. 虽然早期学习汉字要花些功夫,学习曲线比较陡,但以后一直受益. 感谢伟大的祖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072-292561.html

上一篇:55期Italk——高端程序分析软件发展趋势及国内首款反编译软件发布
下一篇:P 不等于 NP, HP研究员Vinay Deolalikar的工作
收藏 IP: .*| 热度|

1 马欢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