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科研是设定一个模型体系,用有限的实验,说明现象和规律,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无止境地进行条件实验。做实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要只是说数据不好,而要及时分析、处理数据,并向老师展示数据是什么样的,进而讨论数据是否真的“不能用”。只要实验没做错、数据是可重复的,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面对实验数据。往往,经过讨论、分析,师生发现数据还是能说明问题的。得到“负面实验结果”并不一定是坏事。把原因搞清楚,或者寻求合理的解释,也能发表论文。哪怕得到的实验结果不能发表论文,“跌倒还要抓把泥”——从实验结果中,我们能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这有助于我们设计新的实验。在写论文时,先确定论文整体框架,整体完成,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研究生发论文、拿学位,这些都只是“表象”。关键是在校期间,他们在学业和为人处世、理解人生方面取得怎样的进步,以及毕业时以怎样的面貌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并非仅仅关心自己的科研,而是需要导师在人生的道路上多方面指点,而导师要学会找到最佳“切入点”。
(来源马臻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