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q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rql

博文

范洪义:重读欧阳修《醉翁亭记》兼谈王阳明的致“良知”

已有 2611 次阅读 2018-4-30 14:3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文/范洪义


   

  都以为致“良知”的思想是明代王阳明才有的。据说有一天,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而我读了这段话,是似懂非懂。

   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去了滁州琅琊山一游,见了醉翁亭,回家又重读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才知道,心乃生发山水、花卉之美之源泉的观点,欧阳修的文章中已经谈到了(比王阳明的观点早几百年)。以往我读《醉翁亭记》,只注意语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不太注意文中的“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段话,正是太守述的《醉翁亭记》这篇游记才使得琅琊山的景色一时明白起来,千年以来访滁州的游客往来而不绝。“太守之乐其乐”是他有别于其他游客的良知。

  欧阳修还指出“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这也是与王阳明心学吻合的观点。

   而学习和研究物理的人,除了体会自然景色之美,还能致“良知”于物理 。例如, 威尔逊于1894年的一天在苏格兰的一个山顶上闲来无事,注目云彩被阳光照射后发生的绮丽彩环,十分壮观,久久不愿离开。1985年他在苏格兰高原研究气象学时,让一个容器中几乎就要冷凝的饱和水蒸气突然绝热膨胀,容器中的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蒸气处于过饱和状态,再将带电粒子射入容器内,在粒子的行径上,有许多分子电离,成为过饱和蒸气凝结的核心,随着出现指示粒子路径的雾迹。这可以用来探寻粒子行进的轨迹。他于是发明了云雾室。   

  此段小故事不也说明了“天下无心外之物理”么。



按:在范老师这篇文章中提出了阳明心学在欧阳修那里已经有了萌芽。我对阳明心学不甚了解,乱说两句。其实一切理论都带有人的面孔,不一样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论,理论只是世界的表象,人为自然立法,至于世界的本征如何,存在不存在“物自体”,实在是不知道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3968-1111669.html

上一篇:范洪义:描绘灵感特点的绝佳文字
下一篇:范洪义:谈写专著之难
收藏 IP: 218.22.193.*| 热度|

2 任飞羽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