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yuxuge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xugeo

博文

北京西山古道上的蹄窝--现场审稿

已有 11752 次阅读 2016-5-23 21:5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学网名博苏德辰教授的文稿,“是蹄窝,不是壶穴——北京西山古道蹄窝成因考”已经在《地质论评》付印,并于2016年5月20日正式挂网公开(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66203012&flag=1)

该文是201512月初投到《地质论评》,作为地质学家,他否定北京西山古道上的一种凹坑是地质作用形成,而认为是驴骡马的蹄子长年踩踏而成。而此前,有著名地质学家,本网另一位名博,地质论评编委,曾经在网上作科普,认为这种凹坑是壶穴(http://health.gmw.cn/2013-04/13/content_7306352.htm)。

 

北京西山古道,据苏德辰,2016,图2

   

上图左侧是丰(台)-沙(城)铁路,右侧是丰台-木城涧小铁路。丰沙铁路是隧洞穿过牛角岭以北的山脉,而小铁路是绕等高线沿永定河谷行进。

 

   稿件有点超出了地质学的范围,但若不讨论,在公众中造成错误的科普,也是莫大的“罪过”。

稿件经有关专家审查,认为,苏教授说得有理,但作为责任编辑,且对山脊壶穴稍有研究(见: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8630.shtml)的本人,对此还有些疑问。

2016326日,在苏德辰教授的带领下,本人和其他几位科学网的网友一起,亲自到现场进行了“审稿”。

本人曾多次研究沿永定河的担礼-下苇甸-韭园-东石古岩-色树坟寒武-奥陶系地层剖面,自以为对这一带的地质地貌还是比较熟悉的。

此前,本人不太理解古人为何在斜河涧上山翻牛角岭,而不是沿着永定河谷沿等高线经丁家滩、下苇甸行进,尽管此路线绕行较远,但若是重货、重车,如此行进应当省力许多。本次考察发现,在斜河涧与丁家滩之间确有古道,但高悬于岩壁之上,且相当狭窄。因为这里是石灰岩的迎水坡。修道路相当不易,20世纪30年代修的小火车道是在岩壁内侧打的隧道。

 

 

 

斜河涧至丁家滩的古道,位于斜河涧北西约1千多米处的悬崖之上(与上图一排铁桩相连的远端),为在悬崖上凿出的内凹的宽仅1米多的栈道(中、下图),20世纪30年代的小火车道为隧道,通过人行古道的靠山一侧,标高比古道高出两米多;在河谷一侧现为一公路,现今公路得以通行,应当归功于官厅水库、珠窝水库和落坡岭水库等的修建。上图中的一排铁桩疑为因修小铁路破坏了原山崖上的内凹栈道作出的补救措施,即将木板置于这些铁桩上构成栈桥,以便连接人行古道。

 

在牛角岭关城区的东西两侧古道上,有大量的凹坑,基岩主要为细粒的火山碎屑岩。

 

牛角岭关城东侧古道上,有大量的凹坑,基岩主要为细粒的火山碎屑岩

 

 

在石佛岭古道上,基岩为奥陶系石灰岩,灰岩上还有虫迹和角石化石。该古道也是位于迎水坡,高出现永定河河面40多米,30年代的修的小火车道在其下方,也有多个隧道,下苇甸-王平公路则在更低的阶地上。沿小火车道和下苇甸-王平公路均是较好的奥陶系剖面。这段古道较为平坦,蹄窝有,但较少。

石佛岭古道及古道上的蹄窝,基岩为石灰岩或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该古道位于奥陶系灰岩的陡崖之上,距现在河面有40多米高。远处红楼为西石古岩村,为永定河的一古阶地。

 

在玉河古道的峰口鞍西侧一陡坡处,有一个蹄窝集中分布处,基岩为灰黄色细砂岩。

 

 

 

1)玉河古道,已无昔日的热闹;2)苏教授现场科普,因为游人向我们介绍古道上的凹坑是壶穴;3) 玉河古道峰口鞍西侧百余米处的蹄窝;4) 峰口鞍东眺北京城,中部偏右可见央视的发射塔。

 

本人认为,从基岩为不同岩性,及这些凹坑的形态、大小及分布看,它们不是差异风化形成,更不可能是流水形成,不是山脊壶穴,也不是流水壶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19683-979272.html

上一篇:求教:“气候变暖”是不是伪命题,CO2深部封存是不是馊主意?
下一篇:科学家可以“疑邻窃斧”,但切莫“指鹿为马”
收藏 IP: 111.161.7.*| 热度|

14 赵建民 史晓雷 张晓良 董全 吕洪波 苏德辰 朱志敏 贾绍凤 吕喆 贺静 chenhuansheng chaijf gaoshannankai mxt1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