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行----中医的迷茫与困惑
鲍海飞 2012-6-29
中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实践和智慧的结果,中医文化随即也从中国文化之中脱胎而出。在我们讨论任督二脉的时候,在我们还品味神农尝百草的时候,500多年前的英国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伽利略时代的人物)却进行了墓地的尸体解剖,发表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虽然我们也有过三国时代的华佗神医刮骨疗毒,但终究没有走向今天的‘柳叶刀’和心脏的‘支架技术’,神奇的麻沸散却早已经失传。然而现在,中医和西医的发展却相差越来越远,中医如何才能再向前发展?这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一,病根在哪里?‘自然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中医的‘风湿寒热燥、七情六欲、消化吸收、气血不调,通疼之辩’等,几乎熟悉中国文化的人,大抵都熟悉,疾病来源大概都是与‘风寒、风湿’等所致!人们也都有体会‘风寒、风湿’,但究竟什么是‘风寒、风湿’却始终没有确切的答案。若从阴阳来说,只有‘邪不胜正’。躯体病弱了,‘邪风’自然就来了。看过中医多的人,这些都会变成基本医学常识。其实中医所论也是内外因兼备,但中医始终没有再往前走一步。而西医则从是否是细菌感染、病毒扩散等所致为疾病产生的原因,西医是从物质、或者‘生物’方面寻找病因的。这是中西医的病因之辩,我们感觉到了自然的‘风、湿’,但没有看到显微镜下的‘风湿’细菌。
第二,‘草木’最终是否要走向‘分子化’?中医一个显著特征是‘家庭饮食式’的、以‘草木’煎熬为特征,而西医则以分子结构、化学合成制药为特征。中医的是如饮茶泡水之法,把几味中草药混合在一起,熬熬煮煮,一罐混合物。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提取出草木中的精华颗粒分子,而西医则早已经是分子化药物了。‘草木’是否要走向‘分子化’,还是固留‘汁水’,却是国人心中之痛。
第三,‘经验感觉’是否要走向仪器设备?中医系统的知识都是几百年传下来的,什么方子、引子没有多少变化。尤其是号脉,完全是经验,不能成为固定的模式,不能成衍生出心电图、脑电图等的谱图,这就使人容易陷入神秘之境地。比如说发烧,我们始终没有发明出一个‘温度计’来计量一下到底烧到了什么程度。而西医则从化验开始,并早已经把X射线、CT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用于病理的分析和判断上。采用设备仪器等方法进行诊断和判断更为客观,但这也导致了一些医生只看数据不看人的后果。要不要从主观走向客观?如何从主观走向客观是中医面临的巨大问题?
中医之道乃是自然之道,服药治疗如饮食劳作之法。‘上师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其实这是中医的根本!一些颗粒浓缩药,如小祡胡饮等在预防感冒上还是很管用的。
中医注重的是气血、脾胃之盈虚;西医所注重的是血管系统、神经系统。
中医是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草木与人的关系;西医是细菌、病毒、基因和人的关系,是设备与人的关系,是数据与人的关系。
中医所赖以的‘望闻(问)切诊’,是因为中医能够‘察颜观色’,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传感’系统。如何去中医的神秘化、主观化是一个关键问题,是否引进设备、将主客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何从草木中提炼出晶莹剔透的分子,如何从主观走向客观,确实任重而道远。中医,无论是治疗机理、以及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理论确实有不少独到之处,毕竟是古人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我们还是需要中医,需要中医的思想,也需要那些汁汁水水,中西医有机结合是硬道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