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论文答辩印象
鲍海飞 2020-6-3
听了几场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有一些印象和想法。
万事开头难,难在哪里?首先是对所从事课题研究的认知上。答辩前,无论面对怎样的千头万绪,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先冷静下来,回顾一下这三年五载,自己是怎样度过来的。尤其是对课题的认知上,有什么体会和感悟。如果对课题有个清醒的认知,那么无论是写论文,还是准备报告,就会有侧重点和关注点,就不至于困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课题或者项目?是属于科学研究性质的,还是工程性质的?课题研究现状如何?你在其中扮演着的角色是什么?是设计、算法,还是模拟、工艺及试验?还是从头到尾的全部过程?胸有成竹,不打无准备之战,就是要想在前,那么下笔、开口就有方向了。要知晓自己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所处的水平和位置,做到什么程度,论文之中什么地方是你的得意之处,何处又不尽人意和缺憾,自己要心中有数。阅读的文献越广泛,对进展了解的越深入,那么,你就能够更好地把握所研究的课题。对答辩中所要出现的情况和所提出的问题,都要有个思想准备。应该全力以赴准备你的PPT,做好每一张幻灯,准备好每一次彩排,这是你人生的一次重要亮相!
研究目的和研究目标是否清晰?汇报过程,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做这件工作,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要达到一种什么目标。进一步,文献调研和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瓶颈问题,涉及到哪些是要解决的问题等。简单说,你做这项研究,其目的、意义、研究目标,乃至价值是什么,而这是最应该要交代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条线索穿插,如果没有在综述的结尾部分描述清楚,那么,你让评审人员听什么呢?听完之后,大家知道,你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不少结果,既很辛苦,也很费力,但大家不知道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很好的一个工作,结果没有凝练,没有目标,留下些许遗憾。因此,演讲者一定要提出这个问题,首先让自己警醒,其次让听众警醒,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工作,解决了什么问题。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这就暴露出自己在研究中的弱点。是不自信,还是不清楚?因此,一定要下功夫进行调研和综述,了解国内外所研究的发展现状。
如何展示你的研究?如果一个报告开头讲好了,那么其它的也就顺理成章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报告的好坏,直接与作为讲演稿展示的PPT紧密相关,讲稿的制作和讲解又与个人的理解、认知和论文完成情况联系在一起。重要的是,答辩者需要对整个研究和过程胸有蓝图。PPT讲演稿给出了整个论文的布局、构思、研究过程和结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答辩过程中不能自由发挥和汇报,那么就按照写好的纲要目录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也是一条稳妥的方法。一般从自我简单介绍,课题综述,课题研究内容,理论与实验,结论,致谢、盲审评议到答辩过程。答辩过程中,有些PPT演示文稿过于花花,一张幻灯内容满满的,有目不暇接之感。这并不利于答辩。你实际准备要讲的主要东西就那么多。人们关注的也可能就那么几点。因此,每页PPT的内容都要适当。多了,花了,就喧宾夺主,少了,又显得工作量不足等。因此,要有主有次,把握尺度分寸,即要显得有工作量,又要显得有分量。中国山水画的妙处在于留白,留白之处,能给人以遐想。
有两种常见的汇报模式。一种属于流水式的汇报。有的同学,讲话语速非常快,表面上感觉非常流畅,但由于中间停顿间歇少,又不太注重起承转合,结果,一个报告,从头到尾,人们的神经一直紧紧地绷着,大脑一直都紧张地听着,这不利于人们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因而所要讲述的重点也就难以突出。另外一种属于断崖式的汇报,由于过度紧张,使得报告听起来很不连贯。这两种做法都应该尽量避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应该在答辩前,根据内容和时间长短,进行几次模练。比如,请某些老师或同学来听一听,或者自己录音试一试等,或者,多听听别人是如何演讲的,其中好处在哪里等,以提高演讲技巧。比如:适当的停顿、语速的缓急、声音的大小,以及眼睛的巡视等,这些可能都有助于提高演讲所要表达的内容。这虽然是一个人的独舞,但还是要入境为好,避免没有交流式的答辩过程。
试验过程和细节交代的是否清楚?如果你是做一种器件的课题研究,那么你一定要把这个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交代清楚。涉及到的工艺,要有基本的介绍。如果进行力学量、电学量的测试,那么采用的什么方法,要适当给出。因此,汇报过程要详略把握。重要的是,一定要体现出你创新的东西。你是如何设计了一种新颖结构的,克服了哪些制作难题、缺点和障碍,如何简化了工艺步骤,而又提高了器件的性能等。在有些报告中,PPT让人看不到这些内容,或者张贴出来而又没有讲述出来,使得人们不知道其精彩之处在哪里。
答辩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答辩者经常会跟师兄师姐的结果进行比较,所做的东西如何改进和提高了。这当然是一种研究继承性的体现,但更应该跟同行比,同世界上其它的研究结果来比较,这才更具有说服力。还有一个就是颇为常见的导师助答、抢答现象。因为看到学生张口结舌,于是导师就迫不及待地冲上了前。建议还是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好。
编筐纸篓,全在收口。答辩的总结与展望中,应该指出论文中的创新性在哪里,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点题,突出你的工作,这个部分要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
答辩的结尾,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往往让人感觉有遗憾。致谢和盲评的意见,在PPT上一晃而过。这实际上可能是如今答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致谢,至少应该客套一下是应该的。盲审回执意见,至少应该展示并就审阅人所提出的某些问题,如果有的话,答辩者应该做以简洁回答和解释。毕竟,这部分是盲评的,可能会提出一些尖锐的意见和看法,以及某些问题之类等。
答辩过程表现出紧张是个普遍现象,而且是个自然现象,毕竟这也是个人生舞台上的一次表演秀。因此,无可厚非,只有磨炼多了,也就会越来越好。
风雨过后,登高,可凭栏远眺。星光,不为谁而灿烂;晨光,不为谁而破晓。让海风吹吧!前路在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