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成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y98765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博文

童年趣事——我们村的剧团

已有 6740 次阅读 2011-2-16 11:0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童年趣事

童年趣事——我们村的剧团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乡村里,会有剧团,有点儿天方夜谭吧?但那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但有,而且还特别红火。

    五十年代初,农民翻身得解放,不仅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观,政治上也实现了当家作主,民主选举了村长(用在候选人背后的碗里丢豆子的办法),乡村干部都兢兢业业地为群众办事,农民虽还谈不上富裕,但心情舒畅,社会一片祥和景象。

    当时,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号召各村都要成立自己的业余文艺团体,演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正是在这种气氛下,我们村的村干部响应政府号召,筹建了以村名命名的“徐塘剧团”。我父亲在村里也算是个老革命,又有点文化,还是一个戏剧爱好者,于是,就理所当然地被推举当了剧团团长,并兼导演(另外还有两个副导演)。我们村是个有200多户人口的大村,吹拉弹唱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比如,有人会弹琵琶,有人会拉二胡,板胡,有人会吹唢呐,有人会敲锣打鼓,还有不少人具有很不错的文艺表演才能,生旦净末丑各色人才俱全。开始剧团只是表演一点山东快书、快板、双簧、莲花落子、小放牛什么的,不久即开始排演戏剧——当地流行的柳琴剧,(老百姓叫“拉魂腔”)。这一剧种虽然也有基本的曲调、唱腔,但不太严格,表演者可根据剧情和个人特点尽情发挥,所以也就比较容易演唱。先是演新剧(现代剧),如当时非常流行的宣传婚姻法,反对包办婚姻,提倡恋爱自由以反对封建迷信的《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李二嫂改嫁》等节目。其中有一出戏叫《渔夫恨》,其剧情控诉了美国飞机在鸭绿江边狂轰滥炸、炸死我渔民的暴行,情节悲苦,催人泪下,许多人边看边哭,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义愤和热情,在参加县里的汇演时,受到了表扬和奖励。这大大激发了村干部和全团人员的热情。再后来,就开始演古装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湖恨》、《太平园》、《三上轿》、《十五贯》等,大受农民群众欢迎。

剧团组织管理十分完备:除了专职的乐队,还设有道具组、勤务组,报幕、拉幕、灯光、提词(在幕后读剧本,以防演员忘词)、舞台布置、各种杂务的收拾打理,都有专人负责,财务上直接由村里的干部和会计管理。

    演戏是需要一定的物资条件的,比如,锣鼓、乐器、服装、道具等。解决的方法,一是向村民借,二是自己动手做。有些东西既借不到也做不出来,如古装戏旦角的头饰、衣裙等,就花些钱到城里去买,所需费用由村(队)里实报实销。虽是因陋就简,却也样样齐全。

    演出的地点,开始是在村小学(完小)门前的大操场的平地上。后来,村民们在操场的北端堆砌一个约一米高的长方形的大土台子,周围栽上木桩,围上草席,搭上顶棚,划分出前后台,拉上两道幕布。中间一道幕布两旁演员出场和退场的门上,还悬挂了两块上书“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八个大字的纸匾,正上方再挂上一个大气灯。这样一个像模像样的舞台就被打造出来了。演出时,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村民在台下观看,十分方便。

    剧团一般在秋收大忙后,就开始选剧目,物色演员,分配角色,熟悉剧本,然后就开始排练,到大年初一时,正式登台演出。先是在本村连演三天。演出前先贴出“海报”,除本村的男女老少外,还欢迎邻近各村的村民前来观看。大家多是在舞台前席地而坐,也有人自带马扎、凳子。先来的居中靠前,后来的靠边、靠后,黑压压的一片。大家说说笑笑,既秩序井然,又十分热闹。然后,从初四开始,即应邀到周围各村去演出,一直要演到正月十五,甚至更晚。外出演出时,大家十分辛苦。有的演出地点在十几里路之外,要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吃过午饭就要出发,各种道具、设备全要靠肩挑手提。到达目的地后,即布置剧场,晚饭简单地吃点东西后,即上场演出。一般几出戏演下来,差不多就到了深夜十一、二点了。然后邀请方再正式请大家吃饭表示感谢。一般都是白面馒头、麦子煎饼、疙瘩汤,外加一大锅猪肉炖粉条、白菜、萝卜,有时还有几个炒菜,吃起来,热乎乎香喷喷,享受极了。这些可都是当时村民过年时才能吃到的东西。当然,烟酒茶也是少不了的。此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了,至于红包之类,压根儿就没有听说过。酒足饭饱后,大家又收拾行头道具,提着明亮的气灯,踏着夜色,说说笑笑,打道回府,回到家里睡大觉。到了午后,又重新忙碌起来,准备下场演出。

    我当时是在上小学。剧团彩排、演出期间,正值放寒假。靠着我父亲是团长的关系,就和几个小伙伴,整天跟着他们跑上跑下,忙里忙外,打打杂,帮着做点小道具,有时也扮演个小喽啰类的角色,在台上摇旗呐喊,高兴极了。当然,心里经常想着的,还是外出演出的那顿诱人的美餐。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回想起来,感慨不已。现在的人们很难理解,大家辛辛苦苦地排练,又辛辛苦苦地到处演出,熬更守夜,四处奔波,除了有顿饭吃,没有任何报酬,可大家却是那样的欢天喜地,不辞辛劳,干劲冲天,你说这究竟该作何理解呢?

    当然,现在政府也在搞文化下乡。可据传地方上每次接待一次下乡的文艺团体,或搞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什么“节”之类,动辄要花几百万元,甚至更多,如果再请来几个明星大腕,那就更不得了。而经济效益如何,谁也不知道,搞不好还闹得劳民伤财,甚至还会有人从中舞弊

。我确实没想清楚,比起我们的“徐塘剧团”来,谁是先进文化?社会究竟是进步还是后退了呢?

    魂兮,归来!给了我许多欢乐、使我终身难忘的“徐塘剧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3197-413421.html

上一篇:童年趣事——老家冬天的地屋子
下一篇:童年趣事——十五的花灯、烟花和火把
收藏 IP: 110.184.43.*| 热度|

43 姜洪洲 许培扬 武夷山 吉宗祥 刘庆丰 张志东 罗汉江 宋之 刘进平 贾利军 陈绥阳 付碧宏 傅云义 陈湘明 吕喆 逄焕东 王孝养 聂广 陈龙珠 丛远新 金小伟 刘圣林 张玉淑 鲍海飞 陈儒军 罗帆 王力 俞立平 鲍永利 钟炳 陈永金 曾新林 赫英 郑永军 周可真 刘钢 ssqs lyb880919 jiaol dulizhi95 zhiyan gongtao zhouxingro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